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屿
新一代父母与老一辈相比,拥有更优越的物质基础,可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只是,更好的教育是什么?在纷纷扰扰的信息时代,他们似乎比父辈还要迷惘纠结
不知虎妈蔡美儿,如何看待大洋彼岸另一位虎妈毕胜男。
前者作为美国耶鲁大学法律系华裔教授,2011年因出版《虎妈的战歌》一书成名,而她本人也成为“悍母”典范。后者则是今年初夏热播剧《虎妈猫爸》中,由赵薇饰演的女主角,她坚持严格的教育方法,绝不允许女儿输在起跑线。
长于精英家庭的蔡美儿为杜绝“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将父辈森严家规一脉传承,和两个女儿约法N章:不许在外过夜;不许参加玩伴聚会;不可以经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不能低于“A”;不许不学钢琴和小提琴……
蔡美儿“战歌”一书在美洲、亚洲、欧洲几乎同时出版,“悍母”理论在欧美引发不少争议,但在中国却让很多父母喜获“育儿宝典”。毕竟,蔡美儿有两个拿得出手的女儿——在她严格的调教下,大女儿索菲娅14岁就把钢琴弹到了世界音乐的圣殿——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厅;小女儿路易莎在12岁那年,当上了耶鲁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
与蔡美儿华裔身份不同,土生土长的中国妈妈毕胜男,望女成凤的诸多严苛举措,显然更有 “本土特色”——她为孩子拉抻手指,向老师证明她可以练钢琴;她让女儿只吃无公害有机蔬菜;为了能让孩子读上首都第一小学,她卖车卖房,甚至全面牺牲自己的事业……
文学影视作品的产生必然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虎妈猫爸》之所以热播,契合的正是年轻一代父母在面对诸如“幼升小”、“学区房”、“中国式早教”、 “6+1家庭”等现实问题时的纠结与选择。
与老一辈相比,年轻父母拥有更优越的物质基础,可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只是,更好的教育是什么?他们似乎比父辈还要困惑迷惘。
选择的困惑大于匮乏的烦恼
迷惘,是因为身陷信息漩涡——书店里亲子书常占据半壁江山;微信朋友圈转发的热帖,常是关于孩子成长……
中国从来不缺教育理念。尤其现在,社会处于变革与转型期,社会思想活跃,古今中外各种教育理念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有主张复兴国学、有主张全盘西化,还有始自民间由老一代沿袭而来的“经验说”。然而,纷纷扰扰的教育理念背后,又隐藏了多少父母们过于功利的教育期待?
在英语中,甚至有一个专门的名词“中国妈妈”,用来指留学陪读的中国母亲,她们替孩子做所有的决定。而赵薇饰演的虎妈毕胜男,一心想将女儿培养成为她所理解的、最完美的孩子——出人头地、考入名校、进入精英阶层。
除了培养孩子,在毕胜男的生活中,还有另一件重要的事情——以自己的精英教育正面对阵佟大为饰演的猫爸罗素的快乐教育。夫妻两个,一个对孩子近乎残酷的严苛,另一个则无原则百依百顺。当毕胜男对孩子的钢琴训练、家庭作业进行严加管教、拒绝让步的时候,罗素总是从中调解,甚至站在孩子一边,帮助她逃避各种训练。
蔡美儿和同为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的丈夫鲁本菲尔德,可说是虎妈、猫爸的雏形。当鲁本菲尔德为女儿的某种行为进行辩解和维护时,总会开导蔡美儿说:“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蔡美儿却总是充满讥讽地反击:“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是的,每个失败者都会声称这一点。”
近些年,随着《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等综艺节目的热播,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逐渐被人提及, “如何练就绝世好爸”这样的话题讨论,在父母群体中不绝于耳。不同于猫爸的温和宠溺,和虎妈类似,爸爸们中也出现了所谓的狼爸、鹰爸。
