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015-06-08 17:09王春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5期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教材小学数学

王春琳

摘 要 从“分析课前诊断”“调整课堂提问”“巧设游戏闯关”“制造认知冲突”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寻找并准确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关键词 最近发展区;小学数学;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5-0082-03

搭建“最近发展区”可以推动学生的学习实现质的飞跃,如此的“捷径”怎么能轻易忽略?然而,在当前教育改革中,很多教师都只是从如何利用“最近发展区”,如何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有效教学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寻找、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却很少有人真正去思考、去研究。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维果茨基认为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其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他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但要借成人的帮助,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维果茨基将学生在指导下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1]。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和实施,从而使教学不是跟随学生已有的发展成果,而是真正建立起教学与学生之间的桥梁,通过适当的支持帮助他们跨过这个“最近发展区”,让他们从现有水平轻松愉悦地过渡并进入新的“最近发展区”。由此可见,把握“最近发展区”对于教学与学生都起到关键作用,而要达到此目的的前提是准确找到“最近发展区”,只有如此,才能有的放矢,进行有效地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探寻,收到良好的效果。

1 分析课前诊断,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课前诊断分析能让教师发现学生的实际现有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然后通过预设及课堂中的训练发现学生可以达到的较高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就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说:“教学应该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使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2]而据调查,现在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的重视,及现代学习途径多样化,使学生在课前已掌握了许多知识。如果教师的教学只从教材出发,按照教材编排要求设计教学并实施,经常会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就如赞可夫所说:“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我们还是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如果我们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水平,忽视学生发展的潜力,就等于犯罪。”[3]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准确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然后在最近发展区内进行有效教学,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4]教学,通过课前诊断,发现学生不但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还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也都掌握了,甚至部分学生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也都掌握了。但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算理说不清楚,说明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算法掌握了,但对算理还模糊不清。基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学生的现有水平已不再是10以内加法,而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算法。由此可知,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个“最近发展区”就是这算法与算理之间。

在实际教学中,从学生已掌握算法入手,通过摆小棒等活动让他们把自己的算法用小棒的形式表示出来,并通过展示交流与分析,让学生实现从算法到算理自然的过渡。顺利地从“已知区”跨过“最近发展区”,到达下一个新的“未知区”。

根据课前诊断,学生在适当帮助下还有可能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和不进位加法计算,于是大胆将这一知识点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20以内进位加法算法与算理的迁移,部分学生也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和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总结上述案例的经验,面对不同的学生的认知起点,准确把握学生现有水平,课堂中通过一定的帮助训练到达学生的最佳发展水平。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实施教学,克服教学的盲目性,让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2 调整课堂提问,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常用“法宝”,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如果能够变换课堂提问的“玩法”,既可活跃学生的思维,又可在他们“尽情释放”的过程中更加准确地定位“最近发展区”。课前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几个难度不同的问题,教学时根据回答的情况适时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找到能让学生动动脑、有兴趣、能回答的问题,从而发现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布鲁纳提到:“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这种有挑战性问题就是在学生能力范围内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才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习的信心,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如“小数的性质”[5]58-59一课教学。课前设置一个挑战思维的问题:如何让1=10=100这一等式变成立?学生用长度单位得出1米=10分米=100厘米。再让学生思考如何将上一等式改成用米作单位?学生思考得出0.1米=0.10米=0.100米。接着,笔者引导学生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学生一眼就发现了等式仍然成立,还发现每个数的末尾逐个多一个“0”或少一个“0”。而在学生的回答中,发现他们对“末尾”这个词无法准确表述,出现用“小数后面”和“小数点后面”两个词来表述。由此可见,理解“末尾”一词是小数的性质概念教学中的关键,如果帮助学生理解了“末尾”这一词的深刻内含,就是帮助他们实现从对小数性质表象认识到深刻含义的理解,这就是学生学习这一概念的“最近发展区”。

于是调整教学策略,根据现场学生座位,让学生通过找寻在A同学后面和A同学末尾的同学的活动,对比中发现“后面”与“末尾”的含义区别,最终让学生自主调整认识达到完善概念并理解概念。在此基础上再设置应用小数性质的问题,进一步拓展学生学习的内容与能力。根据学生的回答不断调整提问的方向与内容,找准学习小数性质的“最近发展区”,在不同班级教学时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有效教学,这样做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endprint

