某县公司台区成因的分析和整治

2015-06-16 03:33王晓强
科技与创新 2015年11期
关键词:低电压配网

王晓强

摘 要:对应用智能电表的各县公司变压器台区和智能表用户的电压情况进行了分析,对于发现的低电压台区和用户,要求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整改,以提升用户用电可靠性和用电满意度。

关键词:低压电网;供电半径;低电压;配网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1.086

1 某县级市配网和低电压现状

截至2014-07底,公司共有公用配变3 096台,总容量为906.13 MVA,公用线路170条,线路长度2 397 km。0.4 kV线路长度3 904 km,低压户表总数约45万户。省公司穿透分析发现存在2户及以上电压在190 V以下的低电压台区334台,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低电压台区数量以供电所10(60)、供电所5(56)、供电所5(49)、供电所11(39)、供电所4(27)、供电所6(27)、供电所(26)等所数量较多,合计284台,占总低电压台区的85.03%,说明大部分低电压台区集中在靠海边半岛一带。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海边半岛一带高低压线路缺少改造,配电网架、低压线路均较为薄弱,影响用户供电水平。

2 低电压主要成因分析

2.1 变压器超载

居民用户用电量增长超过变压器容量增长速度,导致变压器超载,进而导致低电压。

近年来,随着农村家庭收入的增加和家电下乡等政策对农村居民家电消费的刺激,农村居民的空调、冰箱、电饭锅、电磁炉等家用电器逐渐增多,农村用电量大幅增加,使很多配变电压器难以满足正常经济运行的要求,部分区域变压器超载严重,尤其是城区、城乡结合部一带和各乡镇镇区。

农村变压器加上农村种植和养殖业迅猛发展,部分业主未申请安装变压器,而是采用申请三相电表的形式来供电,造成部分农场变压器变压器容量不足,无法满足用户供电需求,且在用户用电高峰(例如农场增氧机统一开启时)存在低电压现象。

2.2 未及时改造线路设备

线路设备运行时间久,长期未进行改造,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居民负荷需要也是产生低电压的主要原因之一。

原有的大部分低压线路运行时间较久,加上当时低压线路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不能满足现有农村的用电需求,且近十年该县公司农网改造总体投入资金不多,改造水平不高,造成农村电网总体水平落后,低压电网的缺陷尤为突出,与迅猛发展的用户需求完全不成正比。大部分台区低压线路均存在主干线线径偏小、平行线接户线破损严重、接头较多等问题,由于低压线路原因造成低电压的用户比较多,因此该县公司绝大多数的低电压台区都有存在这种情况,尤其两个半岛最为突出。

2.3 台区配变供电半径过长

台区配变供电半径过长,低压线路末端存在严重的低电压现象。

部分台区由于安装位置原因,造成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过长,线路末端存在低电压用户,尤其是农村违章建房现象较多,新增配变无法深入负荷中心,只能围绕农村外围,造成供电线路半径过长,无法解决村中心存在的低电压现象,且城区周边用户建房后主要用于出租,在台变供电半径过长的同时,存在配变超载的现象,加重了低电压情况。另外,供电半径过长的现象广泛存在于各乡镇。

3 低电压台区整治措施

根据智能电表显示出来的数据,到台区现场勘查,确认台区存在低电压现象且无法通过变压器调档方式解决后,预先对台区存在的低电压现象进行初步分析,确认该台区存在的低电压是由何种原因导致,从而采取相对应的改造方式。通常采用下列手段进行低电压改造:新增配变以分割负荷,减少供电半径。在低电压改造前,先对台区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主要从台区容量、户数、线径、供电半径等方面进行分析,确认由于电压线路供电半径过长原因导致的低电压,需要新立配变分割负荷,减少台区的供电半径,从而有效减少低电压户数。这也是大规模降低台区低电压户数的常用手段。

3.1 对沉头村1#台区的介绍

该台区由10 kV城南线617线路供电,10 kV供电半径约为4.5 km。

台区概况:该台区容量400 kVA,主要以居民用电为主,其中,居民用户497户,动力用户26户。

成因分析:该台区为第一次农网改造时建成,低压供电半径达0.87 km,末端接户线供电0.97 km,供电半径不符合导则C类供电区≤400 m要求。该台区户均配变容量0.79 kVA,主要为农村居民用电供电,个体用电需求量大,配变容量不满足用户需求,2013年,该配变超载,台区主要低压干线、支线、接户线分别为JYLYJ-95、JYLYJ-50和BLV-16,存在低压接户线线径偏小的现象。

