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蕾
道德与公益、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国际理解、一年级融合课程、六年级毕业课程……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绝大多数的学校面临着“对课程进行深度整合、全面规划与系统设计,以使之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的挑战之时,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已通过颇具特色的课程统整,建构起丰富多彩的“6–2–6”课程模型,不但高度凸显出儿童立场,还深度融合各种资源。这一对课程体系进行深层次、内涵式变革的积极探索,对我国其他中小学校无疑会产生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一、为学生提供基于儿童立场的课程
对于中关村一小的课程探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石中英教授给予极高的评价,在中关村一小2015年度的教师论坛中,他说:“一小课程的新形态大大超出以往经验,具有示范性、前瞻性、引领性。”在课程改革已推行10余年,全国中小学校都多多少少地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且呈现出丰富的课程实践样态的大背景下,石教授为什么还会发出如此的感慨与肯定?概因中关村一小的课程建设并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简单建构或外在形态的复杂编制,而是有着超越技术与形态层面的核心理念设定,即要让课程清晰凸显儿童的立场,让学生在课程所提供的“跑道”上,真正实现自主的发展。
其实,作为一所名校,中关村一小完全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但它却在课程方面开展了一场十分浩大的系统工程,探索课程的新境界、学校的新未来。其原因在于,在“一小人”看来,现有的国家课程并不能完全满足本校学生的发展需要。以数学与科学选修课程为例,创设的初衷源于一小的学生大多来自周边的中国科学院家庭,父母从小的引导及生活环境的熏陶,使他们很小就喜欢科学,并对新知有着高涨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但国家规定的数学、科学课程并不能充分满足这些学生独特的“营养”与“口味”需求。所以,为回应学生的发展要求,学校在略高于国家课标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内容的延伸、拓展,并通过加强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来帮助他们汲取更多的“养分”。从更大的范围来说,中关村一小所有课程的开发与统整,都是从学校“做最好的我”这一核心价值选择出发的,围绕其被具体化的“会学习、懂生活、能负责、敢担当”的育人目标而展开,目的是使“课程”这一学校育人的核心载体能够真正为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服务,为他们的“品德成人、学习成才、做事成功”奠基。
正是由于中关村一小将学生的发展视作课程变革的原点,所以它的所有课程的创新、调整、优化,都不是出自“成人主义取向”的“教师能上什么课”,而是源于“学生的发展需要什么课”,因此,保证了它所进行的课程统整既不会因随波逐流而致使课程在几番“折腾”后反而显得零散、无序,也不会仅凭领导个人的某种教育观点随心所欲、不负责任地展开,而一定是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校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科学、审慎地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与系统构建。
同时,中关村一小课程的基于儿童立场还体现在:赋予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具体来说,就是在三至五年级开设可选择课程,在每学期初通过学校网络系统让学生自主选课,随后分年级以走班制的形式实施课程。以语言与人文选修课为例,在四、五年级课表上的课时安排是每周一节,设有思维与表达、活动与习作、悦读与欣赏、国学启蒙4个方向、重点不同的课程模块,让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任选一门学习。
这种做法的设计理念一方面是服务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以自助餐的形式为不同资质、潜能、禀赋的学生提供有助于其成长的最佳养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超越限定性学习的束缚,在小学阶段就拥有进行尝试和选择的机会。因为在“一小人”看来,现代社会给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自主选择空间和权利,但可惜的是,很多人直到大学毕业,才发觉自己似乎从未学习过该如何选择,甚至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听话”习惯,几近丧失选择的能力。为此,学校希望通过改进课程设置,增加可选择课程的比例,引导学生尽早学会在面对多元化的选择时学习该如何自主抉择。
正因如此,尽管每学期在选课时都会有家长打来电话,希望教师能帮助说服孩子改选一些在他们看来更有意义的课程,但始终坚定地与学生站在同一战线的教师总会劝说家长尊重孩子的兴趣与选择,并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选择。因为在教师看来,每一次自我抉择的过程,都是学生自主成长、发展个性的必经阶段。学生会在这一过程中发现自己、寻找自己,学会思考与承担责任,进而激发起更大的主体能动性,最终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而每到学期末,也总会有家长向教师道谢,既感激学校为孩子创造的选择机会与平台,也感谢教师当初能说服自己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利,从而使孩子在收获快乐和成长的同时,又增加几分自信。