自称中国狼爸的萧百佑,以 “打”为法宝,将四个孩子送进北大,他曾出版教子经《所以,北大兄妹》介绍自己的教育经验。
在萧百佑看来,不能因为害怕孩子“恨”自己,而以“宽松”换来“感恩”。“过于放松,只讲求快乐,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认知。其实,孩子们在形成自我价值观之前,可塑性还是很大的。这个年龄可以划分在12岁,这个阶段是最需要家长参与的,我们应该为他们塑造健康、完整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萧百佑说。
和狼爸同样严苛的,还有鹰爸。
2012年,一名来自南京的父亲要求4岁儿子在暴雪中只穿小短裤裸跑的视频一被放到网上,立即引发热烈的跟帖和转发,这名父亲随即获封鹰爸之称。
关于自己的鹰式教育,鹰爸何烈胜表示,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老鹰会狠心把它赶下山崖。当幼鹰往谷底下坠时,会拼命拍打翅膀阻止自己继续下坠,同时却掌握了基本的飞翔本领。在他看来,鹰式教育的重点,体现在对“断崖”环境的塑造和选择,更体现在家长内心的忍耐和对孩子所谓痛苦的承受。但他说,自己始终遵从孩子内心诉求,从不采取暴力。
鹰爸最看不惯的,是总把孩子抱在手里的熊爸。他说,如果自己的教育方式传播出去,让10%的家长对孩子严格一点,10%的家长溺爱少一点,能影响到20%的人,抛砖引玉的目的就达到了。
对于虎妈、狼爸,抑或鹰爸的养儿观点,并不是所有母亲都会像那位在媒体上发表“象妈论”的美国印度裔作家辛哈一样,强调虎妈当道的年代,做温柔的象妈没什么不对;也不会所有父亲都像教出“哈佛女儿”的猫爸常智韬一样,表示教育也可以很温柔,踩着轻松的步子和孩子跳场圆舞曲。
更多的父母,只是读着虎妈、狼爸、鹰爸、象妈、猫爸的故事与观点,在各种价值观中摇摆。
对他们而言,选择的困惑远远大于匮乏的烦恼。
不可操作的都是伪科学?
困惑的背后,实则隐藏着深刻的社会根源。
就像年轻的虎妈毕胜男,最初也曾秉持“孩子快乐就好”的想法,但种种现实却让她原本的教育理念瞬间崩塌——看到身边家长都为孩子未来的教育问题、成才问题规划蓝图、精打细算,又有多少父母可以不被“教育成功学”的潮流裹挟?用完整的教育造就完整的人,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神话。毕竟,像北大教授康健一样,孩子从小到大只报一个体育兴趣班的父母并不多见。
康健能够这样做,多少源于他本身也是教育工作者。但曾以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的教育专家孙云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对自己的孩子时都能坚持自我。他的一个朋友,也是青少年教育专家,在外面讲的全是素质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要让孩子童年幸福,但一回到家里,面对自己的孩子,应试教育瞬间占了上风。
“孩子身边是其他孩子,父母身边是其他父母。别人的孩子在上很多课外辅导班,你的孩子没有上,会落后。” 在孙云晓看来,越来越多的父母会因身边的压力而心生恐慌。
“有一个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新生代孩子们已经学会用此来调侃自己的父母。台湾作家洪兰在《好孩子》 一书中也表达出类似观点,在她看来,大陆父母过于忧心、焦虑了。“有的人孩子才三个月就在担心他的天赋在哪里,然后抢着送孩子去早教班或者高级幼儿园”……
人们常说,孩子是反映父母心灵的镜子。而父母的恐慌,几乎无一例外会作用于子女,哪怕他们还只是呀呀学语的婴童。
日本幼教专家内藤寿七郎就曾从幼儿心理角度阐释这一问题。他记得,曾有一位年轻母亲找他咨询,说自己用母乳喂养婴儿五个月后,开始给孩子喂断奶食品,之后孩子一连四天发生便秘。内藤寿七郎检查后认为,主要问题出在母亲。“她因为给婴儿服用了断奶食品而心理紧张,这种不安通过肌体传到婴儿那里,从而破坏了婴儿大肠的植物性神经的平衡,引起便秘。接下来,孩子的便秘又引起了母亲的不安,由此产生了恶性循环。”内藤寿七郎因此对她表示,在婴儿便秘记录里,有的甚至达到十天以上。这句话对年轻的母亲是极大的安慰,回到家后,孩子的便秘立即好了。内藤寿七郎因此总结,当母亲悠然自得的时候,孩子也会悠然自得;母亲如果神经质,孩子也会变得神经质。
