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惠东
4月30日上映的电影《闯入者》被认为是“最好的王小帅”,然而却是以叫好不叫座的结局惨淡收场。影片涉及“文革”题材,导演将触角伸向曾经的“三线建设”,通过一场悬疑故事的矛盾化解,将那场浩劫为人内心所带来的漫长创伤曝于日光之下。用导演王小帅自己的话来说,“它更是我个人对我们国家历史和现实的再一次思考。”他十分坚持自己的立场:一个导演不需要观众为他个人的情怀或情结埋单,也不需要和观众解释他因为这部电影付出或获得了什么,他只需要提供给观众一部好看、有趣、能够一直吸引他们并且有回味的电影。
曾经在一档央视的访谈节目中,同为导演的受访者贾樟柯曾抛出过这样一个问题——电影是为了什么而存在?是为了抒发自身的需要,还是适应市场?为了这个问题,有一批导演在思考,在审视,在探索,在寻找,他们渴望得到一个可以平衡的支点,也更渴望作品能够带给观众某种强烈的感觉,或是被击中,或是被唤醒。
于是,在《闯入者》上映当天排片率不到1%的现状面前,王小帅感到无望,“那么多人为这部影片所做的努力全都白费了。”但回到之前贾樟柯提到的问题,即使面对黑暗,王小帅显然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我不是期望票房,而是要给予‘严肃电影’空间。”
关于“严肃电影”,按照美国对于电影的归类方法,从剧情片中又细分出了许多类型片,比如喜剧片、悬疑片、惊悚片等等,有一些剧情片的类型不那么显著但题材及表达上偏严肃,则被称为“严肃电影”。
然而,在中国电影的范畴中,“严肃电影”所占席位并不算多,尤其在今天娱乐至死的喧嚣之中,想要严肃,想要保持清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严肃电影”中的伤痕电影因触及“文革”题材也更显得罕言寡语。
不同于安东尼奥尼那个直白、恐怖、令人不寒而栗的《中国》,中国导演在面对问题时,更需要找到一种较为婉转、更为审慎的话语方式来描述病症。从“文革”结束后的70年代末至今,伤痕电影在以不同的方式延续,主创们游走于审查边缘,一定程度上饱含“带着脚镣起舞”的孤独意味。
人物照见历史
就历史的相关性而言,昨天今天和明天,显然无法割裂。因与果的承接,成为了始终不可避免的过渡。就较为特殊的伤痕电影而言,它们未必全然着眼于那个特殊历史时期,即使是着眼于“文革”结束后的十年、二十年乃至更久的时间,我们依旧可以从影片中所袒露的“今天”的怪现状中去揭示为此惹下的祸根的“昨天”。无疑,无论哪一段历史,人作为参与者,自然无可厚非地成为主角,并且无可逃遁。他们婉转地、曲折地表达着,通过对无法拒绝时代的人物的刻画,从而照进附加在其身上无法摆脱的时代意义,以还原历史之魂。
田壮壮在电影《蓝风筝》中,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几次政治运动对一个普通家庭的冲击和影响。应该说,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但是,有些悲剧是赚人眼泪的,有些悲剧是给人以力量的。《蓝风筝》就属于后者。田壮壮冷静地回看历史,通过一家人的命运,令观众在冷静与清醒的状态中,作出自己的判断与思考,这部朴实,诚挚甚至还带点幽默的电影,将沉重的思考都不经意地精心掩藏了起来,给观众呈现的则是一个命运的轮盘赌,上演着不近情理却又无可奈何的戏码,每个人,都摆脱不了也主张不了,前后左右都无法自作主张,因此在这种无常不公中,人能做的,唯有不断和解,接受命运,好好活着。
