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爱着语文(二)

2015-06-05 19:34陶继新杨修宝
新教师 2015年4期
关键词:课型教研员名师

陶继新 杨修宝

推进引领进程 走向无缝对接

杨修宝:我觉得,当下教师的差异之一是是否有自我发展的欲望。我们对教师的要求、培训越来越多,可是教师的发展举步维艰,极其缓慢。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不用再论,此时更需要的是高效的引导和培训。我越发感觉“引导进程”要遵循成人学习心理,按需而为,还要分层次引导、培训,让其找到自己的原动力和兴奋点,更要开展能激发其热情和动力的研修引领活动,如“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这样的活动。

陶继新:这些年我主持举办“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通过这些名家和名师的报告与讲课,震撼已经处于精神沉睡状态的教师。其实,很多教师都可以成为名师,每一个教师都有发展的潜力,可是,有的教师并不知道自己具有这种潜能,也不知道如何开发这种潜能。当然,教师层次不一,在引领与开发的时候,也要因人而异。

杨修宝:“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已经成为语文教师学习的“圣地”,层次高而又接地气,官方色彩淡而民间意识浓,上课的和听课的教师都有太多的收获,诸多已经沉睡的教师发展之心被唤醒且变得积极,开始主动发展起来!

陶继新:目前一些教师情绪低迷,不思进取,不但其自身少了生活的乐趣,更给学生以负面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辐射力是非常大的,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师,会向学生传递一种正向能量。而孩子积极的生命状态,不只有利于他们的学习,也有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心理。

杨修宝:教师的辛苦付出和精神回报是成正比的,不肯付出就想得益得利,绝不应该是教师所为,尤其是语文教师。语文教学现在需要我们“守正创新”,需要我们宝剑磨砺,梅花苦寒,而不是碌碌无为,磨盘似的原地打转。教育教学自上而下的变革总是很缓慢,且容易变味,而自下而上的推动却总能起到一定的影响。如果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行动起来,每天思考一点、改变一点、推动一点,自下而上地推动,就能促使上面的决策变革有更快的发展,我们才会尽快迎来语文教学的丽日蓝天,才会有一大批名师成长起来!

陶继新:自下而上的推动很好,不过,要有真正的推动者。您是小学语文教研员,有这个条件与能力去做这种推动工作。可是,并不是所有的教研员都乐于去做这种工作的。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小学语文教研员,从来不上课,听课的时候也不太认真,可是,在评课的时候,他却指手画脚。更加可怕的是,他说的一些话是错误的。可是,一些教师却将其视为专家而信其言。如此引领,教师又如何发展?我特别希望有更多像您这样的教研员,去更好地引领教师发展。一个教研人员,如果离开了课堂,就少了生命力,也少了说服力;如果没有责任感,那就更加可怕。

扎牢脚下根基 明晰心中方向

杨修宝:我始终记得于永正老师写给我的一段话:“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老师,教研员要又教又研,要站得比老师高一点,想得比老师远一点。”唯有如此才是个合格的教研员。我告诉自己,离开讲台,脚下便无根,言说便无本。现在每周给学生上课成了我最惬意的事。有一次上完课,我站在操场上听下课十分钟里学生们的欢笑声,沉醉于天籁之声,这是人世间最有生命的声音。回来后我写了《最喜欢的声音》,写得自己泪眼婆娑。也正是如此,有很多教师愿意跟我在一起学习研课,做课题研究。这是我的责任,是良心!

陶继新:优秀的教研员与教师,都是有内省功夫的。如果在人格上有了问题,不管其教学水平多么高,终究也会走下坡路的。您对教学与孩子的喜欢,与爱这一工作有关,也与您的人格修为有关。不管是如贾志敏、于永正等老一辈的名师,还是如王崧舟、孙双金、薛法根、陈琴等年轻一些的名师,都是人格高尚者。他们的心里都有一份化解不开的教育情结,而链接这情结的,则是喜欢语文教学之外的那种挥之不去的责任心与使命感。而您,恰恰也具备了这些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们学习名师,不但要学其教学的艺术,还要学其如何做人。

杨修宝:慎独是为人之根本,更别说身正示范的教师了!教研员是特殊人群,要正视自己,不要把自己看“特殊”了!把自己看“特殊”了“太高”了就距离教师们越来越远了。教研员把自己看得太高了,甚至发展到自以为是就更可悲了。评课时教师只要说一句:“要不,您把课上一遍,我们学学?”自己便会哑口无言,颜面扫地!哪还谈得上人格魅力的影响啊!为人不足,何以为学?

陶继新:在一般教师的心里,教研员是指导与评价他们课堂教学的专家,教研员如果水平不高,再自不量力和高高在上的话,真有可能犯下错误。这种错误的可怕并不在于被人看不起,更可怕的是由此误导了教学的方向,非但不能让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反而让他们陷入迷惘或不知所措之中。

杨修宝:我们总是强调教师的反思,其实教研员的反思更重要,因为教研员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区域内教师的成长。如果教研员把自己看高了,教师就会把你看低,相反教研员把自己看得低一些,教师就会把你看得高一些。我经常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与教师们贴心交流,我最怕出现您所说的“误导教学方向”。现在,我每每学到新的内容,疑而后信,琢磨清楚了,再跟教师交流、讲解。我越来越觉得,不管你的影响范围有多大,引导教学的言论一定要慎之又慎!