从教育角度而言,孙云晓同样认为,孩子年龄越小,父母为他们营造的微环境越重要。“当孩子没考好的时候,你跟他说没关系,这只是暂时的,只要你继续努力,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肯定能考好,这样,孩子就不会恐慌了。但许多家长经常会说‘我白养你了、你算没希望了,它否定孩子的能力和个性,会导致孩子悲观、无助。”
孙云晓因此提出童年恐慌的概念,在他看来,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特别容易让孩子感到恐慌的时代。有一个极端的例子——银川,曾经有一个13岁的小学女生,在毕业典礼当天上吊自杀,给父母留下遗书:我是差生,我没考好,我死了,可以给你们省10万块钱。孩子的父母非常痛苦,其实他们只是偶然和邻居提起,孩子考不出好成绩,若要上重点中学,就要花10万块钱。“在孩子心中,10万块是惊人的数字。儿童面临巨大的压力时,因不能理解、不能承受而产生的一种较强烈、较持久的焦虑心态,就叫童年恐慌。”
孙云晓认为,孩子童年恐慌的背后,正是现代父母的恐慌;而父母的恐慌,又反过来造成孩子的恐慌。与他观点形成映照的,是这样一组数字: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连续十年对全国中小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1999年,中国有近半数中小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2010年第三次调查时,发现近八成中小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而另外一组数字,刚好可为以上情况注解:调查显示,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进前15名,54.7%的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读到博士学位……
如今这个时代,其实并非只有中国父母才会恐慌。
2009年美国《时代周刊》曾以“父母应如何养育子女”作为封面报道。文章认为,与前数十年社会强烈的反叛情绪相比,随着持续的和平与繁荣,美国父母近年在养育子女上恐慌和焦虑反倒增加,在教育方面表现出过度重视和过度投资。父母们对子女成功的关注,让养育子女变为一种开发产品的过程。
文中提及,有家长要求护理学校开设汉语课程,因为这对孩子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并不为早;有家长因子女考试成绩不佳而向正在授课的教师兴师问罪;有高校系主任称,不少一年级新生非常脆弱,到校不长时间就尽显疲惫,一副似要崩溃模样,稍有压力就可能会让他们垮下;美国的各处书店也都充斥着如何教孩子尽早尽快提高智力的书籍;另外,当有研究发现常听莫扎特音乐有助于智商最高可提高9分后,佐治亚州甚至向每位新生儿的家庭都派发一张介绍这个现象的CD光盘……
类似的故事,在中国同样不胜枚举。比如,如今年轻的中国父母,在孩子还是婴童时便会让他参与各种感统训练、哭声免疫训练、排便训练、爬行训练、注意力训练、抓握训练……这让教育专家、《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忍不住感慨,“家长的整体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养育儿童却越来越不自然,越来越粗野无知。有多少人在对孩子以爱的名义进行控制,以反自然的手段,扰乱孩子的正常发育,甚至逼孩子退行。”
在《时代周刊》报道中,对于那些和中国父母一样充满育儿恐慌的美国父母,给出的药方是——养育子女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们独自玩耍,让孩子从玩耍中积累知识和发展智力。
这样的回答,让习惯从网上寻找类似“德国幼儿园”、“日本训练营”这样他山之石的中国父母,多少有些失望。因为持这种观点的育儿书,或是微信微博疯狂转发的养儿文章,可以信手拎出一大把。
但就如近日在微信圈短短几天达3.2万次浏览量的《逆谈家庭教育》一文作者,一名七年级学生的爸爸、也是宜昌市一中一位优秀的高中班主任唐敏所说:再完美的理论,不可操作,都是伪科学……独生子女,这个地球上特殊的群体,打败了多少教育理论。唐敏觉得,写教育理论的专家,能大胆提自己的孩子,那就是真专家,而龙应台就是其中一个。
谁给 “坏孩子”贴上标签?
