栢豪 蔡礼彬
(贵州大学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0)
低碳会展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栢豪 蔡礼彬
(贵州大学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0)
会展经济作为新兴服务产业的标志,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然而,随着其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来自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也和其他约束条件一样,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当人们在为会展经济快速发展高声喝彩的时候,许多有识之士也意识到会展产业资源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低下、不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这种忽略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产业发展,是新常态下必须加以调整改变的。低碳会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可以使会展产业经济效益评价工作有章可循,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和全面。所以,在构建低碳会展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围绕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循环经济的要求,明确原则,注重实效。
低碳会展;环境责任;测评指标;可持续发展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
会展经济作为新兴服务产业的标志,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然而,随着其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来自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也和其他约束条件一样,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当人们在为会展经济快速发展高声喝彩的时候,许多有识之士也意识到会展产业资源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低下、不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这种忽略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产业发展,是新常态下必须加以调整改变的。对此,转变会展产业发展方式,追求会展经济低碳发展,实现经济节约、环境友好的低碳化发展将是未来会展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2008年11月,在台湾地区举办的亚洲会展产业论坛上,特别邀请了全球最知名的专业会议顾问公司MCI亚太区董事长M r.Robin Lockerman主讲“绿色会展新趋势——会议及展览”。他认为,会展业是一项污染产业,若以2500人规模的会议来看,五天会议下来,通常会产生不少废弃物,可能要用到62500个盘子、87500条餐巾、7500个杯子以及90000个瓶罐。因而,会展业低碳化十分必要。首先,会展业收入与盈利水平较高,影响范围广,将低碳理念推广到会展业当中,不仅能带动会展业自身的低碳可持续发展,还能够影响其他相关产业的低碳改革,比如建筑、餐饮、住宿、物流等都与碳消耗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其次,从会展业自身来看,在会展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盲目办展、重复办展、各种大型会展场馆的扩张建设,使得大量的会展设施设备闲置和浪费,这明显有悖于我们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也体现出未来会展业低碳发展的紧迫性。再次,不论是主办方或参展方、还是会展观众,目前还都比较缺乏低碳环保意识,提升他们的低碳环保意识,既是会展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会展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低碳会展,又称绿色会展。孙明贵等认为,绿色会展是指在发展会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要遵守循环经济的“3R”原则,对于各类资源要“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不断减少资源的投入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采取保护环境与合理开发利用各种会展资源相结合的方针,从而实现会展产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①孙明贵、张宏远:《绿色会展的体系构建及其看法探讨》,《未来与发展》2006年第12期。胡平认为,需要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才能称其为绿色会展:其一,主办方为参展商、观众等提供对人体无害的,能有效利用资源和符合保护生态环境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其二,降低展览运营成本,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节能减排,做到环保与会展经济效益和谐统一,使会展对环境产生最小的影响;其三,绿色会展的经营与发展必须做到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且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②胡平:《节约型社会中的绿色展览发展路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针对国内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中国会展理事会理事长刘海莹指出:“国内的部分会展项目仍然存在着粗放式经营的弊端,场馆建设一浪接着一浪,造成极大浪费。新型会展对传统办展的冲击迫使我们要改变目前的发展思维。被动、主动也好,我们必须改变,只有这样中国会展业才能更快的向前驱动。”可以看出,低碳会展的概念范围广泛,首先它要还给地球纯净的空间。引领人类可持续发展,从会展整个产业链上倡导低碳生活,注重物品循环节能功效,让人类在大自然中不断追求绿色和蓝色的回归。要从策划、会场布置、展台设计、展品选择、展会宣传促销、展区交通等全方位对能源资源消耗进行节省和充分利用,对环境产生的扬尘、光污染、噪音、废弃物、污水等进行无害处理并减少污染,提高资源重复利用和可再生性,并将其作为低碳会展的中心工作。其次,在会展的申办和报批层面,主管单位应该严格把关,避免同题材的展会在同一地区频繁举办,恶性竞争。比如,近些年我国很多城市都纷纷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一年一个城市是不是有必要?是不是有差异化?对此,我们认为,低碳会展已经不是单纯的展会本身的绿色和环保的问题,而是要靠会展来传达整个社会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低碳会展深层次的涵义是会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拒绝低水平重复举办会展,拒绝恶性竞争盲目攀比搞会展。
低碳会展问题比较早就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从过往的文献看,学者们更多地是从展会的环境评价和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进行研究。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外对会展产业的影响评价和可持续性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生态足迹分析的使用;三维盈亏模型(TBL)从经济效益、环境完整和社会公平三个维度的结合来测量大型事件的综合影响;Vanclay把TBL模型的应用领域扩展到测评企业的各种责任及与社会效益上。③Vanclay F.The triple bottom line and impact assessment:How do TBL,EIA,SIA,SEA and EMS relate to each other?,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Policy and Management,2004.6(3).75-81.Sherwood则构建了针对大型博览会结束后的短期TBL评价指标体系。④Sherwood P A,Triple Bottom Line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Special Events:The Development of Indicators.Amsterdam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2007,22-24.Murphy认为,由于可持续观念或绿色行动已经逐步渗透到会展运营的每一个环节,因此绿色理念将对会展举办地竞争力会有很大影响。⑤Murphy L A.Practically green:How natural products expo goes green without breaking the bank.Expo,2009.25(8),35-37.Lee,Choi,Breiter指出,在建立会展目的地竞争模型的基础上,会展的低碳绿色行为将越来越受到各利益相关者的重视。⑥Lee J,Choi Y,Breiter D.An empirical study of convention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from attendees’perspective.Proceedings of the 15th Annual Graduate Student Research Conference in Hospitality&Tourism,USA.2010.还有学者提出,会展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与会展项目的社会责任有关,比如为了节省资金(经济责任),节约资源(伦理责任)和保护环境等,对于那些低排放、节水和重复利用的低碳行为要积极加以推广。⑦Davidson R,Rogers T.Marketing Destinations and Venues forConferences,Conventions and Business Events.Oxford:Elsevier Ltd,2006.198-206.