同理,如果要将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看做名伶程蝶衣波澜起伏的人生传记的话,发生他身上的所有,实则都与整个时代脱不开关系。他本来可以好好过完他的一生的,然而时代弄人,不断变幻着的时代强加在他身上太多的印记,而且都是他不可承受之重。悲剧就是这样发生的,不由个人的意志所转移,而是强加给你,全然不在意你是否去接受他。正如在影片最高潮,程蝶衣声嘶力竭的控诉,菊仙绝望的眼神,段小楼口不对心的呈述罪状,故事的氛围推向最高峰,斗争激烈、悲愤绝望。陈凯歌导演用人的角度审视了这一场文化浩劫,用直白的几乎像纪录片的镜头,表现中国“下九流”的职业中的戏子与妓女不被中国人所认同,营造了悲愤的、绝望氛围。
如果在陈凯歌的《霸王别姬》里,充斥的是人性的阴暗与被加害者的生不如死,那在张艺谋的《活着》里,一切则被叙述得波澜不惊,没有什么惊天动地、轰轰烈烈,无论经历了几多生生死死的考验,结尾,失去了一双儿女的夫妻俩还不是和女婿、外孙平静地吃着饺子,好像忘记了刚从坟场回来,他们吃着,也有说有笑。像福贵一家这样的“小人物”完全脚踏实地深入生活,经历近半个世纪的生活变迁,从国共内战一直横跨到“文革”,时代变迁巨大,其中的社会变迁、政权更迭、制度移位本就暗含着巨大的戏剧性,而人物在这一段岁月中历尽涤荡,更是道出人生百味。
黑泽明说,编剧是表现人物的,如果对人物的生活环境不了解,就没有办法写。正如著名编剧芦苇所说,要“用人性的角度去解读历史”。而叔本华永恒的悲剧理论更是印证了这一点——悲剧是属于一个时代乃至全人类的共同属性,个体则是展现了这样悲剧的命运。
于是,在涉及“文革”题材的影片中突出“以人窥见时代”的方法论,则不难理解了。制度固然要批判,更要追究的却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从一个个具体的人来拍一部反映时代的影片,才可以被冠以史诗之名。
细节堆砌而出的真实
有一句话说,真实就是力量,而真实来自于哪里呢?来源于细节。影片中所充斥着的大量的真实的细节,往往会强迫我们做一个观察者深入其中。第五代是历史的阐述者。相对于现实的话语,有关过去的记忆总是显得过于丰满和厚重,充满着细腻的层次和繁复的情感。
正如同影片《闯入者》,它从不像很多影视作品那样简单地用画外音去解释人物的心理活动,而是令观众作为闯入者,闯入到影片中的人物以及生活当中,去参与到他们的故事里,以更好地观察甚至洞察一切发生。它也不铺垫,就像剧情中,老邓直接就站在小学的门口,直到她接到一个小孩,你才知道她是来接孙子的。你也从不知道老邓有两个孩子,直到她堂而皇之的闯进一个男子的家里要给他做饭,你才知道她还有一个孩子。你也不知道她的第二个孩子是同性恋,直到他做了撩拨头发的动作,你看到了一点端倪……我们只是在平静地观察接二连三的动作和细节,并且从中获取信息,然后用获取的信息再去不断地佐证或者修复先前猜到的结论——而这恰恰是我们在生活中认识世界和感受世界的方式。
然而你所获得的是一个你熟悉的世界,并毫不怀疑影片中所呈现事实的真实性。那一个个细节,总让人觉得好像似曾相识,在自己身边发生过。那个在全家团圆的时候还执念要为死去的老伴备一份碗筷,并且总是能做到去和死去的老伴交谈的老邓,她非常固执地对待自己的儿子们,却又回头对养老院中自己的母亲说,“你现在越来越顽固了”。一系列的动作都不免让人想到自己的亲人或是生活中认识的人,毫无疏离感。也正因此,王小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审视自己的机会和思考因果的途径。