很多年轻一代父母,都听过作家龙应台与大儿子安德烈一段关于金钱与名声的论述——“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这段话,出自《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该书是龙应台与安德烈持续三年36封两地通信的集结。
安德烈14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公职。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青年,坐在桌子另一边,“冷冷”打量她。
此时的龙应台,不再是那个可以白天写《野火集》,晚上给孩子哺乳的妈妈。“当月光照下来,我坐在黑的房间里喂奶,我觉得这才是人间一等一、顶天立地的大事。”多年后无奈无助的龙应台只想重新“找回”儿子。于是,她向安德烈建议,以通信的方式交流两人思想,并以专栏形式在报刊发表。安德烈同意了,但条件是:“你不要再打那么多电话‘骚扰我。”
通过通信,龙应台与安德烈分享了自己成长的南部小渔村,叙述了贫穷而缺乏养分的环境,让她学到对弱势者的同理心与悲悯;安德烈则坚决捍卫自己喜欢的摇滚乐,喜欢电影,并且如何从60年代的嬉皮文化中,叛逆出一种值得深思的价值……但龙应台说,《亲爱的安德烈》不是亲子书,不是指导手册,而是一本伤心笔记。“里面是一个做母亲的人,在挫败中如何试着去跟一个成长中的儿子相处,如何去了解他这一代人。我边做边跌倒,边跌倒边做,是一个饱受挫折的过程。”
和龙应台一样,同样以无奈面貌示人的,还有戎先生冯丽丽夫妇。他们完成的《下乡育儿》,算是一本另类亲子书。不同于其他书中,那些拥有生活智慧、强大内心、把孩子一手送入哈佛耶鲁或北大清华的家长,《下乡育儿》里的角色都显得软弱无力:孩子天天换了几个小学都无法适应,最后辍学在家,一直延续到九岁,最后变得连睡觉都害怕;执行家庭教育的父母看上去也懦弱无能,没有单位,做着散工零活。最终,这对有社交障碍的夫妻,带着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无奈选择了下乡养儿。在乡下,普通孩子该做的事情——学习读书,有明确目的的游戏,天天一样没做,她每天只是买菜、做饭、洗衣、放羊……但一年乡下的生活,居然使一家三口的生活正常了。
无论《亲爱的安德烈》还是《下乡育儿》,都为迷失在无数心灵鸡汤式育儿参考书中的年轻父母,提供了另一种教育模式的可能。而安德烈与天天,自然不是坏孩子,他们只是偶尔不合父母既定的价值观,或大众眼中的规范。
但同样作为母亲的著名童书出版人三川玲却说, “孩子本来就不是标准件,也不是流水线上等着被灌装的瓶子,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有着自己尊严和个性的生命……他们本来就不应该符合什么标准,他只需要成为他自己。”
在成为自己的路上,有些孩子的确被贴上“坏孩子”标签,他们被判定为冷漠、自私、暴躁……于是,和成功学对应,各种透视“坏”孩子秘密、转变“坏”孩子行为的育儿诀窍同样为父母们追捧。
只是,究竟该如何定义与认知孩子的“坏”?
日本心理学界重磅级人物河合隼雄曾在《孩子与恶》一书中提到,孩子的“恶”,是其心里的一部分力量想要冲破出来,没有约束的时候,或者说释放得不恰当的话,被定义成恶。其次,孩子不停生长必然不断变化,变化导致他们尝试向大人寻求新的关联。此时,不能应对变化、习惯保持旧有方式和格局的大人必然会抱怨:“这孩子以前不这样啊!”“这孩子真是越大越坏了!”
