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利民
〔关键词〕留守儿童;习得性无助;不良心理行为
当前,随着社会转型及城镇化的加速,留守儿童数量的增长速度已远超想象。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6102.55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7.7%,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5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如此庞大的数字,让人吃惊的同时,也令人十分担忧。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期,由于父母监护、父母教育及亲情的缺失,他们在身心发展中存在更多的潜在危险,更容易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行为问题。例如,有的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还有一些孩子由于性格顽皮,到处惹事,且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关心与帮助,慢慢从差生变成问题少年,等等。不少专家指出,留守儿童作为中国的新生一代,很可能会成为被“毁掉的一代”,成为国家新的不稳定因素,直接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
从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来看,当前他们表现出的众多不良行为皆因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帮助的关键时刻没有得到家长及老师的及时帮助,产生了“习得性无助”状态。从刚开始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奈,到遇到任何事都会放弃努力与奋斗,再到最后慢慢陷入并认同了“习得性无助”。近年来,各地不断发生的“留守之痛”屡见报端,从中都可以看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习得性无助”影子。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二)“习得性无助”(learned-helplessness)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E.P. Seligman)在1967年首先提出“习得性无助”概念,用以指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心理行为状态。
“习得性无助”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如果个体在某项事情上屡屡失败,那么个体就会在这项事情上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可救药。事实上,并不是个体“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个体产生“习得性无助”通常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经历挫折:个体对外界的事情采取应对措施却没有结果,同时在这种“不可控状态”中体验各种失败与挫折。
2.形成认知:个体发现并体会到自己的应对和结果没有任何关系(或关系微乎其微),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和外部事件”的认知。
3.导致泛化:个体将“外部不可控”的认知泛化到生活及将来的各个方面,认为生活的其他方面和将来也是这样的,进而放弃任何努力。
二、留守儿童问题现状
(一)心理发展存在缺陷,性格易走极端
因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呵护和照顾,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两个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
(二)行为上缺乏良好的习惯
家庭教育的缺位,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自私任性、霸道蛮横、叛逆心理较强。在学校违纪学生中,“留守学生”占绝大多数。低年级一般表现为逃学、迟到、不完成作业、偷窃、不诚实,等等;高年级开始出现易冲动、攻击性强、与老师顶撞、不服从管教,甚至结交不良少年、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等现象。
(三)学习跟不上,厌学辍学
大多数留守儿童成就动机较低,缺乏主动性及进取心,学习习惯较差、对学习没有兴趣、不愿参加活动,往往不能给自己确立恰当的目标,学习时漫不经心,对于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对成功的渴望,面对挫折往往采取逃离的应对方式。另外,他们还表现出迟到、早退、旷课、课堂上无精打采、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甚至中途辍学等现象。
三、“习得性无助”背景下留守儿童问题分析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后天的行为,可以看作在某种环境中产生的与之相匹配的应对方式。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其所处的环境更易诱发产生“习得性无助”状态。
(一)案例分析
案例1:安徽某地一个九岁的留守儿童在放寒假的前一天得知母亲今年又不回家过年的消息后在家上吊自杀。
案例2:河南某地一名不满十五岁的留守儿童对其奶奶痛下杀手,酿成悲剧。
类似的案例屡屡现于报端,或是令人震惊,或是令人惋惜,但早已不是新闻。从留守儿童所处的环境及“习得性无助”形成过程来看,这种结局或许是很难避免的——要么采取自伤的行为(性格内向、自我封闭、习惯向内归因者的典型行为),要么采取伤人行为(性格外向及脾气暴躁,习惯向外归因者的典型行为)。不管是哪种行为,都是他们发出自己内心声音的方式,只是有些极端。他们极度渴望关爱与温暖,但是一次次的失望与受伤,让他们对自己及周围的世界已经绝望,当他们再也找不到其他方式表达自己内心诉求的时候,最后只能用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绝望。
(二)形成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缺位,亲情关爱缺失
留守儿童与父母处在天各一方的亲子关系模式里,这种“极不人道”甚至是有些“畸形”的关系,必然导致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三多”和“三缺”问题:“三多”即隔代监护多溺爱、寄养监护多偏爱、无人监护多失爱;“三缺”即生活上缺照顾、行为上缺引导、学习上缺辅导。这些孩子孤单地留守在家中,少有依靠,内心的寂寞与忧伤,生活上的不便与环境的歧视,意外的人身伤害等,无一不在困扰着这些孩子。他们犹如幼小的种子,得不到应有的滋润,其成长必然受到影响。endprint
2.学校教育评价机制单一
现行的应试教育与学校评价机制不得不把在校学生划分等级,这样就使得教师会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到那些学习成绩好、听话的学生身上,而对于那些学习基础差、又经常违纪的学生,基本上是不闻不问、不理不管。这一部分学生中,大多数是留守孩子,他们的行为恰恰是成长过程中缺少关注的表现。他们无法凭借表现好、成绩优秀引起教师的重视和信任,于是就会以不听话、故意捣乱的方式与教师对抗,而他们的逆反又会激起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厌弃。这样的恶性循环加剧了师生关系恶化,以致于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少之又少,甚至放弃他们。
3.社会制度及关爱帮助体系不健全
受城乡二元制度的影响,城市居民身份意识难以转变,不能平等地看待进城农民工,在认识和行为上有偏见或歧视;加上城市政府出于维护城市居民既得利益的考虑,各项政策措施都会向城市居民倾斜,如城乡户籍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存在以及与这种制度相伴而生的各种政策直接或间接“边缘”了进城的农民工,使他们难以融入城市社会。