陶继新:本来不低却将自己看低,是一种谦卑之心,非但不会在教师的心里降低自己的威望,反而还会提升在他们心中的信任度与美誉度。遗憾的是,有的教研员没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特别是脱离教学而又自以为是的教研员,教师从心里反而不敬佩他。美德是需要不断修炼的,只有“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才能“知明而行无过矣”。

欣赏您在引导教师时的审慎态度。自己还没有琢磨清楚就“教导”别人,贻害无穷啊。教研员在引导教师的时候,多问问自己真正弄明白了没有,如果没弄明白,最好再行研究,真正弄明白后再引导也不迟。

杨修宝:有人说,教研员的水平直接影响到这个地区教师的发展水平,或许有点道理。教研员要在教学研究上下真功夫、做真研究。尤其要在某个方面精研并亲身实践,切忌所有课型都蜻蜓点水略懂并仅此而已。我切身感到语文教师、教研员应在某个方面、某种课型上有专长。如识字写字课、阅读课、口语交际课、习作课等,作为教研员或骨干教师应该深入研究一个方面、一种课型,有自己深入的理解,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直到有一定的建树。不能每天都平平淡淡地讲着这些课,否则时间久了就会淹没在其中,变得平庸。因为平均用力,哪一项也不会突出,也不会做出什么好成绩。如果在一个方面、一种课型上下深功夫,就会对语文教学有更深刻的理解、体悟,进而触类旁通,带动其他方面、其他课型的研究、实践。语文学科的骨干教师、教研员应当让自己在本学校、本地区成为某方面或某种课型的“专家”。endprint

陶继新:曾国藩说:“一书不尽,不读新书。”就是说在一本书没读透读精的情况下,不要急着读另一本书。由此想到课型研究,也应当在研究透某一种课型之后,再去研究另一种课型。研究透一种课型,在这方面就有了发言权。况且,这一课型与另一课型虽然不同,但之间并非毫无联系,而是有其内在关系的。这样,再研究其他课型的时候,就会更快一些、更好一些。

杨修宝:我也跟您一样最开始在“体验性阅读”上下功夫,并小有收获,然后又在“朗读教学”“日记习作教学”“绘本教学”等方面做了研究,都小有建树。“日记习作教学”已经在黑龙江省内有了一定的影响,并获得了全国小语会评选的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又被评为黑龙江省“国培计划”精品课程。这些都源于我对“体验性阅读”有着深刻的体悟。

陶继新:天下道理很多是相通的,从一件事物中了解到道理所在,再引申到它的内在含义,触类旁通,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语文教学,就应当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研究,一个问题研究透彻了,再研究下一个问题,如是下去,也就可以举一反三了。

辨析生熟之理 感悟大简之道

杨修宝:触类旁通,让我想起了黄宾虹先生的一句话:“做学问要从生到熟,做艺术要从熟到生。”学生教育、教师个人发展也正是如此。

“做学问要从生到熟”不难理解,任何学习、工作,都是从懵懂到清晰,从生涩到熟悉,从基础到专业,每天都如此地工作、学习,自然就会从生到熟。就艺术而言,从生到熟是一种境地,从熟到生更是一种境界。前者是技术层面的,是基本的知识积淀、技能形成,而后者更重要的是能保持对这一艺术的一种陌生感,始终保持不断超越的动力和愿望。

教育也需要“从熟到生”。对于基本的教学流程、教育技能,任何一个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提高都能熟练掌握。但是,这些规律性的东西,面对学生,日日年年,如果一成不变的话,学生也就变得呆板、保守、毫无个性。如果我们每天改变一点点陈旧的、保守的、一贯的做法,把已经轻车熟路的教学当艺术来做,让“熟”沉淀在身体深处,带着“生”走进教育,面对学生这个鲜活的生命群体,洞悉今天与昨天的差别,看到此法与彼法的利弊,不断超越自己,享受创造的乐趣,我们会发现,学生每天都是新的,工作每天都是新的。

陶继新:从生到熟,从熟到生,这是一种发展规律。显然,开始学习某种学问或技能的时候,是生的。在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后,则会由生变熟。不过,这只就某一个知识点或某项技能点而言的,而不是知识与技能的全部。所以,要再拓宽新的发展点,也就是说要再次跨进由生到熟的行进队伍。如是不断地反复,由生到熟的点不断扩大后,内蕴于心的能量也就不断地扩大,再向生的点掘进的时候,就会相对容易些、快一些。而且,愈是掌握了更多熟的点,也愈是有了向生的点行进的动力。于是,一次又一次地由生变熟,便为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增强了生命的智慧。况且,即使以前已经拥有的熟的点,有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形势的发展而变化,也有可能形成新的生。这就要创新,就要再次让其成为熟。熟的不断积累与汇聚,就有可能打通走向“大道至简”的通道,让你在更多层面更多领域生成一种游刃有余的审美快感。这不是说不再由生到熟,由熟到生了,相反还加速了这种循环,到了一定的生命节点,所谓的“道”也就应运而生了。

