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义词“打”义项关联的认知阐释

2015-06-09 14:27吕佳
语文学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多义词义项相似性

○ 吕佳

(华北电力大学 科技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多义词“打”义项关联的认知阐释

○ 吕佳

(华北电力大学 科技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动词“打”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常用词,且有多个义项,但各个义项之间并不是毫无关系的,而是通过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联系在一起的。文章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为基础,从“打”的动态过程、“打”的相互作用力及“打”的题元结构等三个维度来揭示多义词“打”各义项之间的内在联系。

多义词“打”; 原型理论; 隐喻; 转喻

一、引 言

束定芳(2000:57)指出:多义词指一个词具有多种意义,而且意义之间密切相关。请看下面含有动词“打”的例句。

(1)张三在艺术团负责打鼓。

(2)为了打开这个瓶塞,他费了半天劲儿。

(3)王大爷每天早晨都自己打豆浆喝。

(4)小王性格内向,不喜欢和人打交道。

例(1)中“打鼓”的“打”有“敲打”、“打击”的意思。例(2)中“打开”的“打”则是“揭”的意思。例(3)中的“打豆浆”中的“打”类似于“搅拌”。前三者虽然意义不同,但是跟动词搭配的名词都是具体的事物,而例(4)中“打交道”则是抽象的,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或接触。那么,多义词“打”的各个义项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尝试运用隐喻(metaphor)和转喻(metonymy)两种认知机制来探讨多义词“打”各义项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打”的意义归类

首先,我们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及物动词“打”的24个义项为基础,发现其中的某些义项可以归为一个大类,所以在此我们只选取其中的14个具有代表性的义项作为分析对象:

①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打门,打鼓。

②殴打;攻打:打架,打援。

③放射;发出:打雷,打炮,打信号。

④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

⑤发生与人交涉的行为:打官司,打交道。

⑥建造;修筑:打坝,打墙。

⑦制造(器物、食品):打刀,打家具,打烧饼;

⑧搅拌:打馅儿,打糨子。

⑨捆:打包裹,打铺盖卷儿,打裹腿。

⑩编织:打草鞋,打毛衣。

11 涂抹;画;印:打蜡,打个问号,打墨线,打格子,打戳,打图样儿。

12 揭;凿开:打开盖子,打冰,打井,打眼儿。

13 买:打油,打酒,打车票。

14 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

这样,我们就以上述“打”字的14个义项为讨论范围,立足于隐喻和转喻机制,从“打”的动态过程、“打”的相互作用力及“打”的题元角色等三个角度进行分类描写,尽可能深入的进行认知语义分析。

三、“打”各义项的认知分析

Rosch(1975)指出,人们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对事物进行的概念化是建立在该事物与已有范畴之间特征的相似性基础上的。范畴中的每一成员都与其典型特征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成员间有程度差异,呈现出家族类似性的结构;因而范畴的界限是模糊的,不可简单地以一组充分必要条件来加以判定。范畴中最接近原型特征的成员可视为核心成员,其余的则视为非核心成员。从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来看,一个多义词可以看作是一个语义范畴,其基本义是这个范畴的原型意义,往往使用最频繁、最典型,最能代表此语义范畴的核心意义。其他的义项都是由这个基本义引申出来的。

辞书《广雅·释诂三》中最早出现有关“打”的释义:“打,击也”。徐铉校订今本《说文解字》时新附“打”字:“打,击也,从手从丁,都挺切。”从这些记述中可以看出,“打”字的原型意义应为“撞击物体”。因此,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义项①“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为起点来分析和阐释“打”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

(一)“打”的动态过程

首先,我们把“用手或器具击打物品”这一动作行为看作是一个包括起点、过程和终点的完整的动态过程。“打鼓”,就是一个连续敲击鼓面的过程,包含了无数个完整的敲击鼓面的动作。

义项④的“打杂儿”有从事某事的意思,在认知上是对“打击物品”这一完整的动作的抽象,上升为更加概括的层面。“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是一个具体的、完整的动态过程,而义项④则是对这一个动态过程进行抽象概括,两者之间存在结构上的相似性,而又不在相同的认知域内。因此,义项①和义项④因其过程存在相似性而在结构上构成概念隐喻(由源域①映射到目标域④)。同时,二者也有区别,如“打鼓”的受事是有形的,而“打杂”中的受事则是无形的。

按照把“打”看作动态过程这一思路,我们发现,义项⑥(建造、修筑)、义项⑦(制造(器物、食品)、义项⑨(捆)、义项 13 (买)等都是义项④“做”或“从事”的一个具体的体现,也是属和种的概念关系,具有相似性,因此构成实体隐喻关系,而且受事都是具体、三维、有形的。

义项⑩、11 、14 也是“从事、做”的一种具体体现,但其认知机制却不同:它们是通过转喻的认知机制与义项④联系在一起的。如义项⑩中的用例“打毛衣”,其中“打”的受事并不是“毛衣”,“毛衣”只是这一过程的结果。这种由行为和结果之间构成的转喻称为行为结果转喻。再看义项 11 中的“打戳”和“打扑克”,其中“戳”和“扑克”也不是“打”这一行为的受事,而是整个活动的工具:“打戳”是通过“戳”得到纸上的印迹,“打扑克”是通过扑克这一工具来进行一种文体活动。可见,二者均属于工具转喻。值得注意的是,“打戳”的受事是二维空间的。

