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奚晓阳
棕榈缘
——“生态英雄”、浙江农民毛阳位贵州创业速写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奚晓阳
毛阳位把贵州当成第二故乡,坚忍不拔地在贫瘠的大山里播洒绿色,拓展出充满希望的脱贫致富之路。在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贵州,还有无数像他一样的“生态英雄”默默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着力量。
6月28日,由光明日报社主办、共青团中央和国家林业局支持的“森林中国·首届中国生态英雄”评选结果在京揭晓。十位钟情绿色化者获“生态英雄”称号,其中有两位来自贵州!他们是黔西南州兴义市捧乍镇槟榔村的毛阳位、黔东南州黎平县双江镇四寨村的吴庆贤。聚光灯下,他们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的标志性人物,成为贵州的骄傲。
7月上旬,记者到槟榔村采访毛阳位。这位52岁的汉子看上去低调朴实,眼里透出坚毅自信和灵气,说话平和。记者向“生态英雄”祝贺并问获奖感想,他微笑道:“政府非常支持,光靠我们很难搞好。没想到获奖,只想到在这里种好棕树,老百姓高兴,搞得快的收入高,大规模种植老百姓可以致富。生态方面,种了树肯定就会好。”
毛阳位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这位共产党员对自己选择的人生路充满信心。(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李 森/摄)
毛阳位是浙江人。1988年,曾在部队服役6年的毛阳位退役后,在老家呆了一年就来到贵州。为什么选择到贫穷落后的贵州山乡落户?他坦率地说自己在部队学会了电器修理,有一技之长,但在浙江竞争大,从报上得知贵州省的兴义地区正在修建鲁布革水电站,便携妻来到兴义另谋生路:“这边从事电器维修的技术人员少,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生意好做。”
槟榔村离鲁布革电站很近,小两口选择在此住下来。初来乍到,当地生活用水非常不便,饮食也不习惯,困难重重。他们吃苦耐劳,技术也好,所接活路比较多,燕子衔泥般安家创业。由于踏实做人用心做事,小夫妻很快融入到新的环境中。20多年弹指而过,毛阳位的三个孩子先后考上大学。他很开心地说大女儿成绩好,今年要赴英国留学读研究生。
万峰林、马岭河名闻遐迩,黔西南是个美丽的地方,毛阳位早已把这里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心血汗水都洒在了这片热土上,与乡亲们结下深厚感情。多年前,他曾因上山栽种棕榈不小心崴脚骨折卧床半年。他天性乐观,并没有因此愁眉苦脸。村里的老乡不仅用中草药免费为他治疗,见他孩子小,生活困难,还资助两百元给孩子买糖果食品。回忆往事,他依然显得激动,念念不忘。
“自从我开始搞棕榈业后,村支两委非常支持,镇党委镇政府也支持关心,开会研究好多次,加大宣传,帮助通知村民来我这里领树苗……”毛阳位对此心怀感激。
1994年,毛阳位看见有浙江老乡到兴义来收购棕榈片。第二年回老家探望父母,他发现浙江珍珠养殖户使用大量棕绳。这种棕绳用棕树干表层的棕片提取纤维制作而成,剥取时不需要砍树伐木。他由此想到兴义不少地方有天然生长的棕榈树,剥下的“废物”棕片具有相当的经济价值。棕榈树还能有效防治严重的石漠化和水土流失,而且不占好地,在石头地上也能长得很好,他看到了其中商机,电光石火般动了心。
说干就干。毛阳位在槟榔村租地两亩,开始棕榈树苗培植,这才知道美丽的棕榈好看不好栽,要有专门的育苗技术,他为此呕心沥血,四处求教,细心呵护,逐步掌握经验,经过艰辛探索,终于看到了一株株棕榈幼苗茁壮成长。他动员村民一起种植棕榈,但起初村民不为所动。两三年后,村民看见棕榈树不仅有经济收入,还能改善生态环境,政府也支持,便来找毛阳位询问种植技术和发展前途。毛阳位耐心地教他们技术,免费送树苗给乡亲们栽种,承诺收成的棕片、棕包他都负责回收,解除村民后顾之忧。
