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兴业银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了一份报告,该报告随机抽取18个省份金融资产达到600万元以上的1200多名中国高净值客户,进而得出了“2015中国600万以上高净值家庭分布图”。
从高净值家庭地域分布图上来看,沿海地区的家族财富已经积累经过几代,个人财富很大一部分通过继承获得,而中部的财富人群正在崛起。预计未来5年内,北京、上海、广东等富裕地区的增长会进一步放缓,经济增长的重心将会转移至内陆地区,私人财富规模基础较好且受政策红利影响较大的省份,如四川、河南、内蒙古、重庆等地将会具有更大发展潜力。
具体来看,中国高净值家庭的区域分布仍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为主。根据BCG中国财富市场模型预测,2015年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和上海等6个东部沿海省份的高净值家庭数量均将超过10万户,约占全国高净值家庭总数的一半。四川是高凈值家庭数量最多的内陆省份,其次为河北、辽宁、河南、湖北等经济大省。
从高净值家庭财富总额来看,广东、江苏、北京、山东、上海和浙江等6个省份总额为23万亿元人民币,约为全国高净值家庭资产规模的一半,是中国私人财富最为集中的地区;河北、四川、河南等较富裕地区高净值家庭财富总量也都在1万亿元人民币以上。
以北京、广东和江苏为代表的省份,高净值家庭密度较高,总体私人财富规模较大,但过去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逐渐下降,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在于特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BCG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何大勇分析认为,增速相对较慢但高净值家庭密度较高的地区为上海、浙江、山西、辽宁和天津。这些省份大多属于经济大省,且具备较强的经济地位或天然的资源优势。虽然这些地区高净值家庭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净值家庭比较聚集,财富累积相对成熟。
报告还显示,山东、四川、河南等省的高净值家庭数量增速较快,但密度较小;重庆、内蒙古等地的存量较小,增速较快,主要受政策红利和资本投入驱动,未来具备一定爆发潜力;而宁夏、青海和西藏则是高净值家庭数量最少的省份。摘自《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