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园艺博览会中的中国园

2015-06-07 10:02许大为丁晨旸
山西建筑 2015年8期
关键词:世园园艺古典

许大为 丁晨旸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园林·绿化·

世界园艺博览会中的中国园

许大为 丁晨旸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通过对中国参与历届国际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中国园的规划设计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了历届中国园的景观设计的特征,并讨论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中国园的影响及中国园的发展方向。

世园会,中国园,园艺,景观设计

1 世界园艺博览会

世界园艺博览会(Garden/Flora festival/exposition)是由国际园艺花卉行业组织——国际园艺者协会(AIPH)批准举办,由国际展览局(BIE)认可的,以展示世界各国园林园艺精品及科技成果为特色,增进各国的文化与交流,集文化成就与科技成果于一体的最高级别的专业性国际博览会,同时也是最高级别的园林展[1]。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成功举办世园会同奥林匹克大会、世博会(综合类)一样,成为城市竞争力的标识,影响着城市的战略发展。

中国建国后最早是以受邀国身份参与在1983年德国慕尼黑世园会。展会中中国建设了540 m2的中国古典风格的“中国园”。自此,“中国园”给世界展示了中国园林的独特魅力和园林园艺的技术水平,备受赞誉。通过世园会参展建立的园艺外交,世园会中的“中国园”成为该时期中国的形象代表,在拓展对外交经济和文化交流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为中国此后连续成功举办昆明(1999)、沈阳(2006)、西安(2011)及青岛(2014)等世园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园林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5000多年灿烂文化的深厚积淀,孕育出中国古典园林这样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浓缩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被世界公认为风景式园林的渊源。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智慧的结晶。按历史分期看可以分为先秦秦汉时期园林、唐宋园林和明清园林;按照地域分可以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和巴蜀园林。随时代发展中国古典园林的形式逐渐被现代园林取代,中国古典园林成为一种中国式符号,其形象代表功能远胜过其实际应用的意义。

3 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园”

为了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加强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与合作,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先后参加了意大利、捷克、加拿大、日本和荷兰等国家地区举办的园艺展览。随着展区的规模扩大、交流合作的加深,中国展区(中华园)在外国展览中占的分量越来越重,展出形式也逐渐变化从展位、展区到展园,展现了中国园林特有的魅力,深受历届世园会主办方和参观者的赞赏。

3.1 1983年德国慕尼黑国际园艺展

1983年德国慕尼黑国际园林展中的“中国园”是我国建国后首次参加大型国际展。展园由广州园林局负责设计和建设。展会全园保留,现已经成为慕尼黑市的一个永久性公园。展园面积540 m2,为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风格。总体规划以水面作为中心,利用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廊、亭、台等环绕水面分隔空间,在有限空间内形成了层次丰富的游览序列,构成一个环境优美、意趣盎然的中国古典园林环境。这一届的“中国园”中园林要素的建筑、水体、植物、地形都有所应用,布局形式严格按照中国古典园林结构,为典型的仿建古园。古典园林形式在这一时期是外国人对中国园林的形象认知,深受参观者的好评。

通过这次展览我国获得了1984年英国利物浦世园会的参会邀请。中国古典园林在这次展会中以新的形势再次活跃在世界园艺的舞台,风行欧洲。在此后的国际型园艺博览会中,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一直被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演绎不同的风采。展会结束后,慕尼黑世园会的“中国园”在广州市兰圃公园重建并保留成为今天的园区景观之一[2]。

3.2 1992年荷兰世园会

1992年荷兰世园会中,“中国园”设置在室内展厅,呈长方形,长19 m,宽10 m,占地190 m2(见图1)。园内设置竹木结构的亭、廊等园林建筑。受室内空间限制,全园最高点4.2 m,围墙高度2.26 m,游览线路宽度1.5 m左右。布置盆景、花木、字画等,以展览中国盆景艺术为表现主题。总体布局上采用了“园中有园”的布局手法,利用回廊花墙等划分了三个展区,空间层次丰富[3]。

当时的运输等方面都不是很发达,在国外参展给展园设计带来了很大困难,尤其是植物造景方面。这届展会中,园林建筑形式成为主要展示对象,来表现中国园林的艺术风格。由于面积有限,展园充分利用牌坊、亭、厅、门洞、漏窗等虚隔空间,增加空间层次,因此展园观览路线拉长,为盆景展示布置创造了灵活多变的空间。

