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华 邝永乐 芮海涛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全麻药物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患者80例,根据全麻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情况。结果:术后6、12及24h研究组的MMSE评分下降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12及24h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可使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快速恢复,其效果明显优于芬太尼。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瑞芬太尼;芬太尼;老年患者术后
【中图分类号】R971+.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0-0058-02
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主要指患者术后的认知能力及社交能力变化,临床表现为记忆受损、人格变化等。于学超等[1]研究指出,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与麻醉药物的应用可能存在关联。基于此,笔者对老年患者80例运用不同全麻药物进行观察,以探讨不同全麻药物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珠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患者80例,根据全麻药物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60~85岁,平均(70.23±3.43)岁;手术部位为12例腹部,8例胸部,17例四肢,3例头颈部。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61~84岁,平均(70.24±3.27)岁;手术部位为15例腹部,9例胸部,10例四肢,6例头颈部。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手术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术前30min,全部患者肌注鲁米那(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381)100mg,阿托品(浙江瑞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464)0.5mg。麻醉诱导: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68)1mg/kg,罗库溴铵(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88)0.5mg/kg。研究组给予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7) 1μg/kg、对照组给予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2)4μg/kg,气管插管。麻醉维持:研究组瑞芬太尼0.20~0.30μg·kg-1·min-1、对照组芬太尼0.03μg·kg-1·min -1泵注。
1.3观察指标采用MMSE(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对患者于术前1d、术后6h、12h及24h的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进行判定[2],本表共包括定向力(10分)、即刻记忆力(3分)、注意力和计算力(5分)、延迟回忆力(3分)、语言能力(8分)、视觉空间能力(1分)6个维度,共计30分,得分越高表示认知能力越好,23分及以上即可认定具备初中以上认知能力。术后MMSE评分低于术前2分或更多则判断为认知功能障碍,统计两组患者于术后6、12及24h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例数目,并计算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MMSE评分对比术前,两组老年患者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12h及24h研究组的MMSE评分下降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手术前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表(x±s,分)
组别术前
术后
6h12h24h
研究组(n=40)24.9±2.321.4±2.3*20.2±2.7*24.6±2.8*
对照组(n=40)24.8±2.516.9±2.018.7±2.621.3±2.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对比研究组术后6、12及24h的認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对比表[例(%)]
组别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
研究组(n=40)23(28.75)*15(18.75)*6(7.50)*
对照组(n=40)29(36.25)24(30.00)16(16.2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术后认知障碍属于一种常见的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兰海燕等[3]研究指出,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患者更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其发生率约为年轻患者的5~10倍。苏玉强等[4-5]研究指出,麻醉因素、术前疾病严重程度、手术方式、脑功能情况等均为诱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陈冬梅等[6]对麻醉因素研究发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不同麻醉药物有直接关联。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h、12h及24h研究组的MMSE评分下降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6h、12h及24h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8.75%、18.75%、7.50%,
对照组分别为36.25%、30.00%、16.25%,提示瑞芬太尼在促进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恢复方面的效果要明显优于芬太尼。究其原因,可能与瑞芬太尼代谢快有关。综上,采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可使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快速恢复,其效果明显优于芬太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于学超.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麻醉及手术的关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2(z1):18-20.
[2]叶壮.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4,33(7):102-103.
[3]兰海燕.右旋美托咪啶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3.
[4]苏玉强,闫菊娥.围手术期药物干预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与评价[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0(1):101-102.
[5]周淑敏,王晓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概述[J].医学综述,2009,15(11):1731-1733.
[6]陈冬梅,闫建平.连续硬膜外阻滞对肿瘤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J].山东医药,2014,54(35):46-48.
(收稿日期:2015.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