3 巧设游戏闯关,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中创设与新课相结合的游戏,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可能达到的新知水平的知识点设计在闯关游戏中。只有把游戏建立在适当水平的难度上,利用学生认知的可能性,在学生面前呈现障碍,对学生构成一定的挑战性时,学生学习的一些特殊的心理活动才会被深度激发,学生的精神力量才得以展开,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找到真正的最近发展区。这就是赞可夫提出的“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这里包含两个步骤,即障碍的出现和障碍的克服(学生的努力)。游戏就是障碍,闯关就是学生克服障碍的过程。

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6]教学中,设置以下六关计算闯关游戏,每进入一关给予加分。这六关分别是“复习商不变性质”“除数是两位数的整数除法”“被除数是整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被除数和除数都是小数除法(小数位数相同)”“被除数和除数都是小数除法(除数小数位数比被除数小数位数多一位)”“被除数和除数都是小数除法(被除数小数位数比除数小数位数多一位)”。前面三关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他们很快就闯过关;正当他们高兴地进入第四关——被除数和除数都是小数时,答案就出现不唯一了,说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不能再用原有的知识解决当前的问题了。

如何帮助学生从第三关顺利到达第四关,就是新课教学的难点与重点。通过对比发现,第三关与第四关的区别只是除数不同,教学中就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商不变性质将第四关的小数除数变为第三关中的整数除数,就可以用前一节课的知识解决新知识了。应该说到这一关完成了教材给予的课时教学要求,但学生的潜能在闯关游戏中不断被挖掘,他们在挑战的驱动下,当第五关和第六关出现时,已有强烈的克服障碍的欲望,在闯关的过程中不但主动积极,还激发了思维,让思维在一次次闯关中得到碰撞,每一次的成功说明已进入下一个新的发展区,学习本节课的最近发展区就从第四关上升到了第六关。

当然“高难度”的游戏闯关并不意味着越难越好,难度只有定位于“现有发展水平”之上,落实于“最近发展区”之中,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4 制造认知冲突,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学生发展可能性其意义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学生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制造认知冲突,同样也可以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在引导学生重新思考、质疑已学知识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从而在“新”“旧”认知的矛盾中,定位“最近发展区”。 现代心理学指出: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的过程。这个同化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从现有水平过渡到发展水平的过程。

小学数学知识建构是呈螺旋式上升的,知识之间是一环扣一环的。许多新的知识背后都有它的原有知识基础,教学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在这已有知识基础和新知或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对已学知识的重新思考,质疑原有的知识,产生自主补充新知的欲望,经过同化过程顺利进入下一个发展区。

如“位置与方向”[5]17-20一课,学生已有八个方位(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的基础,如何更准确地表示八个方位以外的位置是本节课学习的目标。新课教学时,笔者创设了学生以自己的位置为观测点,说老师的位置的情境,出现两种答案:1)老师在我的正北面;2)老师在我的东北方向上。第二种答案引发部分学生的不同意见,因为东北方向是指东和北之间夹角45°,而前面的同学都快跟老师平行了,用东北方向不合理。看来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应用产生认知冲突。这时顺势引导,学生经过讨论,很自然地想到了在东北方向基础上加上一定的角度来表示方位更准确。

接着,通过找西南方向的某一位同学的游戏开展下一环节的教学。学生从找到6位同学,到自我意识到只说方向不能找到具体的一位同学,又一次对刚建立的认知产生新的冲突,又在他们的自主调整和结合教师的板书基础上加上了具体的距离。

这节课中学生产生两次认识冲突,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教师的帮助,一次次改变自己的认知冲突到达下一个发展区。这认知冲突之间就是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作为教师,只是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活动,搭建了从现有水平过渡到发展水平的桥梁,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新课学习,进入下一个发展区。

5 结语

综上所述,正如维果茨基所说,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之间的联系等方面留心观察,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可以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教学,既能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加速学生的发展,又能节省时间,让教学变得更有趣、更有效。■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最近发展区:儿童在与成人的合作中发展[EB/OL].http://www.doc88.com/p-213653017564.html.

[2]许玉山.再读赞可夫[EB/OL].http://www.nanmo.cn/info_

detail.jsp?infoId=info45000000974.

[3]王文静.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EB/O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LXT

200002003.htm.

[4]卢江,等.数学:一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96-98.

[5]卢江,等.数学:四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6]卢江,等.数学:五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1-22.endprint

猜你喜欢
最近发展区教材小学数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论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路径选择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