毛阳位一边种植棕榈,一边在村里办起一个小厂,征收棕片加工成棕丝,卖到老家浙江,甚至卖到安徽、福建等地。市场波诡云谲。创业之初那几年,他将棕榈丝销售到省外时,曾被不讲诚信的中间商欺骗,损失50多万元。这个数字对于白手起家正在创业的毛阳位可不是小数。为避免再被“皮包公司”欺骗,他决定另辟蹊径。2000年,他主动找到需要大量棕丝作原材料的贵州省大自然科技有限公司,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质量达标,大自然公司一句话不讲就收购。”毛阳位说,这样既节省成本稳定销售,又扩大了市场。位于省会贵阳的“大自然公司”创办多年,专门生产天然、健康、环保的绿色生态产品棕床垫等,需要大量优质原材料,这使毛阳位和乡亲们的棕榈致富梦有了稳定的产业链支撑。
大自然科技公司还牵线搭桥,介绍毛阳位把棕榈苗送到思南县,扩大种植面。毛阳位提供的100多万株树苗栽种了5000亩(一亩种200株)。后来又提供50吨树种可以种植上万亩。他开心地说:“我现在不用到思南了,他们做得很好。”
在部队养成学习习惯的毛阳位,很注意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他特别关注到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这位共产党员对自己选择的人生路十分乐观,充满信心。
新栽种的棕榈树要四五年之后才开始有收益。地质条件恶劣的大山深处,乡亲们经常看到毛阳位种植棕树忙碌的身影。他不仅自己种还带领村民种植棕树近800亩,每亩每年能给村民带来2000元收益,这些年他免费送棕榈苗320万株,已给乡亲带来300多万元收益。镇林业站负责人朱波告诉记者,一株棕榈树每年创造的价值约20元,可持续二三十年产生价值。镇里通过毛阳位育苗已正式大面积种植,搞了两千亩退耕还林。
今年初,毛阳位再次无偿发放树苗130万株,带动自己所在的捧乍镇和附近的敬南镇乡亲种植约6000亩。村民周远伦以前种烤烟,三年前改种棕榈4000株,今年又种了8000株。他说种植要有技术,要气候好,现在存活率不到一半,不过有信心还要继续种植。
目前毛阳位的育苗基地育苗800万株,这两个镇可以种植4万多亩。可使不低于1000户受益。他估计村民五六年后即可有收入,收入可达5000万至一亿元。
槟榔村的村民有二三十位在毛阳位的厂里工作。毛阳位给自己的企业取名“阳光纯天然棕纤维制造厂”。厂门大开着,运输车辆时有进出。地上堆积着收购来的棕榈片,加工好的棕丝捆绑整齐码放在周围开放式库房里。工人爽朗地笑着边干活边告诉记者:以前外出打工辛苦还顾不了家,现在就很好,在家门口上班方便,每月挣几千元,家里老的小的也可以照料。
邻村的支书杨礼权正巧来到厂里,他告诉记者:“我们垛坎村条件差,是石山地区,老百姓要找致富路解决温饱问题很困难。去年底毛师傅支持树苗栽种,栽种千把亩。由于天旱存活率达到65%左右,尽管如此,老百姓是肯定的,镇里也给予肯定,下一步要把面积扩大。”同来的村主任冯守荣频频点头。
面对连片的喀斯特地貌,为了寻求新的致富路径,毛阳位和乡亲们在做好棕榈种植加工的同时,又在探索种植皂角树。他与几位村民合作出资购苗,已在贞丰种皂角树9863亩。
有树木的地方就有水源,就能防止水土流失。无数“生态英雄”在自己的领域默默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着力量。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已成为贵州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自觉选择。毛阳位遇到了一个很好的历史大环境。
毛阳位和乡亲们坚忍不拔地在贫瘠的大山里播洒着绿色,郁郁葱葱的棕榈树为辛勤的劳动者拓展出充满希望的脱贫致富之路。黔西南州森林覆盖率达50.04%,其中有毛阳位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收获物质精神财富的同时,他们更守护着青山、绿水、蓝天。
对话毛阳位:
记 者:村民和村干部好像都叫你“毛师傅”?
毛阳位:这是早年给他们修电器形成的习惯。
记 者:你今年52岁,有一半年头在贵州创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你为村民进行生态建设开放式扶贫脱贫做了实事好事,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获得“生态英雄”也是实至名归。
毛阳位:感谢大家的关心!我这个人很乐观,不会悲观,和周围的老乡们处得好,做起事来也比较顺利,还要按计划继续把绿色发展事业做下去。
记 者:在兴义生活已26年,听你讲话差不多是带江浙口音的贵州话。事业忙丢不开,回家看老人不大方便,难免遗憾。
毛阳位:等兴义通了高铁,回老家只要6个小时,那时就方便了。
(责任编辑/姚 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