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斌,山东荣成人。1954年生,1972年毕业于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朦胧诗代表诗人。诗作被选入中学和大学教材。2005年中央电视台新年新诗会上,梁小斌被评为年度推荐诗人。著有诗集《少女军鼓队》、随笔《翻皮球》《地洞笔记》等。
1.
当你问我是怎么熬过来的,也许读者好奇,我也觉得好奇。我还得定神想想,我是怎么熬过来的。诗歌的确给我带来了声誉,国务院办公室编了一本书《较量》,里面分明说到梁小斌的诗《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具有震聋发聩的力量”。但是,力量归力量,中国社会体制只认识梁小斌的诗,并不认识梁小斌这一个人。
大约在1982年,我对什么叫做作家有了一个初步感知。我进京领奖,有解放军战士向我敬礼,当时,我土里土气的样子,大概不配享受敬意,还有红色地毯不知通向何处,我老实地踏着它走,就会找到辉煌大厅。在某研讨会上,有一位作家掏出一个糠菜窝头,在与会者中传递并品尝,但没有传递到我面前,即被发现人民苦难者当作珍宝一样收去了。那情景我感到陌生,深陷在沙发里的知名作家们在讨论老百姓是怎么苦,我当时对人民是怎么苦一无所知。因此,我没有资格进入作家体制内。
靠“阶段性打工”为生,是安徽的朋友力夫给我的定论。我细数我曾经做过的工种,有绿化工、电台编辑、计划生育宣传干事、石虎诗会主持人、广告人等。人靠打工生活,现在看是很正常的事,我主持电台的“文学剪影栏目”,我做得很好,我起草计划生育文件,计生委主任也很满意。我就是不懂,我为什么就干不好“作家”这个活。原来,在中国,干什么都可以叫做打工,唯有作家这个名分,不是自由职业。
实事求是地说,有省委书记、宣传部长、市委书记也曾经关心过我的。我获奖之后,我请朋友吃饭,有朋友悄悄告知,市委丁书记要找我谈谈。谈什么呢?我在家里赶紧翻书,担心丁书记说我不像作家。我在家等了一个星期,也没见丁书记上门找我谈谈。有好几次,相关领导都放话找我谈谈,但都未果。机会被我一次次地错过了,这是我天然的笨拙,因此只得煎熬。
2.
所谓“挫折”,大概也就是生活的变故。大约是1984年,我因长期不上班,合肥制药厂下文将我除名,文件上特别注明:通知梁小斌“本人和家长”。人事工劳科科长在春节前夕,冒雪将通知亲自送到我家里,我很过意不去,说“麻烦你们跑一趟,我本来应该亲自去取的”。失去工作意味什么,我并不清楚,我心想,再也不用每天挤公交车去上班了。但我的父母却认为厂里处理不公,就话里有话地说:“我这个孩子,自从邓颖超接见之后,就越来越不像话了。”工劳科长大吃一惊,说是回去再议议。我反正关起门蒙头大睡,甚至几天不吃饭,也不开门,渴了,就抓窗台上的雪吃。我吃雪时还在探索问题,我想:人不走运时,连水都在外面。我的父母在走廊探头探脑,他们害怕我自杀,另一方面,也想看看,按照他们的话来说,我这个没有工作的怪物。在卡夫卡那里,人有工作叫异化,在中国却相反,人无工作就是甲壳虫。
3.
