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花
摘 要:全民阅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打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阅读生态环境, 让全民阅读氛围无处不在,这就需要政府、文化企业、民众以及个人积极参与到这场举国运动中。书香社会建设为全民阅读推广指明了方向,促进阅读立法为阅读服务提供保障。全民阅读诞生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当坚持以史为鉴、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以多层次校园阅读和公共图书馆为关键措施。
四、系统工程:全民阅读的关键
全民参与,使大众平等拥有阅读的机会,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李克强总理就表示,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并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明年还会继续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7]。同时,区别于其他相对实用的产品消费,阅读的效果并非立竿见影,其作用常常是潜移默化、如细水长流,所以,必须要改造功利主义的读书观念;再有,阅读对读者有一定的要求:时间、金钱、精力的投入,自由、宽松、安静的环境。尤其是深阅读,读者需付出更多。所以,要坚持系统的眼光发展全民阅读。
1.习惯从小培养,阅读从娃娃抓起
阅读是个系统工程,阅读呵护、滋养童心,激发童心潜藏的能量[7]。习惯從小培养,阅读要从娃娃抓起。据报道,在江苏某较发达地区工作的中学教师反映:鉴于考试和升学的压力,阅读课及阅读本身并未受到校方和学生以及家长的太多重视。当然,相比于国内其他地区,江苏的语文教育已有更多的探索和投入,比如说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教材里添加专门促进阅读的《阅读空间》一书,而且为了促进教师和学生重视阅读,还会在考试里涉及这本书的内容,不过这并未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原因显而易见,都是应试制度在作怪。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要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只有从根本上把孩子从沉重的课业负担里解放出来,否则再多的尝试和努力也只能是杯水车薪。
2.发展公共图书馆,形成阅读氛围
公共图书馆,作为人们阅读的重要场所,丰富人们生活,拓宽读者视野,且利于形成浓厚的阅读和学习氛围[7]。事实证明,它是推进全民阅读的卓有成效的措施。
于我国而言,一方面,人口重多,精神文化需求也旺盛,而公共服务的硬件设施,比如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到位;另一方面,由于多方面的复杂原因,虽然出版物供给大幅增加,但国民没有阅读的习惯,所以,整体上没有形成阅读的浓厚氛围。所以,发展公共图书馆就显得更为迫在眉睫。
综合全民阅读的目标和发展,我国要建设公共图书馆,增强阅读氛围,可从提高阅读意识、政府支持与制度保障、人才培养、加强推广、满足读者需求等方面入手。
3.加强活动推广,推进全民参与
发展全民阅读,一方面,要坚持在阅读立法和政府支持的作用下,积极借鉴他国发展经验,优化出版市场,加强活动推广。比如美国的布尔斯廷奖,它用于表彰表现突出、取得良好成绩和推广效果的州立阅读中心。该奖项自1977年设立,由私人捐赠的基金资助,其间接地激发了州立阅读中心举办推广活动的热情,推动了当地大众参与阅读的进程[5];另一方面,不断总结本国发展经验,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以实现平稳向上发展。前些年建设的农家书屋以及从中反映的民众阅读问题就值得思考和借鉴。农家书屋旨在促进基层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的民众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然而,由于缺乏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法规的规范,形式主义严重:一方面,书屋建设普遍过快,对书屋建设认识过浅;另一方面,服务大众的意识单薄,书籍管理和服务工作严重滞后。最终酿成了书屋建设的基层组织唱独角戏,民众基本未曾参与过,资源绝对浪费的严重后果[8]。
4.读无用之书,自觉承担文化使命
书籍作为精神产物的特殊载体,具有特殊的民族属性和精神属性。除了满足当下生存的阅读外,还需读一些“无用”之书——文史哲、政治、科学等。中华五千年文明没有断裂,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书籍和阅读的存在与发展。文明是个发展的过程,每一阶段的读书人都有其本该扛起的承前启后的责任。无用之用,这就是文化的魅力;读无用之书,自觉承担起民族责任。
五、结 语
“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9]”这是世界读书日的宗旨。在中国倡导全民阅读,无论于个人、国家还是全人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将全民阅读上升至国家战略的角度,标志着无论是从制度上还是从资金和政策支持方面,全民阅读都将得到长远的保障。然而,由于我国硬件设施落后,阅读大环境并不乐观的实情,比如说互联网时代碎片化、浅阅读的“深入人心”,以及我国民众阅读习惯尚未养成的客观现状,为此,需要多方共同合力打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阅读生态环境,让全民阅读氛围无处不在,这将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