表1 低电压台区分布情况及整改进度

供电

所1 供电

所2 供电

所3 供电

所4 供电

所5 供电

所6 供电

所7 供电

所8 供电

所9 供电

所10 供电

所11 供电

所12 供电

所13 供电

所14 总计

各所分布情况

(台区数) 15 8 11 27 56 27 22 9 26 60 39 6 12 16 334

占比/% 4.5 2.4 3.3 8.1 16.8 8.1 6.6 2.7 7.8 18 11.7 1.8 3.6 4.8

2014-12-15已整改 13 8 8 23 54 25 20 8 24 37 28 5 8 16 277

今日整改率/% 87 100 73 85 96 93 91 89 92 62 72 83 67 100 83

低电压台区总数334个,最近上会通过改造项目22个,正在设计未立项的49个,未设计未立项已上报的15个,共计有86个项目已上报。其余项目根据现场整改情况滚动上报

综上分析,台区低电压主要是因为低压供电距离长引起的,另外,该台区还存在低压接户线线径偏小的情况。

改造措施:该台区低压供电距离长,按照“小容量、密布点”的原则,新增沉头村5#两路供电,改造部分接户线,分割台区下共249户负荷。改造前后线路平面图如图1、图2所示。

图1 改造前线路平面图

图2 改造后线路平面图

成效及存在问题:在新增沉头村5#变之后,日常使用中不存在低电压的情况,但在晚用电高峰期,省公司低电压穿透尚有个别用户存在低电压情况。经过分析,尚存低电压用户主要由于接户线线径偏小导致末端用户电压偏低,需要进行低压线路改造。供电所在节后安排人员针对这几户低电压用户进行接户线改造后,现已全面解决该台区低电压问题。

超载变压器的改造也是减少低电压用户的常见手段,部分超载变压器在负荷高峰时存在低电压现象,尤其是在中午和晚上17:00—22:00期间,大量厨房电器和空调用电造成变压器超载形成低电压。目前,超载变压器的改造一般采用两种方式:①就地增容,直接将原来小容量的变压器更换为大容量的变压器,例如将原来的200 kVA以下的变压器改造为400 kVA的变压器,方便省时;②新增台变分割负荷。

3.2 对城区安田1#台区的介绍

该台区安田1#配变,改造前容量为200 kVA,用户155户,其中,单相表141架,三相14架,台区户均配变容量为1.29 kVA,配变容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该台区最长供电半径约为350 m,台区供电距离正常。

该配变用户反映在用电高峰期时电压偏低,用电器具基本无法启动,后在2014-07-13将该台变压器容量更换为400 kVA,台区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58 kVA,基本满足客户需求。变压器出口端电压原来波动剧烈,最低只有176 V,更换变压器后出口端电压最低为236 V,基本解决台区存在的低电压问题。安田1#配变2014-07-13前后变压器出口端电压对比如图3所示。

图3 安田1#配变2014-07-13前后变压器出口端电压对比

由于10 kV线路供电半径过长产生的低电压情况不多,但该类型低电压的整改较为困难,一般需要增加变电站才能取得实际较好的效果,但这种整改手段在日常工作中应用较为困难,尤其是在整改时限要求较紧的情况下,新建变电站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只能依靠长期规划解决。目前主要采取新增10 kV调压变的手段,例如在10 kV馈线半径超过15 km的线路上新装2台调压变,对台变低电压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3.3 对莲峰8#台区的介绍

莲峰8#台区2014年各时期的电压曲线如图4、图5和图6所示。

图4 莲峰8#台变2014-05-10—15电压曲线

图5 莲峰8#台变2014-08-20—25电压曲线

图6 莲峰8#台变2014-10-15—20电压曲线

2014-05-10T10:00变压器出口最低电压只有210 V,且5月还不是负荷较大的时间,实际到用户侧的电压较低,实测低于190 V以下的用户数量较多。

加装10 kV调压器后,在8月份台变负荷最大的月度,2014-08-20T10:00变压器出口最低电压达到220 V,实际到用户侧的电压较5月份仍抬高约10 V,实测低于190 V以下的用户数量降低较多。

加装10 kV调压器后,在10月份台变负荷不大的月度,2014-10-15T10:00变压器出口最低电压达到240 V,实际到用户侧的电压较5月份抬高约30 V,实测低于190 V以下的用户数量较少,剩余低电压用户大部分是由于低压线路线径的问题,可以有选择性地用低压线路改造的方式解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解决客户存在的低电压问题,提升客户用电质量,低电压的改造应结合境内低电压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按照低电压的成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采用各种差异化的手段解决存在的低电压问题。

〔编辑:王霞〕

猜你喜欢
低电压配网
以实例浅谈低压变频器低电压穿越的控制与预防
基于WXH—822A线路保护测控装置的三段经低电压闭锁的方向电流保护测试
新时期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构建探究
县级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设计
配网精益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究
试论农村配网低电压现象原因及应对对策
配网自动化实用化模式建设及系统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