文革时期,我父亲所藏的书大约是联共党史和鲁迅全集之类,但大都被我论斤秤卖掉了。后来,我家门口来了一个爆米花的英俊男孩,他从煤堆里摸出一本脏乎乎的书,凭我的记忆,可能是《安娜·卡列莲娜》,但他并没有借给我看,而是提出了交换条件,我从自家厨房门后偷了一块咸肉递上,他又摸出了一本拜伦的《唐璜》。在连续送上了几块咸肉之后,他答应代我引见一位著名作家,他的名字叫绥民。绥民先生对一个文学青年的引导真是如沐春风,他在谈到古诗意境,枯藤、老树、昏鸦时,他女儿的钢琴声在院内回荡,真是震聋发聩和美妙极了。原来,英俊青年手中的书,都是绥民先生的女儿偷出来给他的,而绥民先生出于谨慎,只借给我一本《中国新诗选》,这上面汇集了中国五、六十年代中国新诗的成就。
当时,阅读是一种禁区,我父亲为避我到外面闯祸,
逼迫我没完没了地抄写毛主席语录,而且还要背诵,但这不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只得鬼鬼祟祟,只得躲进厕所,只能是神思恍惚。半夜里,一本《唐璜》象沉重的砖头从双人床上不小心掉到地下,父亲闻声拧亮电灯,做过公安工作的父亲从来未见过这种书,接着审讯开始,我唯一的出路就是赶快到农村去,接受改造。
4.
在阅读生涯里,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对我心灵形成了撞击,当时这本书还是群众出版社的内部读物。我现在仍在回想,我从这本书里学到了什么呢?平心而论,假如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话,我从中学到了什么叫做“思想”。譬如:一个囚犯躲在厨房里吃土豆,作家如何评价这个景象呢?囚犯知道,土豆如果烧熟了,就没有他的份了。我很激动,并不是为了囚犯的苦难,而是发现了一种思辨:土豆有一种从生到熟的过程,囚犯掌握这个过程,他非常懂得他应该和什么样的土豆打交道。囚犯的本能意识属于已卜先知,而我对此非常着迷。
5.
我的父亲曾长期从事公安保卫工作,他有一天对我说:“我也没有什么遗产给你们兄弟几个,我所掌握的破案技术,你们也用不着去掌握,就是掌握了也没什么用”。这话听起来颇感奇怪,原来父亲在想一个重大问题,这就是,让后代究竟继承什么,既然没什么钱,又没什么精神和技术给后人。父亲瞬间有些迷茫,为此,我深深地痛惜父亲的一颗心。父亲打我的时候,一时气急,竟找不到木棍,我不忍心让他发急,怕他血压升高,就告诉他,木棍在床底下,父亲找到木棍就说算了,算了,下次不允许了,去玩吧。我与父亲的隔阂不值一提,倒是父亲那一辈人其心路历程何其悲怆。父亲病重的时候,我曾写信道,我的父亲一定有好几块脊背。他将最好的那块,带枪伤的脊背送给大哥去擦,而我只能看见没有枪伤的那一块。
6.
因为知青生活太清苦,我曾偷了农民的一只鸡,放在小提琴盒子里,拎到另一个知青点去烧,黑灯瞎火,煤油炉在床底下炖着鸡,我们全装睡着了,老乡伸头看我们,没见到什么动静。但是,鸡的香味我躺在床上却闻到了,我忽然跃起,拦住老乡,想挡住那风。这是徒劳的,这情景我写到了诗里:
“鸡的芬芳在大步疾走,犹如戴着红色羽冠的翩翩少年,骑着白马,将它被杀害的消息,在天亮之前,通知千家万户。”我不能睡下,与老乡在打谷场聊天,他大抵也看出了我的劣迹,老乡和善,只是没有说穿。就这么闲聊,正是村庄月光朗照的时候,我蹲在碾盘上想:“该放盐啦。”
7.
我没有写过真正的情诗,就是在我嚎啕后也没有写。有一个女友曾每天给我送饭到我租住的小屋,她并帮我整理文稿,那情景让我相信,同舟共济,相濡以沫的存在。她突然消失了,我魂不守舍,满城寻她,在她曾住的地方,只见有风衣飘摇。后来,她给我来了信,说是她承受不住了。我在朋友圈里嚎啕,边哭边思索,这是什么道理。天下所有爱情都是站在辉煌的屋顶,演绎难忘一幕后,提前收笔的。她帮我整出文稿后,期盼我站在世界领奖台上,每天送饭才有意义,但文稿却看似废纸,实在是吃不准我的底细。这不怪对方,这是爱情自身的规律,十二月党人的妻女们陪送丈夫去流放,与女友雪天送饭道理相同,前者壮观,后者如同沙砾。但我的确失恋了,我在《断裂》里自我解嘲,所谓失恋就是她提前一步将我抛弃。
情诗是中国抒情诗最薄弱的一章,也是我的不足。爱情宏观起源于所爱之人是在敌人营垒内,打又打不得,抢也抢不到,只有心曲弹唱,以死相拼,情诗即是克服一切障碍。中国情诗大多起源于表妹之类,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他身边没有别的女人,只有表妹(或是表哥)。因此,中国情爱起源于“容易”,起源于乡里乡亲们近亲交融,尚未真正抵达“在那遥远的地方”,我深感内疚。
9.