(二)“打”的相互作用力

从作用力的角度来看,“打”这一动作的双方都给彼此作用力。如“打鼓”这一动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鼓在给鼓面作用力的同时,鼓面也给了鼓槌反作用力。由这一自然现象的认知域引申到社会现象认知域,就得到了“打架”中的“打”的义项。“打架”也是双方给彼此作用力,不同点是这里的“双方”指的是人而非物。但是就作用力这一角度来看,义项①和②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构成了结构隐喻。

“打架”中的“打”主要指的是肢体上接触和碰撞,而“打交道”中的“打”则从肢体上的这种行为转移到更加抽象的层面,指的是人在思想、言语等方面的接触。二者显然还在同一认知域内:理解了肢体上的接触即可使我们得以轻松地理解更加抽象层面的接触。因此,“打架”中的“打”的义项通过转喻机制投射为“打交道”中的“打”的义项。

义项⑧是“搅拌”的意思,比如“打馅儿”。我们很容易想到,在“打架”这一行为过程中,双方往往在肢体上会纠缠在一起,和“打馅儿”中“搅拌”这个意思具有相似性。由此,我们认为“搅拌”这一义项是由“肢体上的纠缠”这一源域,通过结构隐喻映射到打浆这一目标域的,并促使“打”产生“搅拌”这一义项。

(三)“打”的题元结构变化

动词“打”的原型意义可以分析为这样几个义素:“施事+工具+动作+受事+结果”。“打”这一动态活动中必然包括以上五个要素,缺少任何一方,这一过程都是不完整的。义项①就是一个完整过程,包括一个缺省的(default)施事(一般指人)、工具(鼓槌)、“打”这一动作、受事(鼓面)和结果(发出声音)。而义项③“发射、放出”仅仅是强调动作的发起和动作产生的结果。如“打炮”:在发射大炮的过程中肯定有一系列的工作原理和动力源泉的支持,还要借助炮筒等工具,也就是“打炮”的施事和工具。“打炮”这一行为肯定也有一个既定的目标,也就是受事。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关注的,我们关注的仅仅是炮弹打出去了这一个结果。因此,同为动作认知域,由义项①中的完整的动作过程到义项③中只关注结果,这是一种由整体到部分的转喻认知机制。

与上文相反,义项 12 中“揭开”、“凿开”不关注施事为何人、工具为何物,而是关注动作对受事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如“打瓶塞”,不管是什么人、使用什么样的工具,最终瓶塞被打开了,仅仅关注动作对受事的影响。从义项①到义项 12 的引申也使用了从整体到部分的转喻手段。

本文以原型理论为基础,以隐喻和转喻两种认知机制为手段,从“打”的动态过程、“打”的相互作用力及“打”的题元结构三个角度分析了“打”的义项之间的关系。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的系统性是建立在人类的认知基础之上的,受到人类感知世界和理解世界的方式的影响。多义词“打”之间的义项并不是毫无关系的,而是通过一定的认知机制联系在一起。我们希望这一研究思路对多义词教学有所启示。最后,我们将多义词“打”的各个义项间的关系用图1来表示:

图1

[1]束定芳.现代语义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符淮青.“打”义分析[C]//辞书研究编辑部、《词典和词典编纂的学问》.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3]胡明扬.说“打”[C]//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编辑组《语言论集》第二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

[4]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王寅.体验哲学探源[J].外国语文,2010(6).

[6]吴为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7]许慎,徐铉,校订.说文解字(附检字)[M].中华书局,1963.

[8]徐时仪. “打”的形、音、义衍变递嬗探微[J].中国语文通讯,2003(65).

[9]徐时仪,田壬彦.说“打的”[J].语文建设通讯,2003(75).

[10]徐时仪.“打”字的语义分析再补[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1]俞敏.“打”雅[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1).

[12]张林.动词“打”的论元结构和句法特点[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商务印书馆,1978.

[14]Eleanor. Rosch & Caroline B. Mervis. 1975. Family Resemblances: Studies 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ategories[J].Cognitive Psychology (7), 573-605.

[15]Geoffrey Leech.1974.Semantics[M].London: Penguin.

[16]Lakoff, G & M. Johnson.1999.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J].New York: Basic Books.

[17]Wang, Yu-Fang. 1995. A Cognitive Account of the Lexical Polysemy of Chinese Kai. the Tenth Pacific Asia Conference on Language,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J].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 K.

本研究获得2014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2014QN44)资助。

吕佳,男,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语义学。

H042

A

1672-8610(2015)07-0028-02

猜你喜欢
多义词义项相似性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体认原型范畴视域下多义词延伸及对学科英语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多义词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中、英多义词的翻译识别劣势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V4国家经济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Enhanced Pr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