此外,为了使学生的选择确有意义,中关村一小还依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兴趣、发展需求、学习水平,在课程结构上加强分层、分类,甚至还进行了一些特需设计(见表1),目的是使所设置的可选择课程能够真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切实成为学生实现自主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学生的兴趣究竟是什么,中关村一小并不像许多学校那样,由领导和教师对学生的需求、爱好进行主观判断,而是会通过调查学生的兴趣点和希望学校开设的课程,增添更多教学创意,不断更新课程。
表1 数学与科学选修课课程设计视角一览表
门类 课程内容 课程设计视角 适用年级
数学类 有趣的数 对数与代数领域感兴趣的学生 四、五年级
神奇的图形 对想深入钻研图形问题的学生
统计中的学问 对希望提高统计意识的学生
身边的数学 对提高问题解决能力需求强的学生
科学类 神奇的物理学 对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现象感兴趣的学生 三年级
美丽地球日记 对研究地球上各种现象感兴趣的学生 四年级
自然观察家 对动植物、各种自然现象感兴趣的学生 三、四年级
未来工程师 对工程建筑、立体图形设计感兴趣的学生
创意纸模 对纸船、纸飞机等纸模型制作感兴趣的学生
DI创意秀 对DI动手和创意思维感兴趣的学生
小小建筑师 对建筑知识、设计图纸等感兴趣的学生
而在对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进行创新、丰富、适度延伸的同时,中关村一小还会格外注重课程学习方式的扩展与体验,以加强对学生合作、思考、批判、质疑等能力的有效培养,并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与情绪表达,适时进行价值理念的渗透。也就是说,该校的所有课程都会从学生个体的主动性角度出发,重视主体参与和深刻体验,追求学习收益的最大化。
于是,在体育与健康课上,即便一个简简单单的篮球运球教学,都会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经历更有意义的学习,以解决大班制下难以顾及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在数学与科学课上,“DI创意秀”板块的学生5~7人一组,运用掌握的数学、科学知识和自身的艺术素养,展开测量、调查、探究、实验,既体验到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有效提升创新思维、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的能力。在语言与人文课上,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老舍故居,感受京味文化,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文学走向文化。在艺术与审美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绘画的形式尽情抒发自己在聆听名曲《四季之春》之后心中的所思所感,从他们丰富多彩的画作中可以看出,学生得到了充分的情感体验,进行了酣畅的情感表达,实现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在国际理解领域的课程中,学生通过对中外节日习俗的比较学习,不但可以了解差异,还会学会关注差异、尊重差异,从国际比较中加深对中国文化内涵的理解,在潜移默化间实现民主、平等、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渗透。
由此可见,如果说学生的发展需求是中关村一小进行课程变革的原点,那么,学生有价值的学习则是其课程改革的终点。换言之,基于儿童立场的重心,在中关村一小的课程统整中,贯彻在方方面面,不会偏离,也绝不会留有空白。
二、在课程中进行教育资源的整体融合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基于消费观之下的广义的教育资源供给。教育均衡正在从注重机会公平向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迈进,而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就要求对资源进行重新梳理和调整。”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员李奕在学校2015年度教师论坛上指出,“基础教育正在走向综合,教育供给者的资源观和环境观需要发生变化。具体来说,就是教育供给者所掌握的教育信息和教育资源必须是穿越学校、学段、学科的。唯有这样,才能提供多快好省、富有前瞻性的教育供给。”
而中关村一小进行的课程变革,恰恰是这一教育资源观的真实写照。除了其在一年级所开设的融合课程从名字上能让人体会到“意在融合”的课程外,本校当下所实施的其他各门课程,也都自觉关照、贯彻着这一理念,从不同角度显示出资源的某种融合。
1.融合课程—实现校内资源的充分融合
为了帮助刚刚升入小学的新生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中关村一小特别设置了“融合课程”,完成幼小衔接这一重要工作。这一课程名称中所提到的“融合”,不仅是要帮助新生实现幼小的“融合”,而且在内涵上存在更具价值的意蕴—对学科资源的融合。
应该说,在课程改革进入纵深发展阶段的今天,突破学科壁垒,在课程中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的做法在一些名校并不罕见。然而,在一年级融合课程方面,中关村一小的做法显然更加大胆。因为它彻底打破语文、数学、品德、美术、音乐、体育等所有学科间的界限,对国家规定的一年级所有科目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精简、归并、整合、优化,进行二次加工,最终将一年级教材由原来的多本变为现在集知识、趣味于一体的一个读本,使课程内容得到重新结构化,呈现为阅读与分享、绘本与生活、数学与思维、数学与生活、科学与艺术、运动与健康这一彻底全新的面貌。
