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彦昌 朱宝君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档案汇编工作是根据社会需求,按照一定主题,以馆藏资源为基础,对档案进行编辑和研究,并主动将成果向社会公布的过程。档案汇编是展示馆藏档案的重要途径,是开发利用档案的有效方式,在构建社会记忆,保存历史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三十年来,江苏省编纂出版了大量的历史档案汇编,我们对此进行了全面总结与评价,以期对当前的档案编纂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十年来江苏省公开出版的档案汇编成果有33 部。其中苏州市档案馆9 部,占总数的27.27%;南通市档案馆6部,占总数的18.18%;扬州市档案馆4部,占总数的12.12%;江苏省档案馆3 部,占总数的9.09%;无锡市档案馆2部,占总数的6.06%;南京市、常州市、徐州市、镇江市、淮安市、连云港市、盐城市、宿迁市、泰州市档案馆各1部。此次统计未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档案汇编成果列入统计结果中。详见表1。
从图1 可以看出2011—2014年,短短的四年时间江苏省的档案汇编成果数量就已经超过1981—1990年,1991—2000年这两个十年的档案汇编成果总数,我们有理由相信2011—2020年,江苏省历史档案汇编成果数量绝不会止步于此。
由图所知,在我国档案事业起步阶段,江苏省档案汇编成果就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1—2000年档案汇编工作进入缓慢增长时期。进入新千年以后,档案汇编成果数量较1991-2000年大大增多,这说明江苏省的历史档案编研工作蒸蒸日上。
历史档案汇编成果在最初的时候是一部一本的形式,如《韩国钧朋僚函札史料选编》。而近期档案汇编成果部头逐渐增大,如《江苏省明清以来档案精品选》有14册之多。
近年来档案汇编成果以影印本方式出版的数量增多。现代科技进步使得档案以影印形式出版成为可能,这为保护档案原件,保持档案汇编成果真实性提供了保障与依据。扬州市档案馆的影印本档案汇编《清宫扬州御档》网上报价624 元。虽然技术设备和人工投入需要大量资金,但以影印方式出版的档案汇编成果价格似乎有些违背价值规律。过高的价格不利于专家学者对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会对学术研究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阻碍。
表1 江苏省历史档案汇编成果统计表
图1 档案汇编成果数量年度统计图
在最初的时候,档案汇编成果往往没有凡例,有一些会将汇编内容或体例写于前言之中。近年来在体现档案汇编工作规范性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江苏省明清以来档案精品选》的十四本书中,每一本书都在正文前有一个凡例,以此介绍本书的内容和编纂体例,且均以保持原有历史面貌为基本准则,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汇编工作。
江苏省古代经济史料档案汇编工作独具特色。在对经济档案的汇编上,苏州档案馆做得尤为突出,由苏州档案馆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编纂的《苏州商会档案丛编》历时21年,共六辑,是几代专家学者耗费多年心血才有的档案汇编成果。《苏州商团档案》也是由苏州档案馆与华中师范历史研究所根据馆藏联合编撰的,是我国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商团档案汇编,全书分为上下两册。苏州商团存在于1906-1936年,这一时间的中国正处在关键时期,《苏州商团档案汇编》在反映苏州经济状况的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和文化状况,这一编研成果对于我们了解苏州经济以及未来苏州经济发展都有着指导和借鉴作用。档案具有凭证和查考的作用,江苏省档案工作重视对经济档案的编研,并积极推动研究成果的出版,对于江苏省经济的发展具有指导和参考的价值。
档案汇编成果的主体是档案部门。“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档案编研工作的服务对象较为单一,主要是为组织机构服务,以至于档案部门成为档案编研工作唯一合法的机构;另一方面档案孤本具有唯一性,只有档案工作人员才能接触到档案内容”[1]。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以及档案数字化技术和档案工作的发展,获取档案资源不再是档案工作者的专属权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等途径,方便、快捷地接触档案,从而推动了档案编研队伍的扩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档案汇编服务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组织机构,而是面向全社会,这一点也促使了档案汇编队伍的扩大。如《大生企业系统档案选编纺织编I》由南通市档案馆与南京大学历史研究所合作编纂而成。《苏州商会档案丛编》(第五辑—1938—1945年)由马敏,肖芃主编,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和苏州市档案馆合编。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档案部门在档案汇编工作中依然占据主体地位,但档案的编研的队伍明显得到了壮大,高等院校,档案部门相互联合,一些法律机构等纷纷加入到档案汇编的队伍中来。但这只是一部分,大部分的档案馆汇编人员构成依然单一。档案编研队伍的扩大,对于拓展汇编思路,扩大汇编范围,提高档案编研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
档案汇编工作是一个受政治导向影响较深的工作,档案汇编工作应该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与国家法律相冲突,因此档案汇编工作要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导下,从维护党和国家的历史真实面貌出发,维护国家的利益与安全,体现出档案汇编为国家服务,为全社会服务的目的。
