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凯成
《荷塘月色》从一九七八年进入中学课本起,
几乎成了现代中国受教育者对于﹁美文﹂概念的代名词。
清华园里何处是荷塘,
是每一个清华园的游客最想知道的答案。
“你等会好好看啊,回去作文题目就有素材了。”一个中年妇女一手拿着地图,一手拉着一个戴眼镜的中学生。
“你看,这就是朱自清写荷花的地方。”一个挂着培训班胸牌的企业老板向周围人介绍着。
清华园有两处荷塘,一处是工字厅后的“水木清华”,一处是围绕着近春园遗址的池塘。大抵偷懒的人见到水木清华一处,便乘兴而归,殊不知近春园的荷塘方是心中的秘境。近春园原是熙春园的中心地带,咸丰年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殃及此园,残垣断壁,被称为“荒岛”。1927年朱自清住在荒岛之西的“西院”,心绪不宁而夜游。朱自清说他走的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没有月光的时候,是阴森森的,怕人得很。我们尚且不知朱先生来此处是寻寂寞还是寻热闹。真正的寂寞者,心中怕是起不了什么波澜的,就如同鲁迅笔下的魏连殳,在祖母葬礼上,亲戚们七嘴八舌,只道一声“都可以的”。寂寞者是被一种巨大的情绪——或悲伤,或思念——闭塞了耳目,蛙鸣蝉叫是听不出来的。寂寞者大抵是绝了生活的希望的,或是感到彻底无聊的人,因而对于外物的刺激总是冷冷的。
朱先生一路上虽是一个人,但却热闹得很。蛙鸣蝉叫,月光如洗是一场大戏的开场,风吹涟漪倒有些《聊斋》里狐仙花魁出场的意思。果不其然,那些荒岛周围池塘的蓮花,摇摇摆摆,婀娜袅袅,朱先生竟看出了羞涩之情。再看去便见着“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清香扑鼻的幽幽之感,让朱先生听见了远处的歌声。在这环岛的池塘里,朱先生见了那些吟吟浅笑,小心提着裙子的采莲娇娘。想是当年柳永见着东南形胜,写下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朱先生在煞人的北方的一弯池水里见着了江南。朱先生推门回家,“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虽不是一个人,倒比刚才的散步更加寂寞了。
这般清华园的秘境,本不足为外人道也,可惜朱先生还是做了武陵渔人,诱得全国的青年们纷至沓来,拼命在清华园里去寻这一晚的热闹。1979年,清华决定彻底改造“荒岛”。如今岛上有“荷塘月色亭”、纪念吴晗的“晗亭”等。要从近春路进入“荒岛”,可有两座桥供选择。西北隅有一座汉白玉拱桥,东南隅有一座短桥,称为“莲桥”。相比起拱桥的高高在上,莲桥一面直伸向池边,显得更为“接地气”。当年朱先生遥望那些池中的美人而不可得,今日游人只需沿莲桥而下,便可与荷塘有一番亲密接触。若是希望远观而不亵玩的游客,只需到莲桥的另一侧,便可凭阑观荷。
这座特别的莲桥自不是近春园的皇家遗物,而是清华自己的产物。1994年,清华园为了征集莲桥的设计方案,举办了首届结构设计大赛,当时土木工程系设计的一等奖作品最终成为如今的方案。有意思的是,这座莲桥是由1974至1980届校友捐资建立,而正是在这段时间里,《荷塘月色》进入教材,开始被全国人民所熟知,成为新中国所有中学生幻想的秘境。1996年,莲桥终于落成,寄托着校友们的美好祝愿:“碧波荷花托莲桥,满园桃李园丁浇;莲果凝聚学子心,架桥铺路报母校。”有人说莲桥也可以被理解为“连桥”,它当然连接的不仅仅是荒岛与岸边,而是连接着清华园的历史与当今。
如今莲桥已成为“荷塘月色”的一部分,1994年的结构设计大赛如今已办了20届,成为清华大学的新传统。这个由“莲桥”开创的赛事,往往是清华园大设计师们最初的作品。莲桥的生命,一面联系着荷塘月色的婉约和历史,一面联系着无数座伟大的桥梁楼宇。
今日之莲桥恐是清华园最热闹的地方,游客们熙熙攘攘,大声招呼着彼此的同伴快去抢个好位置。但无论是朱先生的热闹,还是新传统的热闹,都很难轻易寻到,它们或藏在发黄的文稿里,或藏在成堆的设计纸里,人们是要花些心思才可寻地找了。不然,即便到了莲桥,热闹也都是他们的,自己却什么都没有。
责任编辑:尹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