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后现代课程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5-06-05 15:02孙大光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初中

孙大光

摘 要:后现代课程观的“4R”理论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转变了教育观念,更关注差异和多元化,鼓励开放性,倡导合作与对话。本文结合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运用后现代课程观的理论,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对后现代课程观指导下的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差异、动态生成、教学模式等方面作了探讨。

关键词:后现代课程观;初中;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133-01

现代主义课程观主要以泰勒原理为依据,即“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虽然体现了实用性和高效性,却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要求,不能实现因材施教。同时,教学过程会被测评和考试牵制,学生局限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缺乏创新精神,无法锻炼探究能力。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的“4R”理论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转变了教育观念,更关注差异和多元化,鼓励开放性,倡导合作与对话,强调教师应该重视有发展潜能和独特性的学生。笔者结合初中生物學的课堂实践,就后现代课程观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谈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以基础为前提,兼顾学生差异

个体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后现代课程观认为,每个学生都是在自己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建构对世界的认识,尊重并允许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发展与特有的认识方式。后现代课程观更加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习惯、心理结构、认知方式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要有主动性、情景性以及社会性,对学习和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差异。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实际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相差比较大时,教师应该在顾全整体的基础之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兼顾学习差异,尽量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获得各方面的进步、发展和提高。

二、把握即时信息,注重动态生成

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应该被预先设定好,而应该是被构建生成的。课程的生成需要向动态的、开放性的方向发展。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对于七八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且自尊心较强。教师要在课堂中赋予学生质疑的权利,并且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来自学生的质疑、干扰和打断。学生在课堂上定会产生多种疑问,教师应该在此答疑解惑,以此为一个新的起点和转折点促进学生认知的重新构建。对于学生而言则构成了心灵的冲击,能即时形成预设范围以外的流动性和生成性教学资源。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与预设的教学资源不同,它具有流动性、短暂性和瞬时性。这些特性就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教学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及时地加以捕捉、激活并加以利用。

三、开放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后现代课程观的很多教学模式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模式中都有所体现,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如现在大部分学生或学生家长都会有智能手机,都会使用微信,微博等通讯方式。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课程内容整合成为视频短片,形成微课。微课主要特点包括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境真实、短小精辟、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等。微课可以通过微信平台,群发给各位同学,同时对学生的一些要求、作业等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检测,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拍成微视频,在微信群中分享后,每位同学都能够通过实验的过程和现象来认识骨的成分和特性。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在课堂上学习的新知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深化了对新知识的理解。

四、加强合作探究,促进自主学习

后现代课程观重视人们的意见和价值观的多元性,认为教学要使学生突破自己的认识,认识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看到事物的多面性。而通过合作和讨论,可以使学生相互了解彼此之间不同的见解,可以知道自己抓住了哪些,而忽略了哪些,从而形成更多、更全面、更加丰富的理解,这样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因此它非常强调师生、师师以及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主动得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合作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学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精神,培养科学观念。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要帮助学生必须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提出问题,针对问题自己去收集、分析并选择资料,并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获取新知识。

五、及时课后反思,优化教学行为

后现代课程观“4R”要求中的回归性表示,回归是一种开放的架构形式,具有回到原初的性质,但它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具有发展能力的螺旋上升形式。因而课程的每个组成部分,都不应该是孤立的,而应是一种回归性的反思形式。教师作为影响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决定了教学过程的效果。如果教学过程出现课堂纪律失控,或是学生随意的发表意见,浪费时间等低效率、低水平的现象。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求教师及时的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课后反思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反应、教学问题等及时的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提炼。反思使教师的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经验+反思=成长,教师成长是离不开反思的,反思是教师走向成功的法宝。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初中
中专学校生物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见解
高中生物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教学实践探究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