这一时期,中国刚刚开始参与国外的展会不久,主要目的是促进国内花卉生产和提高参展水平。受展示方式和空间的限制,这一届“中国园”的设计是一种展示空间的尝试,非传统意义上的园林。展区本身还受空间限制有不足之处,建筑细部展示不够精致、布局形式较为封闭、游览道路窄小等都降低了游览体验的舒适度,不适于现代大型展会。

3.3 2003年德国罗斯托克国际园艺展

2003年德国罗斯托克博览会选址于自然条件优越的湿地保护区边缘地带,要求所建造的园林作品能够依托山水,融入自然。宋代造园思想崇尚天然、布局自由开放,能很好地体现“人—自然—水”和谐并存的主题。通过相宜的植物花卉的配置,以期在异国他乡,营造出一方富有中国特色的园林空间[4]。因而这次为IGA2003设计的中国园,选取了中国宋朝园林发展成熟期的造园风格。

本届“中国园”占地2 000 m2,命名为瑞华园。“瑞”字与罗斯托克的首个发音相谐,“华”则代表中华,借此中国园向罗斯托克人民表示友好的心意。展园入口分别位于东西两侧,四周以竹林和竹篱围合成封闭空间。

总体布局上,采用古典园林形式,环绕中心水面布局,馨竹堂、榭邻水而建,东南山坡上建有亭与中心水面形成很好视线交角。竖向上丰富空间层次。景观建筑严格按照宋代的营造法式建造,源于宋代的曲水流觞典故在池畔重现。园区内以景观建筑为主体,构成六景,即:天地一色,曲水流觞,苍松揖翠,友竹琴韵,聚雅邀月,壶天胜境[5]。全园竹子为建造材料和景观背景,强化了宋代文人园林的特征。

这一届“瑞华园”的设计开始考虑中国园林特色和主办方的友好关系,并通过园区命名等迎合主办方主题,园区展示赋予了更多的“园艺外交色彩”不再是单纯的园林艺术展览。

3.4 2006年泰国世园会

2006年时临泰国国王80岁寿诞,作为庆典之一,泰国申请举办了这届A1级别的世园会。主题为“表达对人类的爱”。泰国是一个佛教文化盛行的国家,泰国人民尊崇佛教、敬仰国王。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届的世园会中国园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泰国的国情和文化特征。

中国历史中唐代是佛教文化极为兴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全盛期。扬州园林古建工程公司承建的“中国园”将唐代园林风格与佛教文化相融合,既具体体现了中国园林与佛教历史的悠久,又能充分表达中、泰两国友谊源远流长。

“中国园”占地1 000 m2,园区整体布局可以分为庭院区和竹林区两个部分。庭院区以仿唐代的二层楼阁为主要景观,园区道路曲径通幽,花木缤纷错落。竹林区位于山坡利用地形将园区与外界分隔,前坡栽竹后坡植树。坡顶建有五层石塔,石塔每层中有浮雕释伽牟尼坐佛的佛龛。山坡前,湖石假山堆叠成水口状,周边铺设黄色卵石,青砖置中,似山丘中有清泉流出,浸润地面。此为中国传统造园中“旱瀑水意”做法。园区整体景观宁静古朴、佛韵悠然。园中按中国江南园林的特色布置植物景观,并适当栽植泰国当地相关树种。园中精选匾额及楹联抱柱,其内容进一步彰显了园林特色与佛教文化的融合,真切表达了对泰国国王生日的祝贺和喜庆之情。博览会结束后,中国园将赠送给泰国[6]。

3.5 2012年荷兰世园会

2012年荷兰世园会上的“中国园”占地1 500 m2,是2012年荷兰世园会中面积最大的国家展园(见图2)。展园以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代表拙政园中“远香堂”的布局和环境为蓝本,传承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步移景异、疏密布局”的构造手法,展现“小桥流水印空廊,乱把荷城作苏堂”的中国江南意境之美,传达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7]。园区空间布局采用了前园后院的形式。前园围绕中心水面布景,环绕亭、廊、阁、堂等景观构筑物,水面以小见大拓展视觉效果。远香堂是园区的核心建筑。远香堂两侧的院墙将园区分隔形成后院的独立景观空间,丰富了空间层次。展览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形式,前园的游览路线和平台作为室外展示空间,展期举办了六次主题花展。包括牡丹展、睡莲展、杜鹃展、盆景展、菊花展等。除此之外,园区采用花卉书画、诗词、楹联点题呼应。远香堂中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手法,展示30年来中国花卉事业的发展成果。

