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杰程 齐达铮 唐颖 宋青 孟伟 杨静 小艾
这个冬季,有一部影片,它没有豪华的场面、酷炫的特技,它娓娓道来。讲述了一段五十年前发生在一个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上的爱情故事,这部电影叫《北京时间》。
该片展现了时代不同、追求有异的两代人的激烈交锋和碰撞,同时抽丝剥茧般揭示出在人民大会堂工地上发生的一段旷世绝恋,被喻为冬日里最暖心的大片。
影片上线后,北京广播电视报社读者生活会馆组织了两次读者观影会,影片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观影结束后,许多观众表示这部影片勾起了他们无尽的回忆——
关于十大建筑
影片讲述的是一段发生在人民大会堂工地上的故事,观众们谈到了他们记忆中的“十大建筑”:
钓鱼台国宾馆围墙的回忆
1959年十周年国庆前夕,北京建成了钓鱼台国宾馆,这座新中国最高规格的国宾馆是专门接待来华访问的友好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的,当年即被评为北京十大建筑之一。
但许多年轻人甚至中年人可能都不知道,这座如此重要的国宾馆当年投入使用时它的周围却是没有围墙的,只有一圈不高的涂着绿漆的竹篱笆。透过篱笆的空隙,可以看到里面十二栋别墅式的宾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周年国庆大典时,这里住满了各国最高级的领导人。我当时就住在附近,经常骑车经过这里,每次总要看看这竹篱笆和后面的错落有致的建筑。总有一种喜气洋洋、心情舒畅的感觉,对篱笆墙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平常的印象。
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国宾馆拆除了竹篱笆,建起了砖墙。我看到后也同样感到很正常,竹篱笆总是不怎么坚固的,老要维护,不是长久之计,砌个砖墙妥当。
到了1966年“文革”时期,这里是“中央文革”的所在地。于是围墙上拉起了铁丝网,而且看得出来,是电网。虽然知道那时是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但路过看到心里总觉得别扭。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拆除了电网。
我目睹了国宾馆围墙的变迁。由于工作关系我曾经进入过国宾馆,观赏过里面秀美的景色,但最初那个竹篱笆的记忆始终难忘。可惜的因为那时候我还没有相饥,没有把钓鱼台国宾馆的竹篱笆拍摄下来,这成了我的一大遗憾。
新老火車站
北京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光绪二十七年,在1950年,北京站原址被拆除,重新开工兴建,仅仅用了8个月时间就建成开通运行,成为建国10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其建设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堪称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北京站也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铁路客运车站。
时隔58年,北京南站(原水定门火车站)重新开工运行,成为继北京站、北京西站的第三大火车站,虽然客流量没有北京站那么大,但设计规模上却远远超过了北京站。新北京南站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号称亚洲第一大火车站。
当年的北京站修建速度快,而今的北京南站列车速度快,一老一新,各占一个“快”字,一老一新,象征着北京的传承精神,一老一新,承载北京的成长,一老一新,满怀着北京人的情感,接送着来自各方的宾朋。作为承前启后的一代人,我们会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发挥新一代生力军的作用,发扬北京精神,实现“中国梦”!
关于爱情 影片中陈乔恩与马元演绎的那段现代版“梁祝”爱情故事,也同样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
看《北京时间》体会简单爱
电影《北京时间》中讲述了一段长达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故事中没有热情似火的爱恋,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婚礼,与现代爱情故事有很多不同。
剧中马元饰演的上世纪50年代建筑队队长时长工,满脸质朴,浑身干劲,对爱情懵懵懂懂,喜欢陈乔恩饰演的留苏技术员薛雅兰。他们的爱情在工作中萌芽、成长,没有州么甜言蜜语,却留下了一生的承诺。简单到没有说过我爱你的爱情,却做到了天长地久和刻骨铭心。
我相信这个故事,因为它展现的是一份成熟的爱。和现代很多高大上爱情剧比,《北京时间》触动了我的心灵!
这就是他们的爱情
看电影《北京时间》,男女主人间的爱情很让人动容,不禁让我想起了爷爷奶奶。
我小时候是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我未曾见过爷爷奶奶有过亲昵的称呼和举止,他们之间的称呼无非是“他爸,他妈”。饭熟了奶奶喊一声“吃饭了”,爷爷不吭声地进到屋里洗手吃饭。爷爷的衣服扣子掉了往奶奶怀里一扔,奶奶就给钉好又扔回去。
爷爷奶奶之间的爱情,并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他们有的只是相濡以沫。爷爷奶奶的爱情,最终敌不过死亡,但是却战胜了爱情的有效时间,拥有长达数十年的保质期。我想,爷爷奶奶今生如此幸福美满,他和她约定的来世也一定会幸福,假如人真可以有来世的话。
老北京的零零碎碎 对于80后来说,这部影片也勾起了他们对儿时北京的回忆:我和我的花鸟鱼虫市场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南城孩子,最常去的就是陶然亭公园。放学后的我经常和同学—起去那里玩,在空场踢球,在湖里捉小鱼,在“大雪山”撒欢。
后来,我渐渐长大,爱上了养鱼。陶然亭公园外有一个花鸟鱼虫市场,真是花鸟鱼虫样样都有,我每每下班后倘佯在这里,向鱼店老板取经,也没少在这里买鱼。再后来,我娶妻生女,也时常带着她们母女俩一同来这里。
现在,陶然亭公园因为种种原因要拆除花鸟鱼虫市场了,我和爱人数次抽时间来到这里,不为买鱼,就是在这里走走,闻闻那熟悉的味道,看看那熟悉的老店铺,和熟识的老板们聊聊天儿。虽然记忆不会因市场的拆除而遗忘,但内心却充满了不舍。
城市会因时代的步伐而加快脚步,我们也不能停留,会与城市共同努力、进步与成长!
记忆中北京的冬天
对于我来说,印象最深的还得说是北京的冬天,那会儿天可真冷啊,大棉袄厚秋裤是必备的单品。脚下穿一双“毛窝”,那是一种黑色条绒棉鞋,还得是塑料底的,踩在冰上或者雪地里,那叫一个滑,可以在冰面上滑得很远。说起冰面,就得说说什刹海或者龙潭湖的溜冰场,是冬天最爱去的地方了,那会儿小不太会滑冰,就拿两根铁钎子,坐在抹车上一点一点的向前滑动。
那时北京的冬天是那么的安静,偶尔飘着雪花。街里街坊的也都打着招呼,互相照应着。现在的北京是个大都市了,每天熙熙攘攘的人群,现代化的生活。我偶而会有一点怀念以前的北京,天气虽冷可是有温情暖人,而北京人的这种温情应该永远也不会丢掉。
北京——我的家
我就出生在北京,在胡同中长大,看着北京一点点的变化,享受着北京带给我的点点滴滴。
记得小时候每天早晨都能听到鸽哨的声音,那是迄今为止我听到的最美妙的“音乐”。走出屋门,就是邻居奶奶亲切的一声“起来啦”。儿时的伙伴们不用电话,只要在门外喊一声,大家就会齐齐地跑出来,跳皮筋儿、捉迷藏……
而今的我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从前的小胡同变成了高楼大厦,从前的小伙伴已经各自有了自己的家。我怀念儿时的北京,那叫的北京有着浓浓的味道,那种味道是北京独有的,那味道蕴藏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