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导的“糊涂”有境界

2015-06-10 08:31王爱军
凤凰资讯报 2015年33期
关键词:乌衣巷王导司马

王爱军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首怀古诗,令人感慨万千。诗中所描述的乌衣巷,是东晋王、谢两大家族的住所,其中王氏家族的代表人物,莫过于王导。

311年,匈奴攻入洛阳,晋怀帝在逃往长安的途中被俘,两年后被毒杀,西晋灭亡。王导抓住机会,劝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登基,建立起了东晋政权。 司马睿即位后,以王导为丞相。

王导执政施行宽松的政策,及至晚年,王导面对怠于政事的指责,意味深长地说:“人说我糊涂,后人当思此糊涂。”

王导的糊涂,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来看待。作为来自北方的政权,与江南士族的矛盾十分尖锐,王导为政上一些和稀泥的做法,看似软弱又有失公正,但却缓和了矛盾与冲突,不仅稳固了刚刚建立的政权,更开创了东晋百年的基业。对此,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给予了中肯的评价:“王导笼络江东士族,统一内部,结合南人北人两种实力,以抵抗外侮,民族得以独立,文化得以续延,不谓民族之功臣,似非平情之论。”

王导还有个毛病,就是“惧内”。他的老婆曹氏性格善妒,容不得他纳妾,王导没办法,只得私下里买了一个宅子,用来安置其他姬妾。有一天,不知何人走漏了风声,曹氏一怒之下,要去兴师问罪。王导得到情报,急忙命人备车赶去。朝廷为他配备的公车不过用牛牵引,速度太慢,急得王导把手中的“玉柄麈尾”当作鞭子,狠命地敲打牛屁股。大臣蔡谟听说这事后,取笑王导说:“朝廷恐怕要赐给您九锡(古代皇帝赐给大臣的9种礼器,包括车马、衣服等)了。”王导很惊讶,客气地说不敢当。蔡谟又接着说:“里面其它的东西不论,至少有短辕的牛车、长柄的拂尘。”王导这才知道是拿他开涮,气得对人说:“我和各位贤能一起在洛阳游玩时,哪里听说过这个姓蔡的小子!”

司马睿年岁渐老后,对王家占据半个朝廷的局面不甚安心,便有意安排自己的心腹占据重要位置,不断削弱王氏的权力。王导没有流露出丝毫不满,每天工作依然勤奋。手握兵权的堂兄王敦可没有这等好脾气,他打起“清君侧”的旗号,公然反叛。此时的王导更加没了脾气,按照法律,叛逆之罪应诛九族。他倒好,既不逃跑,也不反抗,只是每天清早便率全家20多口人到御史台前请罪。王导的谦卑让怒气冲天的司马睿也失去了下手的理由,加之朝中多数大臣认为王导无辜,他只得赐还王导朝服,并召见了他。一见面,王导就诚恳地说:“逆臣贼子哪个朝代都有,但没想到,本朝的乱臣却出在我们王家!”听了王导这一番自责的话,司马睿光着脚从龙床上走下来,拉着王导的手,叫着他的字说道:“茂弘,我正要将大任托付给你,你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来!”

其实王导并非没有脾气,只不过他知道在什么时候对谁发。东晋第三任皇帝晋成帝在位时(司马睿在位6年后去世,长子司马绍即位;司马绍在位仅3年也去世,传位给自己的長子、时年5岁的司马衍,即晋成帝),将领苏峻发动叛乱,一直打进首都建康。文臣武将都吓得四散而逃,偌大的宫殿里只有王导及陆晔等几个大臣。他们一同登上御床,护卫着年仅9岁的晋成帝。叛军此时已没什么顾忌,舞刀弄枪,想加害年幼的皇帝。一向温文尔雅的王导脾气大发,他凛然厉色,大声斥责叛军的背逆之行。苏峻为王导的气势所震慑,下令退兵,始终没敢加害皇帝。直到这时,人们才发现王导不是没脾气,只是未到爆发时。

每个人不管性格如何,都是有脾气的,但发脾气也有境界之分。倘若为一己之小利,为显个人之尊严而大发脾气,脾气越大,形象越小。王导的脾气,尽显英雄本色。

猜你喜欢
乌衣巷王导司马
乌衣巷与六尺巷
乌衣巷
“司马”原来是官名
侧面
发脾气也分境界
“司马”原来是官名
“司马”原来是官名
司马云烟
空洞无物
脾气啥时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