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宇晓
摘 要:“高端大气上档次”在2013年成为年度网络用语之后,并未昙花一现,而是逐渐成为日常用语,这是转型期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结果。本文通过梳理相关的奢侈、时尚、消费的理论,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该词成为网络热词的原因: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意愿提升是基础;借助消费高档商品向更高阶层流动的欲求是社会心理原因;而大众传媒和广告反复暗示,使高端、大气、上档次成为价值选择,并借助网络进入公众视野。
从统计数据看,2014年我国GDP增至63.6万亿元,其中非农产业产值合计占比91.8%,高效的工业体系创造了丰盛的物质产品。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也大幅提高,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居民消费结构也持续改善,食品消费占比降至40%以下,交通通信、旅游、文化娱乐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增加[6]。
因此,不论从统计数据还是从现实推动力上,可以发现当前中国社会生产力、大众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在不断提高,这为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商品和服务提供了基础。但人们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商品和服务,还有更深层的社会心理动因。
2.阶层多元化背景下,向上流动欲求影响消费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改革前比较单一的工人、农民加知识分子的结构,向多元化发展。社会阶层向上流动渠道增加,其中以专业技术人员、自雇佣者、中小企业主为主的中间阶层已经产生并不断增长,2007年所占比例约为23%左右,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5%~40%[7]。每个社会阶层总是向更高阶层看齐,希望向上流动,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我国不断壮大的中间阶层作为主要的大众消费力量,通过消费高档次的产品和服务,除了满足自己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外,无疑也是彰显自己身份或向上流动的重要方式。而奢侈行业的大众化、奢侈的分级,以及大众消费品行业努力塑造的高端形象,通信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使得每个社会阶层的成员都可能拥有一两件高端、上档次的产品,比如香奈尔香水、宝洁的日化产品、苹果手机等,并拥有这些产品附带的“高端”标签。
需要注意的是,上层社会地位的基础是权力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高端消费只是外在表现。但对于较低阶层来说,这些资源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持续不断的积累才能获得,而购买高档产品或服务,更容易与较高阶层达成外在的一致,因为单纯的外在模仿更容易实现。媒体时常报道的用几个月工资买苹果手机、LV箱包仿冒品泛滥,均是中下阶层希望提高其身份地位的一种表现。
3.大众传媒、广告商使追求高端消费深入人心
西方品牌深谙消费的等级性,斥巨资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上塑造了高端、时尚、先进的形象,使其始终处于消费等级的顶端,不但将较高阶层变成其消费者,更收获了无数追求者。近年来,不少中国企业开始创立更贴近中国传统、符合国人心理诉求的品牌,或重振本土名牌,本土品牌也努力通过大众传媒、广告塑造高端、精致的品牌形象,主打对象也是高端人群或中产阶级,这与西方品牌的运作逻辑是相同的。以中央电视台为例,作为国家级官方媒体,是最正规、最高端,受众最广的媒体。企业通过央视发布广告,既可以通过广告内容向更多观众灌输其良好的品牌形象外,还可以借央视的高端形象给自身贴上高端、上档次的标签。因此,不论是奢侈品还是大众消费品、不论是国外品牌还是国内品牌,在大众传媒上均标榜“高端”、“品位”,并重复劝说人们“值得拥有”。反映在统计数据上,2012年我国广告业营收4698亿元,已位居世界第二[8]。在大众传媒和广告商合力创造的这种消费意识形态中,“高端大气上档次”逐渐内化,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但社会中较高阶层总是少数,大多数民众可能拥有一两件符合“高大上”的产品,但很难拥有“高大上”的生活方式。媒体营造出来的美好幻象與现实之间存在巨大鸿沟,也使人们产生了一种自嘲、调侃心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当“高端大气上档次”一词被推出,便频频见诸网络,其中既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向上流动的愿望,也有对现实的嘲讽。追根溯源,多样、变化的现实生活是互联网热词生发的土壤。“高端大气上档次”成为网络热词,并融入日常用语,这是经济、社会、传媒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收入水平增加,相关制度保障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意愿,为高端产品和高端消费追求提供了基础;社会阶层多元化背景下,人们向上流动渠道增加,通过消费高端的商品以彰显自己的身份或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则提供了持久而稳定的社会心理动因;大众传媒和广告的反复劝告和暗示,则使得“高端大气上档次”这一词语进入到公众视野,并最终借助网络的推波助澜,成为网络热词。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艾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