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是湘江新区的重要使命

2015-06-12 07:49匡贤明
金融经济 2015年15期
关键词:湘江新区城镇化

文/匡贤明

湘江新区拥有3个国家级园区,已经形成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医药、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集群,是中部地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要实现湘江新区“三区一高地”的战略目标,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体制创新,需要释放转型升级的动力。

未来几年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后 “窗口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和条件将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转型与改革硬约束不断增强。在这个背景下,湖南湘江新区在建设发展中,要自觉认清承担的转型重任,加快转型突破,在转型升级关键时期走出一条改革突破的新路子。

经济转型升级进入到关键时期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结构性的变化,这就要求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进程,以应对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未来几年,我国转型升级将呈现三大基本趋势。

其一,工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从 “中国制造”走向 “中国智造”。 “十三五”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我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交汇点。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未来几年,如果加工制造为主的格局不改变,势必在多方面处于被动的状态。这就客观上要求我们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大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工业的转型升级,开启一场以智能化为重点的制造业革命。

其二,城镇化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从规模城镇化走向人口城镇化。我国城镇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2013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6%,与2012年世界平均52%的人口城镇化率水平有较大差距。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突破,未来6年人口城镇化率有望以年均2%-3%的速度推进,到2020年人口城镇化率有望达到52%-55%左右。适应城乡协调发展的客观需求,未来几年需要以人口城镇化为导向,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历史性突破。

其三,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趋势:从物质型消费走向服务型消费。一方面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我国已经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到发展新阶段,城乡居民的吃饭穿衣等生存型消费需求基本解决,而与人自身发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医疗等发展型消费支出开始全面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从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近年来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就以每年20%~30%速度快速发展。再者,从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这是消费结构升级最为突出的特点。

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积极作用

上述三大趋势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但近几年呈现出加快的态势,并且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领域深层次的变化。从全局看,尽管这些年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有了较大的进展,甚至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但仍有多方面不适应结构变化的趋势,迫切需要通过重点区域率先改革来实现突破。正因如此,湘江新区要发挥积极作用,探索一条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

在工业转型升级上发挥重要作用。湘江新区拥有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国家级园区,而且已经形成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医药、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集群,是中部地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应当说,这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一块 “高地”,且在转型升级方面有比较坚实的基础。湘江新区就是要充分发挥新区内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和国家级园区的科技资源优势,推动创新创意和资本紧密结合,推动产业承接和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形成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中部地区创新创意发展新高地。比如,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等,推进工业研发,形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

在创新创业上发挥重要作用。湘江新区有着雄厚的科研实力。据统计,现有两院院士40余名、大中专院校30多所、在校大学生30余万名,拥有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等120余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40多家部 (省)属科研机构,是国家重要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中南地区科技创新中心。未来几年,湘江新区的重要历史合作在于,发挥超级计算、生物育种、3D打印、信息网络等国际国内领先技术的突出优势,进一步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力度,放大科教的资源优势,尽快建成我国重要的 “创新高地”;依托技术创新,加快构建创业高地。尤其是鼓励30万大学生创业,支持打造中国的 “中部硅谷”,把强大的技术外溢效应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转型升级上发挥重要作用。从现实情况,推进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型,是一个基本趋势。从试点新型城镇化的实践看,过大或者过小的试点区域都不合适。湘江新区在地理区域上包括岳麓区、望城区和宁乡县部分区域,在试点新型城镇化上既有行政区划带来的一定挑战,但更有长沙市统一领导的优势。因此,湘江新区可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上发挥重要作用,除了到2025年城镇化率达到80%左右的定量目标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农村宅基地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管理等方面的改革探索,产城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建设和治理水平,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探索出一条新型城镇化的新道路。通过新型城镇化,释放出巨大消费潜力,由此形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在推进绿色转型上发挥重要作用。两型社会建设试点以来,长株潭城市群有效地探索了一条走向科学发展的新道路,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消费等成为 “新常态”。湘江新区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先导区,从绿色转型的趋势看,需要进一步探索绿色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比如通过加快发展服务业,尤其是以研发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减少对资源环境的消耗,这是实现绿色转型的一条重要路径,由此打造全国知名的生态文明区域,资源节约的循环集约新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标杆。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释放转型升级的动力

要实现湘江新区 “三区一高地”的战略目标,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体制创新,需要释放转型升级的动力。过去几年,两型社会建设已经在多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湘江新区须进一步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把服务于全国经济转型升级作为重要使命。

继续加大以两型为导向的改革,先行先试,发挥先导区的作用。比如启动绿色金融改革试点,尽快健全建立污染责任保险体系,将湘江流域内高环境污染风险企业全部纳入其中;全面实施排污权交易,以重点行业为对象,开展节能量交易、碳交易试点,并将试点对象从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扩大到其他污染物;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探索规范的地方融资平台建设和土地财政收支改革,为完善地方融资平台和土地财政收支监管制度探路。

全面完成要素市场化改革。比如资源环境产权改革基本完成,建立合理、透明的资源产权和排污权分配制度;继续完善排污总量控制、许可、价格标准等制度,建立反映资源环境成本的绿色价格体系;深化以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为重点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探索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模式;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体系,强化统一监管;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实行差别化供地政策。

加快教育人才体制改革,尤其是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教育结构调整,尤其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成为湘江新区教育改革的重大任务;加快科技人才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提高科技人才配置效率。

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全面推进以简政放权为重点的行政审批改革,年内全面出台负面清单,以负面清单管理倒逼转方式、调结构,倒逼服务业市场开放;同时尽快制定出台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财政支出清单,为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活力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湘江新区城镇化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湘江渡
悠然湘江上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宁波三门湾新区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