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2015-06-06 08:52:36黄照明张伟鑫卢珊红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氯沙坦系膜蛋白尿

黄照明 张伟鑫 卢珊红

泉州市中医院,福建泉州 36200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ecthy,DN)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原因,也是糖尿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DN早期以微量蛋白尿为主要表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不仅能降低患者的蛋白尿,且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延缓病情发展。本院自2008年以来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西药氯沙坦钾治疗早期DN,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早期DN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其中男21例,女22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6.4岁;治疗组43例,其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6.7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86例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并符合国际通用的Mogensen[2]DN分期诊断标准。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在20~200μg/min或30~300mg/24h。所有观察病例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均正常,并排除原发性肾病、原发性高血压、肾动脉硬化等引起的UAER增高的原因。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进行糖尿病医学知识教育,饮食控制(优质低蛋白饮食、糖尿病饮食),适当运动,常规给予降糖、降脂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5.5~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7.2~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并给予氯沙坦钾50mg,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拟方如下:黄芪20g,熟地15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丹参15g,益母草15g,生怀山20g,山茱萸12g,茯苓10g,红花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2个月为1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自拟定标准判定疗效。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UAER较治疗前下降≥50%;有效:临床症状减轻,UAER较治疗前下降≥20%,但<50%;无效:症状无变化,UAER较治疗前下降<20%或增加。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2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UAER情况

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UAER均明显下降(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UAER下降显著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UAER比较(n=43,mg/24h,±s)

表1 2组治疗前后UAER比较(n=43,mg/24h,±s)

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162.6±46.3 124.4±27.2*治疗组164.8±45.6 97.7±24.3**△

2.2 2组疗效

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2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9.77%;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0%,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显著提高(P<0.05)。

2.3 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有4例患者出现恶心,2例患者出现轻微头晕,1例患者出现轻微腹胀,均未影响治疗。

3 讨论

DN是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硬化病变,其发病机制较复杂,与遗传因素、肾脏血流动力异常、高血糖造成的代谢异常、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化、内皮生长因子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主要病理改变为肾小球肥大、基底膜增厚[3]及系膜扩张[4]。目前已明确ACEI和ARB类药物均能通过多种机制减少DN的蛋白尿。氯沙坦钾属ARB类药物,不仅能阻断内源性及外源性血管紧张素Ⅱ所致血管收缩及醛固酮释放,扩张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的高灌注及高滤过,减少尿蛋白的排泄,且能抑制基底膜增厚及系膜扩张,延缓病情进展,保护肾功能。从中医学角度分析,消渴病是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病久必致肾阴亏损,阴损耗气,致气阴两虚,气虚无以行血致血瘀。故治疗上应予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治疗,方中以黄芪益气、鼓舞气机;熟地、淮山、旱莲草、女贞子、山茱萸、茯苓滋阴补肾;红花、丹参、益母草活血化瘀,本方扶正祛邪、标本兼治,取得较好疗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西药氯沙坦钾治疗早期DN,较单用氯沙坦钾作用明显,能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延缓病情发展。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早期DN的有效方法之一。

[1] 许曼音,陆广华,陈名道,等.糖尿病学[M].2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2:423.

[2] MOGENSEN CE.Early glomerular hyperfitration in insulin-dependent diabetics and late nephropathy[J].Scand J Clin Lab Invest,1986,46(3):201-206.

[3] 林敏娃,黄英伟,史艳玲,等.氯沙坦对慢性移植肾肾病大鼠移植肾TGF-β1表达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30(z1):173-175.

[4] 冯欣,李垚.高糖状态下大鼠肾小球系膜Ang-2、Tie-2、VEGF的变化及氯沙坦对其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5):742-744.

猜你喜欢
氯沙坦系膜蛋白尿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腹腔镜下直肠癌系膜全切除和盆腔自主神经的关系
氯沙坦和赖诺普利降压、降尿酸作用的临床观察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