河合隼雄希望大人们尽力摆脱世俗的善恶判断,看到孩子“恶”的破坏力的同时,看到并理解其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他同时强调,理解孩子“恶行”,不是为了放纵,而是希望大人停止唠叨和对抗,接受无法适当释放力量的孩子,辨识“恶行”背后孩子内在的需要。
每一个被世俗眼光贴上标签的坏孩子,他们的父母都难逃其咎——或许,他们缺少河合隼雄所说的对“孩童之恶”的理解,或以纵容、或以暴力回应;或许,他们面对越发功利化的社会现实,主动忽略了孩子的人格培养。
关于后者,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曾表示,现在很多家长关于孩子的做人教育欠缺,削弱了诚实、正直的人格养成;很多家长热衷于给孩子提供各种课外培训班,却没有帮他构建一个充实的内心世界,没有给他一个精神健康成长的方向,许多孩子没有获得相应的生活自理能力。“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非常多的家训、家教经验,但今天许多号称爱孩子的家长之所为,非常典型地严重违反了基本的教育准则。”
代际传承的风险
正如杨东平教授所说,中国传统社会一直重视从家庭开始就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因此流传出很多家规、家训,如《颜氏家训》《了凡四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而清朝初年一个名叫李毓秀的落榜秀才,在对儿童启蒙有所感悟后,曾写出一部《训蒙文》,经后人修订,定名《弟子规》。
李毓秀一定不会想到,三百年后,他的书会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2015年3月初,一对父母因不满意孩子所在的学校强行要求学生们背诵《弟子规》,于是给当地教育局写了封信。在这对父母看来,“《弟子规》是传统社会奴化教育的一个范本,几乎没有任何正面价值可言”。“当我们给孩子讲解的时候,却发现一股传统专制社会的腐臭扑面而来。”随即,网络上、媒体上关于《弟子规》的看法,或褒或贬分成两个阵营。
然而,就在对《弟子规》的讨论如火如荼时,一位济南妈妈却将一部旨在约束父母、教育父母的《父母规》,其文后12条亲子发愿文打印出来贴墙上。
“从此刻起,我要多鼓励、赞美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这位每天对着墙壁默念以上发愿文字的妈妈,代表的刚好是年轻父母中的另一股力量——他们愿意自省、反思,愿与孩子一同成长。而这种反思,往往不限于自己在育儿路上的成功与挫败,还会涉及由父辈沿袭而来的养育经验。
为人父母前,每个人都是孩子。有人遭遇过不理解,有人遭遇过暴力对待,也有人将父母的经验视为金科玉律,于是有人主动选择传承,有人选择舍弃。
豆瓣著名讨论小组“父母皆祸害”的成员,或许就会是选择主动舍弃甚至割裂父母经验一方。这个小组的成员大多是80后,他们汇聚于此,倾诉或反思50后父母对他们所造成的情感或肉体上伤害。在他们眼中,父母是一群“僵化的国家教育机器的最末端执行者”,他们“逃得掉沉闷无趣的小学,却永远也别想从父母那儿毕业”。
而虎妈蔡美儿的大女儿索菲娅,或许会成为选择主动传承的一方,就像她的妈妈立志将父辈森严家规一脉传承一样。毕竟在许多人对“悍母”教育表示质疑时,索菲娅第一时间在《纽约邮报》以公开信方式为母亲辩护——“许多人指控你只会培养不会自我思考的机械化小孩,但我的看法相反,我认为你的严格作风让我们更独立;每个人似乎认为艺术属于天分,但你却教育我们,即使是创意亦需努力;另一个我经常听到的批评,是指你造成子女视野狭隘,但事实上,你和父亲却教导我为求知而求知,不附带其他条件或目的。”
然而,对蔡美儿教育持批评意见的一方,也许会把索菲娅的为母辩护,归为代际传承中潜藏的风险,即如果在上一代教育中,子女被动形成一些模式而不自知,就很容易把这种模式施及下一代。就如美国家庭治疗专家马睿·玻文提出的 “代代相传”理论——家族中有些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会一代代“遗传”下来,直到它被解决为止。
无论怎样,代际传承的风险与价值,都值得年轻父母反省与警醒。作家关军无异于是敏感觉察到代际传承中存在糟糕模式的那类人。在《无后为大》一书中,他把自己关于生孩子方方面面的纠结和恐慌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揭开。他说看到很多家庭假借爱、家庭伦理之名,对孩子实施的过度占有和控制,由此给孩子个性带来了压抑和伤害。他觉得这种病毒具有遗传性,在抗体能力不够确定的情况下,他愿意拒绝繁衍结束祸害。
关军的方式看似决绝,但却提醒众人——为人父母是件大工程。它严肃、复杂,且没有捷径。一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那本著作的名称——《孩子:挑战》。
但愿如今在各种价值观中摇摆的年轻父母,最终能靠一双慧眼走出迷茫;但愿30年后,沉醉于“父母皆祸害”小组成员们的孩子,像80后现在一般大时,不会如他们的父母一样,仍在无奈吐槽“家是世界上最没法谅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