杨修宝:这“道”便是艺术,教学的艺术。我们首先期冀越来越多的教师能由生到熟。当下而言,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没有由生到熟,即没有研究并遵循教学规律。这些教师眼中的“熟”,只是知识与技能,经常觉得教学已经轻车熟路,课文拿过来就上课,不用再过多地准备和思考。因为已经太熟悉了,每天都按部就班,每天都一如既往,每天都一成不变,时间久了就逐渐走向平庸。这样的“熟”是一种危险,是一种伤害。有十几年以上教龄的教师们,此时尤其应该在研究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逐渐发现新“生”,不断用“曾经的经验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这样的话警醒自己,不断研究思考,尝试改变,从而不断超越自己,追求卓越,渐进生命节点,渐悟大简之道。

陶继新:您上面所说的教师眼中的“熟”,是一种假想,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熟。因为这种熟是对知识的表层认知,或者没有经过自己的深层思考而将别人的东西全然拿来之后机械记忆的熟。正是因为过滤掉了思考,以及知识贯通特别是智慧生成的缺位,这种熟就更加可怕,甚至还比不上一般意义上的生。而现在一些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唯教参是举之熟,就是一种假想。不揭穿这个假想,不从这个魔咒中挣脱出来,向一个又一个生的点掘进,就永远不会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即使是优秀的教师,也应当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生是永恒的,是一个无限辽阔的天地,任何人终生都无法让所有的生变成熟。所以,面对这样的世界,人一要谦恭,二要有敬畏感,不断地让更多的生变成熟,进而再由熟到生,再由生到熟,不断地超越,抵达那个“魔法无边”的“道”。

杨修宝:您的话切中肯綮。假想之“熟”,拿来主义之“熟”,唯教参是举之“熟”,究其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没有研究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就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而言,始终没有改变的大面积、低水平、循环往复的“少慢差费”现状,问题症结就在没有研究教学规律,没有形成“系统科学”,依据教学规律而实施的有效策略自然也很少。就教学规律而言,从“课程标准”到“教材”都存在不具体的指向与指导,“执行者”教师自然就很少遵循教学规律,随意而为之。就如小学习作教学,教材的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均没有指向具体的教学规律,从而导致习作教学长期存在问题。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研究其内在的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得到应得的发展,才能达到真正的“熟”,进而才有可能不断发现永恒无边的“生”,追寻“魔法无边”的“道”。

陶继新:完全同意您的这个观点,目前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写作有浅层次上的规律,也有深层次上的规律。比如学习一篇课文,就仿写其写法,就是浅层次上的写作教学。深层次的规律要求学习写作者既要有大量的文化积累,又要有大量的习作训练,以及比较丰富的生活实践,舍此之外的写作教学,就永远是在低层次徘徊。如果只是一味地在写作方法与技巧上追求的话,得到的充其量只能是一种“术”,而且是低品质的“术”。只有在有了大量的好书之读甚至是经典之背,以及丰富的生活实践,加之大量的写作训练之后,写作才算步入其本然的正途,以至步入近道审美的境界。

杨修宝:我曾经总结目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诸多问题:一个断层,即小学、初中、高中的习作教学内容不成体系;两个困难,即脱离生活自然没有内容可写、学生没有阅读积累自然就不会写作;三个没有,即学生没有兴趣、教师没有方法、教学没有效果。这就造成了目前的一种状况,教师学生无奈应付,并且逐渐麻木,甚至国语弱化已经显现。现在很多小学教师把写作方法与技巧视为法宝,忽略了兴趣激发、经典积累、生活实践、巧妙训练,所以脱离写作规律的习作教学,势必与本然正途的写作南辕北辙。

陶继新:是的,现在小学语文教师中深入研究写作教学者相当少,语文教师写不好文章,甚至害怕写文章者比比皆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怎样才能写好文章,即使知道了也不作持之以恒的努力。让不会写文章或者写不好文章的人来指导学生写作,怎么能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来呢?教师首先要多读书、多练笔、多体验生活,这样,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就会有话可说,也会让学生心服口服。叶圣陶先生之所以倡导教师写“下水文”,是很有道理的。你不下水,不会游泳,怎样教会学生游泳呢?你写不好文章,怎能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来呢?我在曲阜师范教学《文选与写作》课时,经常与学生同写一篇作文,与他们比试高下,这激发了同学们写作的热情,以至全班同学绝大多数都喜欢上了语文,毕业后也大都当上了语文教师。看来,学生的向师性是比较强的,教师的爱好,会在有形与无形中给学生一种暗示。因此,大凡热爱写作的教师,其学生也多喜欢作文,甚至会出现佳作纷呈的景观。

(完)

(责任编辑:黄常棋)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型教研员名师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课型与教学模式的探讨
以《散步》为例谈课型设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