档案汇编工作的实践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地对待档案材料,忠于档案原文,不以主观意志对档案信息进行更改,尽力保持档案原来的面貌。这一点在很多档案汇编成果中均有体现,如《韩国均朋僚函扎史料》在凡例第九条中明确提到“所收录信函除以上必要的整理和加工外,均原文照录,以保持其历史原貌”。因此江苏省档案汇编的准则是除去对档案原件的必要加工,其他以档案原件内容为主。
(1)档案汇编成果的公示不够系统与完善,应重视和完善档案汇编成果公示
在搜集和整理江苏省档案馆及江苏省各地市档案馆的汇编成果时,各个档案馆的档案汇编成果虽有所体现,但并不完整系统,有一些只是一些汇编成果的书名,有的只是照片,有的只是选取了一部分档案汇编的精品,或者只是近几年的档案汇编成果。档案汇编工作应该是对外展示馆藏档案和档案业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但很多档案部门对于档案汇编成果对外公示做的还不够好。希望各个档案部门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重视档案汇编成果的宣传与公示。
(2)编研队伍较为单一,应积极吸纳优秀的人才或组织,壮大档案编研队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档案工作必须打破传统馆藏的物理概念,树立资源共享观念,采取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的合作编研方式,实现档案编研的社会化”[1]。
虽然很多档案馆已与其他机构或部门进行了档案汇编合作,但这只是一小部分。档案馆应继续积极与高校联系,在进行档案汇编工作时,应积极邀请与汇编主题相关的学者与专家参与进来,充分考虑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其他组织和学者专家进行学术研究时,如果档案馆有他们所需的资料,应积极向他们提供。“可以解决档案馆编研力量不足的矛盾,结合实际有效地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收到双赢的效果”[2]。在档案编研工作中加强档案馆之间的联系,可有效避免各个档案馆各自编研的局限性和单一性,同时可以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做好档案编研工作,吸收优秀的人才或组织对于提升档案编研成果的价值有着重要的作用。档案编研成果的价值提升后,将其推向市场,又可以扩大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为档案编研工作增添活力。
(3)档案编研成果受众单一,多为政府机关,编研工作应该面向全社会,内容贴近民生
档案汇编成果在最初阶段,大多都是内部发行,或是内部参考资料,受众多为各级党政机关、专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档案服务意识发生转变,档案汇编成果需要更多地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内容也不应是单一的革命历史档案或是档案文件汇编,现代的档案汇编应当更多地关注人们的实际生活。“现代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从大量的档案文献资料中提炼、浓缩出丰富的信息,主动为民生需要服务”[1]。
(4)档案汇编成果中影印本的价格较高,应在遵循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设定出合理的价格
历史档案汇编成果影印本价格直接影响着社会大众,特别是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影印本的价格如果超出了专家学者的承受范围,势必会影响研究的进度和质量。另一方面,影印本价格较高导致购买力下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档案汇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各级档案部门为影印的档案汇编成果进行市场定价时,在考虑到影印成本的同时,也要全面考虑其他因素,如社会需求,从而制定出合理的价格。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省历史档案汇编工作开展地如火如荼。档案汇编成果在数量上呈上升趋势,在质量上也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这一切离不开江苏省各级政府、各级档案馆对档案编研工作的支持与关心,离不开档案汇编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江苏省档案汇编工作逐步规范是江苏省整体档案工作日益规范的一个重要体现。江苏省历史档案汇编成果在展示江苏省各个档案馆馆藏档案,提供档案利用,宣传档案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江苏省档案汇编成果的公开出版发行在保存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对于档案汇编工作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有利于促进档案汇编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江苏省的档案汇编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以后的档案汇编工作中档案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壮大编研队伍,贴近民生,丰富编研工作的衍生品,加强宣传,增强档案编研的影响力,促使中国档案事业和社会文明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刘瑛.档案编研的时代特征与发展趋势[J].兰台世界,2013(2):43-44.
[2]韩秋黎.档案编研的几点思考[J].档案与建设,2007(8):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