与此同时,40多位不同学科、多种专业背景的教师在重构课程的过程中,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学科本位,各自为战”的工作方式,紧密组合为一个“全能部队”式的研究整体,实现教师之间的深度融合。这种做法的更大意义正如石中英教授所言:“现实生活是不分科的,生活中的问题也是综合、立体的,需要通过多种知识之间的联系予以共同解决,因此基础教育在小学一年级就采用分科课程的方式是否妥当,的确值得研究。”
不过,虽然在专家看来,中关村一小对融合课程的思考与尝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整体联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础,值得鼓励与期待。但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对学校这一“颠覆传统”式的“课程再造”,在刚刚接触时充满疑虑和担忧。“为什么要进行课程融合?语数外都融合成一本书,到底行不行?孩子能学到真东西吗?”这是学生家长提出的质疑。当看到入学一个学期后,孩子学会思考,问的问题越来越多;在与不同校的邻家孩子玩耍时,不经意间展现出写字、算术等能力的优秀;再联想到自己小时候从踏入小学校门起,就告别了“欢乐无比的昨天”,进入“撕心裂肺的今天”,面对“黑暗无比的明天”,于是,家长们放心了。过往的忧虑化为由衷的称赞:“融合课程的确是以孩子为核心的课程,是产生了化学反应的融合。它的目的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心点亮。所以,它既能让孩子快乐地上学,又能够帮他们打好基础。”
2.毕业课程—将校外资源领入学校的“围墙”
除了一年级专属的融合课程外,针对了解到的学校毕业生常常在升入初中后遭遇“科目增多应接不暇、课程内容吃力、学习方法欠缺”等问题,中关村一小特意为六年级学生创设“毕业课程”。
在该门课程中,除了以各种形式回顾六年的小学生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发现自我外,一项重要的内容是针对学生即将步入中学的忐忑与不安,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帮助学生做好心理和认知方面的双重准备,实现学段间的顺利融合。比如,在“探秘中学”的课程环节中,教师会组织学生走进周边的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十一学校等知名中学,引导他们体验中学的校园环境与学习氛围;还会聘请北京四中、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等名校名师为学生上课,科目涉及语文、数学、地理、英语等,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初中阶段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切身体会更为自主的学习方式。而类似的学段融合在“融合课程”中其实也有所体现—通过六年级学生帮一年级学生分饭、四年级学生到一年级教室教唱圣诞歌曲、共做圣诞帽等活动形式,使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相互学习、教育,实现上下学段间的跨龄融合。
毕业课程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社会初探”。学校组织学生走入社会,参观科学院所和国家图书馆,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经历一次完整的且与职业相关的调查研究,使其在掌握调查研究基本方法、领悟体会科学精神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职业观。同时,学校还充分发掘科学院专家、IBM工程师等各种校外专家资源,邀请他们走入小学课堂,以科学实验、科学报告的形式,把最前沿的科学信息传递给学生,以此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清晰地设定未来梦想。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种校外资源中,家长也被学校视作一种极为重要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参与课程创设的形式,与学校资源进行深度融合。例如,一位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工作的四年级学生家长,就被邀请与教师共同开发“美丽地球日记”这一课程主题,将美国的流行科研项目和中关村一小的学生特征结合进行课程化开发,并将课程目标设定为:培养初级科学研究的思维,培养正确流畅表达观点与讨论的能力。在八周的课程时间中,学生自拟研究主题,完成相关研究,制作展板。正是由于这名科学工作者的参与,从问题的提出、假设的设计、实验的验证、数据的分析和结果的汇报,都得到格外的重视,让学生能够经历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过程。
应该说,在家校深度合作已成为全世界公认的教育改革成功经验的大背景下,“家校合育”已被所有学校设定为教育理念之一。但在实际操作层面,我国绝大多数学校只是停留在成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论坛等形式,家长与学校间的交流仍然非常贫乏,极不充分。中关村一小充分利用自己十分优质且独特的家长资源,让家长深入参与学校课程变革的做法,开创家校资源融合的新形态。这不但让学生接受到真正有科学精神的科学教育,也令所有的学生家长从中意识到:原来自己和学校、教师一样,对课程的变革和孩子的成长同样负有责任。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中关村一小能够将基于儿童立场视为课程改革的基点,并主动、自觉地探索各类课程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调整重建,努力实现包括学科融合、年段融合、家校融合、中外融合、校内校外融合在内的所有资源的整体融合,其才得以对课程进行成功的延伸、创新与丰富,进而在一片变革之声的课改大潮中脱颖而出,颇显专业风采。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