独自成俑,是我生造的成语。我没有说“成蛹”,即是我并不想化蝶,飞舞在繁花似锦丛中。我在屋子里写稿,害怕敲鸡蛋的声音打扰邻居老太太,就曾将鸡蛋在枕头下压碎。有一天,雷声大作,我趁着雷声敲碎鸡蛋,邻居老太说昨夜睡得很好。我尽力在独自成俑中丰富自己的内心回想,这就足够了,获得一个内心回想,至少维持我一个礼拜内的精神食粮。
10.
因为视力严重不济,医生禁止我看电脑,我的脑海里实际上早已虚拟化,并将虚拟看成真的,我在虚拟中自我交流。
11.
实际上我与很多诗友有着亲密关系,是诗坛上的朋友接济我,帮我付房租,帮我刻了很多书法印章,但安徽老乡海子之死,却证明他死于文坛对他的冷漠。文坛该是诗人的家园,海明威说过,人生活在此地,却到异地炸桥,我不希望诗人们在圈子里炸桥。只能说到此为止。
12.
我想靠书法挣钱。这是我余生存活的唯一手段了。学书法必须拜师,我真的拜了一个师傅,我的书法老师名字叫黄以明。他苦口婆心地对我说要学书圣的圣教序,要学会锥立沙。得到心心相授的法传,我就特别乖。我在研习圣教的日日夜夜,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体察到书法老师用真情给我点拔迷津。王羲之的邪和空灵后人无人可及,我的师傅却知深义,他在午夜里向我略示书圣真密,令我切勿外传。在书法笔法已不保密的年代,真密是指心之大密,如同钢珠,你就是不知是如何入箍的,原来是瞬间压进去的,但轴承就是不变形。无形可寻,意在有形。我总结了一点书之真理,借贵刊披露一下:垂露双鱼,蚯蚓折骨,用力蹬空,刀背划纸,铁砣抱针,立锥成桩,石头抽丝,钢珠入箍,鹅颈鼓荡,英胆缩身。这么多成语,我想说什么呢?书法如同蜷缩的垂露老人,被迫抽丝跃动,露就那么多,静则凝,动则血珠连绵,或断或续,不多也不少,我欲究尽,迫圆为方。
13.
我曾将我的10本笔记以赠送方式给了诗坛青年朋友。青年朋友将它装在锦盒内,意思是代为保管,他在寻适当机会回赠社会。我在回想笔记所录,不忍卒读。我是在中国最早写思想随笔的人,比什么米沃什词典引进中国要早得多。大多数人不知道我在笔记里写了什么。譬如我说:“晚上我看见手上的刺,我就在回想,今天我的手曾经摸过什么”。还有,“我背负着孩子在想自己的问题,渐渐觉得背上已不沉重,但是灵魂稍有进散,背上就是枯骨”。这些零碎,我本打算有时问将它分行变成诗,就这么越积越多,几乎被它埋没。
14.
我写的那两首诗,我自认为并非上乘之作。人,不可能指望那两首诗吃一辈子声誉。我注意到,现在青年人懂它,恍如隔世,青年人的感觉是对的。他们有白已的观点不仅要对自己说,还要说给自己的后代听的观点。
中国写作至今的通病,说给自己听还行,但说给后人听,其道理就是难以持久恒真。说给后人听,就是当老师,但我仍还是个学生,是为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