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韩 雪
山地生态农业的乌当发展之路
文丨韩 雪
满山葱绿,林海摇曳,立夏之后,贵阳市乌当区下坝镇喇平村的坝子里,结满了籽的油菜在迎风摆动,五颜六色的非洲菊竞相开放,不远处的山坡上一片片樱桃树挂满了红玛瑙般的果实。
这是乌当区因地制宜,发展山地生态农业的一个缩影。
下坝镇位于乌当区南部,处于南明河下游,平均海拔1250米,最低海拔827米,是贵阳市近郊海拔落差较大的乡镇。多年来,下坝镇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户以樱桃产业为支撑,综合配套发展特色蔬菜种植、畜(禽)生态养殖、中药材种植、休闲观光旅游等产业,打造下坝樱桃产业示范园。作为乌当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的组成部分,下坝樱桃产业示范园以下坝镇为核心,辐射带动百宜镇和偏坡乡,规划总面积5.6万亩。
发展樱桃种植为优势产业、主导产业的现代高效农业是乌当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保障和着力点,是增加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有效方式。在喇平坝子的一角,村民王玉才正在地里忙着给西红柿育苗、搭架子,尽管辛苦,但他说“这样的日子有盼头”。通过承包其他村民的7亩多地种植蔬菜和经营自家300多棵樱桃树的果园,仅去年一年,王玉才就挣了10多万元。现在,王玉才家盖起了两栋小楼,日子渐渐红火起来。
据喇平村村支书杜应胜介绍,该村海拔较低,气温高,适宜种蔬菜,村里牵头建起了无公害蔬菜花卉协会,帮助村民们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基于村里既有山地又有平地的现状,协会帮助村民科学布局,在较平坦的地方种植蔬菜,在地势较陡峭的山地种植果树。如今,喇平村共有各类时令蔬菜、花卉1000多亩,樱桃3000多亩,中华寿桃及艳红桃1000亩,青脆李和脆红李1500亩。
利用良好的生态发展农业、科学布局还能获得明显的生态效益。据乌当区高级农艺师刘安永介绍,下坝镇有着乌当区最特有的生态种植优势。下坝镇独特的海拔和气候,可以实现一年三季的蔬菜种植,从早春的小瓜、番茄、黄瓜、红蒜到深秋的白菜,通过轮作换种,不仅减少了田间病虫危害,还可适当补充土壤所需微量元素,达到农作物与土壤相辅相成的效果。
除下坝镇外,乌当区新堡乡、羊昌镇等地根据自身实际,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按照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集中打造“5个100工程”的重大决策,乌当区结合实际申报了乌当花卉基地示范园区、下坝樱桃产业示范园区、乌当新堡生态休闲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按照一园为主、多园带动的思路发展具有乌当特色的生态农业。如今,在乌当区,蔬、果、畜、花、药、茶生态观光农业六大支柱产业已日渐成熟,集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正日趋完善,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乌当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张杨)
古朴的王岗布依山寨。 (韩德贵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