本届“中国园”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现代花卉产业发展和悠久的花卉文化内涵有机融合,是一次极为成功和圆满的精彩展示。在新的发展时期,生态可持续成为主题,园林建设的关注点从表现形式拓展到对生态的意义。本届展会的“中国园”以古典园林的外貌展示出现代园林的科技技术,展示了我国当前的生态技术的实力,如大树移植地下桩固定技术、鹅卵石干铺路面技术、地下蓄水池雨水收集技术、水体净化技术及太阳能技术等。这种以生态科技方式演绎古典园林,是“中国园”设计的一个里程碑,是“中国园”设计的纵向发展,深化了中国传统文化下的自然生态观,是古为今用的典范。

展会闭幕后,“中国园”正式移交给2012年荷兰世园芬洛绿色园区进行维护管理,永久保留。2012年荷兰世园会中的“中国园”荣获本届世园会两个重要奖项:一是AIPH颁发的“绿色城市奖”,二是荷兰世园会组委会颁发的国际室外展园类银奖。这是历年来中国在国外参加世园会获得的最高奖项[8]。

历届中国园的比较分析见表1。

表1 历届中国园的比较分析

4 结语

中国园林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积淀,是渊源久远、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中国园林的造园理念体现的是古人的自然生态观念,讲求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造园过程就是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理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念的演绎。历届“中国园”的展出是新时期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传承的新创作,作为“园艺外交”具有特定的时代意义。通过1983年,1992年,2002年,2006年,2012年世园会中“中国园”的比较分析看,作为西方人眼中的最美中国园林,古典风格的“中国园”深受赞誉。尽管在主体风格上受中国古典园林风格限制,中国参展世园会的“中华园”无一不以粉墙回瓦、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景观为特征,但是中国的造园文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赋予了新的科技内涵。

从1983年中国古典园林在欧洲的再现,到2012年生态型“中国园”的建设和展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园林、园艺发展取得的成就。生态技术的应用,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社会需求下的积极应对,深化了世园会“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生态理念和主题,更展现了中国园林园艺行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改善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城市的多方位尝试。在生态技术支持下,“中国园”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国园林的成长和发展。

[1] 涂智益.园艺博览会的营造与经营[J].中国园林,2011(9):71-72.

[2] 赵喜伦.中国建筑工人的骄傲——慕尼黑国际园艺展商的“中国园”[J].建筑工人,1984(8):88-89.

[3] 翟 辉.谈“中国园”的设计[J].中国园林,1996(5):115-116.

[4] 王泽民.波罗的海沿岸的一次园林盛会[J].中国园林,2003(9):11-13.

[5] 李佩蓉,沈惠身,彭 军.瑞华吟宋、花开异乡——德国罗斯托克市国际园艺展览会中的“瑞华园”[J].中国园林,2003(3):1-5.

[6] 刘雪梅.2006泰国世界园艺博览会将举办,中国园揭开面纱[J].中国花卉园艺,2006(8):56-58.

[7] 戴 军.展览有限,效应无限——中国参展2012荷兰世园会随想[J].中国花卉园艺,2012(11):91-93.

[8] 白燕枫.2012荷兰世园会“中国园”获得AIPH最高奖项[J].中国花卉园艺,2012(10):77-79.

On China’s Garden in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Xu Dawei Ding Chenyang

(GardeningCollege,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Harbin150040,China)

The paper has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planning design of China’s Garden in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s, sums up their features in landscapes design, 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China’s classical gardening arts on the gardens and its development.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China’s Garden, gardening, landscape design

2015-01-05

许大为(1962- ),男,博士生导师,教授; 丁晨旸(1983- ),女,在读博士

1009-6825(2015)08-0211-03

TU986.1

A

猜你喜欢
世园园艺古典
果树在园林景现中的应用——基于北京世园会百果园景现建设的思考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园艺系
园艺
怎样读古典诗词?
我和园艺村的约会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世园会对举办城市的影响研究——暨对2019北京世园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