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我们喜爱的诗人汪国真去世,引起了人们对“热爱生命、珍惜青春”的热议。我不由得想起塞缪尔·厄尔曼的《青春》中的几句话:“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源泉在不息地流淌。”
青春不只是年轻的代名词。上世纪50年代的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经历过上山下乡,沐浴过改革春风。上山下乡、艰苦劳动在他们的青春中画下了不可磨灭又浓墨重彩的一笔。“60后”这代人的青春历程中,更多的是憧憬如何用知识改变命运,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女排精神”是“60后”青春的标志,也成了当时的文化流行语。
前几日闻悉,一位艺术院校年近六旬的大学教授在影院观看电影《万物生长》,未及看完竟拍案离席而去,原因是认为电影反映的大学青春生活过于颓废糜烂。为此,我专门去看了这部影片,并随意问了周围的大学生,他们不认为冯唐的小说描绘的大学生活离他们太远,也不认为他们的青春成长没有积极的氛围、灿烂的阳光。
无论是热烈或是冷漠,敏感或是麻木,轻盈或是钝重,青春的故事从来不可能水银泻地。尤其是年少时的爱情,难免折腾、拧巴,充溢着挥之不去的荷尔蒙,迷惘里还透出些荒唐的气息。可广电总局能通过的片子应该是有底线的,年轻人没有觉得离奇,我们又何必为他们担忧呢?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我的大学时代,那时的我们刚刚经历了中学的青涩岁月,虽然未必到了男女授受不亲的程度,却也是男女同桌不可逾越三八线,难以感受到“同桌的你”带来的那份青春的懵懂和萌动。直到大学毕业甚至工作几年后也没有明白含蓄的爱情曾经向自己颔首微笑,又不知不觉擦肩而去。毕业几年后,听到留校工作的校友讲起某系的女生晚上留宿男生宿舍,集体宿舍里蚊帐紧掩,床边男鞋女鞋赫然在目,我被惊地目瞪口呆,心想校风如此日下,难怪和“90后”几乎隔了两代的那位老教授会在影院忿忿然离席了。
凑巧的是,最近又有一部根据当代青春文学作家饶雪漫的作品改编的电影《左耳》公映,剧场里像我这个年纪的观影者仅属少数,却和年轻人一样也哭得稀里哗啦,为小耳朵的命运,为青春里不是我负你就是你负我的爱情,为永远都是那个爱得最多、付出最多的人被抛弃、被伤害。青春里的爱情不再结甜蜜的果实,而是带着淡淡的忧伤,甚至累累的伤痕。
青春不分年龄也没有对错,爱情不问青春也无须永恒。一位跟我年纪相仿的女友因为没有安全感结束了和男友长达7年的爱情。这让我想起王菲演唱的《致青春》中的歌词:“短暂的狂欢,以为一生绵延。漫长的告别,是青春盛宴。……这年华青涩逝去,却别有洞天。这年华青涩逝去,明白了时间。”
是啊,“70后”、“80后”、“90后”的青春越来越丰富离奇,爱情也必将越来越生动且耐人寻味。从另一个角度看,青春是经历过没有对错,只有真假后的万物生长;青春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