还有一部不可小觑的伤痕电影需要引起我们注意,那便是第三代导演谢晋的《芙蓉镇》。《芙蓉镇》一大显著特点便是对生活事件的朴实描绘,完全还原生活本身。谢晋正视我们的政治、历史乃至整个民族,无畏地面对和反思,通过对接严谨的影像结构将政治运动的诡谲、世事人心的叵测,表现得惊心动魄。他作为亲历者以及受害者,他不能忘记,也不能原谅。但是他必须接受。看似在电影结束时,他原谅或接纳了所有的人和事,但他并非就此心安理得,他依然用谷燕山酒醉后“完了,没完,完了,没完”的责问、用最后一个镜头中王疯子远去时满嘴的“运动了、运动了”留下余音,来提醒我们,故事结束了,而深受故事影响的当下的生活却仍在继续。
冷静无奇暗藏波涛汹涌
或是因为时代背景的渲染,触及“文革”题材的影片,往往是以悲哀、灰暗的基调进行讲述。几十年的故土旧事,透视埋在历史灰烬下的人的命运。几度生离死别,坎坷遭际,却始终是平静的述说。近乎残忍的平静,痛彻入骨的冷静。
这一点在田壮壮的《蓝风筝》中表现得尤其明显。都说海子对于细节的重视程度总是远远超越整体,那么该片中所采用的孩子视角则充分增强了细节的表达力量。而区别于同样以孩子视角进行叙事的影片《铁皮鼓》《看上去很美》的是,《蓝风筝》的孩子视角显得更为冷静,舒缓,不允许任何刻意的煽情。电影在“铁头”毫无感情的旁白下托出了一个悲剧故事,而且从头到尾主人公都只是在叙述这个故事,并没有过多跌宕起伏的心理变化。这种毫无感情色彩的娓娓道来,仿佛在讲述一个事不关己的、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甚至,旁白中的铁头“童言无忌”的对每一位爸爸的结局都简单地以“死了”概括。不能不说,这种“冷静”,更令人感到压抑,收获一种极强的痛感。这样的冷静表达,加之全片主要的冷色调渲染,使得《蓝风筝》显得格外压抑和悲哀,而且让人接受起来没有刻意煽情的嫌疑。
同样地,《活着》以悲哀、灰暗的基调讲述了几十年的故土旧事,重新扒开埋在历史灰烬下的人的命运。出身地主家庭的福贵从青年时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到老年时充满沧桑的佝偻身影,他用自己的活着见证了无数人的死去,他是幸运还是不幸?说他幸运,他活着比谁都痛苦,说他不幸,他却依旧坚强地活给你看。几度生离死别,坎坷遭际,却始终是平静的述说。这种近乎残忍的平静,加以灰色抑郁的画面,将小人物在一连串历史动荡和浩劫中遭遇的种种磨难一一带出,人性在其中如何被锻造和拉伸,令观众无不感到痛心。导演如此冷静地注视这样的小人物,通过一家人的命运,让观众在冷静与清醒中从这部朴实的影片当中作出自己的判断与思考。
冷静似乎成为了此类影片的统一基调。影片《霸王别姬》开头对于“磨剪子嘞……锵菜刀……”的声音和寒冷的冬天北京城的极力描画,表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也营造了冷冽而略带悲怆,惆怅而略带苍凉的氛围。这富有京味的叫卖配合出现了3次这样的画面:第一次是在北京灰暗的天空下,风尘女子抱着儿子走进戏班子之前。叫卖被拉得很长,像是画面出现的逼仄胡同。画面以冷色为主,营造了淡淡哀愁的氛围。第二次,在寒气逼人的戏班子外面,女子亲手将儿子怪异的第六指生生的砍去了。暗色的背景,深色的棉袄,与画面上鲜红的血迹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第三次,是蝶衣挥舞着鲜血淋漓的手,一路跑向师傅的厅堂,摁下了学戏的契约。镜头在交待完拜师之后,又移向了胡同。背景音乐适时出现,舒缓了绝望的氛围。画面、对白、人物动作与表情、音乐种种因素构成了陈凯歌的表达,看似冷静,实则波澜。
就像那句常被人说起的话:“真正悲痛的时候反而是冷静的,而力量就在冷静之下酝酿爆发”。而这样的力量,则成为我们源源不断地对那段特殊历史痛定思痛的源泉,也如推手一般令我们去寻找一个更为安全更为温暖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