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雅琴
从硕士开始,直至读完博士,陈延玲在农村一待就是6年。作为中国农业大学在吉林梨树县的“科技小园”的成员,她最先驻扎梨树,6年间迎来送走了很多师弟师妹,她从科技村长晋升到科技乡长,同学称她“梨树一姐”。
梨树科技农民
2009年4月,吉林省梨树县被确定为中国农大第二个要开辟的生产一线战场,主帅刚好是陈延玲的导师米国华。出于对女生安全等因素的考虑,开始导师将她安排在北京相对轻松的田间开展实验,陈延玲却执意要跟随米老师去梨树闯一闯。12月,在米老师的带领下,陈延玲第一次来到了梨树。
在梨树参加的第一个活动是梨树农业技术推广站举办的高产竞赛经验交流会,由全县的获奖农户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
走进会议室后,屋子里坐满了五六十岁的老大爷,满屋子烟雾缭绕,衣服都是清一色的黑,这是梨树农民给陈延玲的第一个印象。落座后,农户们纷纷介绍自己的种地经验,第一个起来讲的人还有些结巴,很谦虚,米老师给予点评和肯定,慢慢地,屋子里的紧张气氛消除了,之后站起来的农户都侃侃而谈,很多农户们讲得陈延玲目瞪口呆,“光合作用”“根系衰老”“品种试验”“种植方法试验”这些课本上的字眼竟出现在五六十岁的种地老大爷的口中。来梨树之前,虽然耳闻梨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但这次亲身经历,仍让陈延玲感到不小的震撼,比如他们会自发钻研科技,有农户会在一块地上种很多种蔬菜水果做实验,降低风险。还有农民种了几十年地,突发奇想要改改陇向,看看能不能提高产量。陈延玲在心里默默给他们起名“梨树科技农民”,“这样有想法的农户,不高产都难。
2010年3月,陈延玲等共6名硕士,作为中国农大的第一批研究生正式进驻梨树,开展玉米种植实验。
科技小院
大学生们在梨树县四棵树乡三棵树村住下,县里的农业推广站给他们联系了一家独门独户的两层农户小院,热情的农户免费将自家的屋子让给她们住。东北的院子特别大,正好符合学生们的实验要求,可以放一些样品,二层作办公室、简易实验室,配上烘箱、天平、储藏室等,可对田间试验样品进行处理。
“科技小院”这个概念是陈延玲他们扎根了两年之后提出来的,后来,有人定义它是由中国农大资环学院主建、面向生产一线的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平台。如陈延玲一般,不少研究生们将其作为扎根基层的阵地,力争通过这一途径打通“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最后一米”。
“农活重,农时紧。”陈延玲说这话的时候俨然是个经验丰富的庄稼人。在玉米地打土钻、挖根不但是重体力活,也是精细活。先得往地里竖一根深达两米的大钻,得用大锤敲。这是为了采集土样,了解这块地的养分状况,以便针对性地做实验,力气大一点的男生可以自己打土钻,女生就必须要找当地农民帮忙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完土钻后,还需要测土样,再分析数据,然后写报告。一些简单的样品测量分析处理在当地可以完成,比较高端的,就得带回学校做。
收玉米也不轻松,十月,玉米成熟,此时的东北已经很冷了,得穿着羽绒服干活。如果平时没干过农活,去掰玉米,手会特别疼,很容易磨破。为了省时省力,农户们通常都先把玉米根砍倒,然后坐在地里掰玉米,陈延玲他们种植玉米是为了做实验,如果砍倒玉米,一块地里的各种实验就分不开了,他们只能更辛苦,小心翼翼地收割。
播种期,种子长出来之后,实验最多。为了做好样品采集,那段时间,陈延玲常常一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早晨四点半,天蒙蒙亮,她就得起床,从小院骑一个小时自行车到自己的试验田,采集叶子、植株,测光合、叶子的面积,取土样……因为实验要求,这些活得赶在太阳出来之前完成。一忙就到了晚上七八点,知道工作量很大,陈延玲会提前准备面包、水,饿了就在地里吃。“我有时候会持续五六天这么大强度的工作,累得我曾经坐下来就睡着了,相比之下,我们比农民种地还要累。”
来梨树的几年里,陈延玲的很多节假日,因为赶上农时,通通被占用。清明做播种准备,五一是最忙的播种时节,端午节开始调研,十一收获。农时环环相扣,不容耽误,如果错过播种期,那么过了十一,就会下霜,下霜之后,玉米就不会再长好,产量不可能上得去的。
吨粮田的诞生
2010年6月,为了有效地带动各个村的科技示范户,组成高产高效创建团队,梨树县政府从农大学生中聘请了几位“科技村长”,让他们可以有名副其实的职位开展工作。陈延玲是付家村的科技村长。
科技村长得到大部分村民的热情欢迎,但也有人质疑:“你们这些小毛孩,除了纸上谈兵,懂个啥?你们种地有我时间长吗?说那些理论知识没用,你们下地给我解决个问题!”
憋着一口气的陈延玲决定自己种块玉米地,实验多个品种和不同密度。她特意选了一块往年产量都很差的地。玉米长势喜人,到了秋天收获时,一掰开,金灿灿一片,颗粒饱满。“农大学生种出来的地果然不一样!”农户们一边跑来观摩,一边啧啧称赞。农户建立起对科技村长的信心。
为了提高科技种田水平,科技村长们组织了经验交流会,带领各自的团队进行互相观摩学习,农户们虽然年年种地,但总有人种得好,有人种得不好。每次出完苗,陈延玲就会带着农户去出苗率高的地里观摩,了解这块地的播种时间,是雨前还是雨后?什么时候打封闭式除草剂?打什么药剂?用的什么种植方式?什么样的品种?她会请农户逐一介绍。自己会在一旁做好记录,并从专业的角度补充。
此外,科技村长要给农户编写适合当地的玉米高产高效技术规程。他们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经验教训,针对这一片地,提前制定出一个种植方案,发放给农户。一开始,农户们拿到技术规程后,就跟收到路边小广告一样嗤之以鼻,陈延玲和同学们好不伤心,“万事开头难,看来得想个法子了。”
就跟在学校做事一样,先树榜样,起模范带头作用。陈延玲找到几个比较积极的科技示范户,建议他们采用技术规程试一试。“在村里,这些农户比较有说服力,我们把技术、理念先讲给他们,无形中也就影响了其他农户。”陈延玲说。
作为科技村长,如果整天开经验交流会,农民也会厌烦的,因此要变换不同的形式,比如协同农业推广站,组织高产竞赛。在竞赛中获胜的人,会有高额奖金。对于普通农户来说,种地种得好有奖励,还是很具吸引力的。
2011年,梨树农民刘行军按照农大学生提供的技术规程,他家的3亩多地,以每亩1085公斤的产量首次在吉林省中部真正实现了“吨粮田”它起码多增加了一万元的收入,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2012年7月,结束了三年研究生学习的陈延玲决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我觉得自己没上够学,梨树的一切都让我留戀,一去村里我就一种进入我的天地的感觉。”2015年7月,陈延玲完成自己的学业,成为大学老师,教书育人做科研。
谈起自己专业的发展前景,陈延玲坦言,比起刚读书那会周围很多人不看好,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今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很大,一些微商已经介入到农村来了,对年轻人来说,这绝对是个可以关注的创业点,回乡创业势必成为一股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