此外,社会对留守儿童的重视与关注不够,未形成有效的安全教育及管理帮扶体系。教育局、民政局、关工委、团委、妇联等与留守儿童工作相关的部门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开展了一些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但覆盖面还相对很小,对留守儿童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尚未进行政策性的思考;更为严重的是,因有关部门缺乏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监管,加上未成年的留守儿童自控力本身不强,致使众多留守儿童沉迷于娱乐场所,长此以往更加剧了他们对现实的无望感。
可以看出,在留守儿童“习得性无助”的形成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正是这三个方面责任的缺失或缺位,才慢慢造成了如今的状态。留守儿童很想从这三方得到一些关爱和帮助,但经过“遭遇挫折→形成认知→导致泛化”这个过程,留守儿童从这三个方面都看不到希望,不再希望这三个方面能够给予自己所要的关怀,就会采取极端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绝望和无助。
四、对策与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整个社会稳定、经济的协调及可持续发展,所以需要进一步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相互衔接的关爱体系。
(一)强化政府职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每个个体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这个良好社会环境的创设更显得必要与必需。当前农村的孩子之所以成为留守儿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家谋生,这就造成他们要么成为“流动儿童”,要么成为“留守儿童”。他们不是天生就这样,而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此社会有必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有效地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鉴于这种情况,各地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
首先,通过产业引导,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当地或就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更多的农村务工人员实现就近工作,减少外出流动,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改善农村中小学寄宿条件,加大对农村中小学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资力度,建立与义务教育阶段相配套的寄宿制学校,让留守儿童尽量住在学校,使寄宿制学校变成留守儿童“暂时的家”。
最后,尽量消除制度、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排斥,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分割体制,逐步弱化或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体制,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促进城乡居民之间的合理均衡流动。尽量改善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和生活环境,如实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政策并适当降低流动儿童的就近入学门槛,让其享受医疗、救助等城市人员享有的权利。让孩子不再留守,回到在外务工父母的身边。
(二)加强学校教育,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学校作为学生的第二个家,理应承担起学生的教育关爱工作,这对于留守儿童显得尤为重要。
其一,加强管理,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加强师德建设,从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等方面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一方面,要求教师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使“留守儿童”拥有与其他儿童同等对待的教育。另一方面,要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监护人情况、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方式等要登记造册,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其二,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人文关怀活动。鼓励社会各部门开展各种形式的关爱活动,让更多的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之外的人员提供的温暖。如通过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热线”,设立“亲情电话屋”等形式,与留守儿童的家长主动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情况;针对留守儿童推出“代理妈妈(家长)”,以弥补孩子们的亲情缺失;在学校中建立“留守儿童少年宫”,举办一些以留守儿童为对象的培训和娱乐活动,解决留守儿童在周末和假期的学习与娱乐问题;招募学校的爱心老师,为青春期的孩子做生活和成长辅导,以解决父母不在身边的一些青春期教育问题。这些具体的措施都会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关心和关爱的局面。
其三,大胆创新课程,在为留守儿童提供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一方面要在各科教学中加强生存、安全及法制教育;另一方面要尽量开足开齐心理健康课程,利用心理健康课程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真正提高学生抗挫和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有效减少学生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的产生。
(三)强化家庭教育功能,营造温馨生活环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教育的关系,尽量不以牺牲孩子的成长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作为家长,首先要学会了解孩子,不仅要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掌握每一时期孩子的心理、智力和情感的变化,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习掌握科学的教子理念和方法。把精神鼓励和亲情关怀相结合,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更多的父母关爱,体会更多的浓浓亲情。
五、结语
留守儿童作为这个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出现的问题也是社会所要面临的问题。希望通过点滴努力,力争为留守儿童点燃希望之火,为他们撑起爱的蓝天,让他们不再“无助”,让这些祖国的花朵也能饱含着生机,迎着朝阳,争相怒放。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辅读学校,郑州,450000)
编辑/丁尧 终校/于 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