(一)指标的选取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开展评价工作的前提,低碳会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可以使会展产业经济效益评价工作有章可循,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和全面。所以,在构建低碳会展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围绕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循环经济的要求,明确原则,注重实效。建立低碳会展评价指标体系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低碳会展的实施不仅推动着会展业的发展,而且对与之相关的旅游业、物流业、印刷业、通讯业和酒店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说,评价指标的建立既要能反映会展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又要能反映整个行业的盈利水平、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以及对整个社会进步的贡献水平。
2.规范性原则。低碳会展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会展场馆、会展现场管理,以及招展招商,还要考虑会展主题是否具有地方产业基础、社会影响和可持续发展前景。这就要求评价人员在进行评估时,要做到规范性、系统性,使评价更为准确和客观。
3.科学性原则。低碳会展的提出是对科学发展观很好的诠释。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所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既要做到遵循客观规律,又要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做到动态与静态,定性与定量的统一。
4.可操作性原则。建立的低碳会展指标体系重要的是能为决策者与管理者所使用,因此低碳会展评价指标体系要便于操作与量化,要反映会展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为政策制定与科学管理提供服务。
5.导向性原则。评价指标的建立就是为了便于企业对自身会展业的发展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能够帮助企业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经营,加强管理和降低成本费用,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提高经济效益上来。针对这一目标,指标体系必须对企业发展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二)低碳会展指标选取范畴
1.会展主题和宗旨低碳化。一方面要突出会展举办地的特色:即产业优势和文化特色。产业优势就是会展项目的立项要紧紧依托当地的产业优势,优先考虑本区域的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产业基础好就可以减少碳排放和省去很多的物流成本、营销费用,同时达到会展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和多赢;文化特色就是主办方要积极挖掘地方文脉,尤其是大型会展活动必须要深深扎根当地的文化土壤,策划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提高当地居民的参与度,使该会展活动从众多同类题材会展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建立“展会群”,深入挖掘区域内相关相似会展题材中的共同点,给予这些会展以相同或相似的市场定位,从而采用相同或相似的营销策略,服务于彼此有着密切联系的目标市场。会展产业集聚不仅可以增强会展项目品牌的含金量,而且能够大大降低营销推广成本和提高低碳化水平。
2.会展场地和展台设计低碳化。展览场馆是公共建筑,应作为建筑节能的重点。如果是新建场馆,应该考虑屋顶太阳能发电,并考虑墙体、屋顶的绿化工作,通过雨水回收或引流来灌溉草木。同时,要在墙体建筑上采用保温隔热材料,不要采用玻璃幕墙装饰,减少玻璃幕墙反光造成的光污染。对于既有的展览场馆,应考虑进行建筑节能改造。在展台设计与搭建方面,要考虑三个问题:一是重复利用,即可循环利用;二是可回收利用,即使用的材料可再生;三是可降解,即使用的材料不会造成环境压力。实施“标准展位特装化,特装展位标准化”的“展位装修准入制”,将低碳理念落到实处。
3.营销低碳化。低碳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但低碳营销却不是靠一两句口号就能轻而易举地提升品牌价值,而是需要长期不懈地坚持环保实践,将低碳理念贯穿于研发、产品、供应链、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的全价值链之中。从营销的角度来看,会展业以其受众面广、信息反馈速度快,逐渐成为性价比高、碳排放少的最佳营销方式。因此,以低碳营销为卖点,积极宣传低碳会展的营销功能和宣传优势,就会吸引到更多的参展企业来参展。在低碳营销观念的指导下,会展主办方提供的服务应尽量减少使用纸质宣传,更多地使用电子网络,短信提示,电话服务等;对于使用的纸质宣传品要积极回收再利用。
4.会展物流低碳化。与一般物流不同的是,会展物流不涉及原料采购与产品生产,仅承担参展物品的运输,因此较传统物流体系的供应链短得多。但是,其线路复杂并发生在短期内,同时与众多参展企业发生关联的物资流通活动,在短暂的会展期结束后又有返回物流。因此,会展物流信息化、精细化是否到位,将决定展区交通的“低碳化”。
5.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低碳人力资源管理旨在倡导绿色企业文化,在执行人力资源管理时纳入“绿色”和永续发展的理念。如实行绿色招募、绿色员工训练与发展、绿色绩效管理、绿色奖酬等措施,将员工连结到企业的绿色管理政策中,协助企业落实绿色管理。总体而言,就是通过员工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满足企业低碳发展模式和绿色增长目标。
6.会展后期管理低碳化。会展活动无疑会给会展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展会结束后要恢复会展环境和回收与再利用会展废弃物。对于经过简单处理就能够重新使用的资源可交由会展企业相应的专业部门管理,并把处理过的资源作为展台搭建、展览装饰、广告宣传等材料,而对于那些需要深加工和处理的资源可出售给专门的收购公司,由他们采取相应的技术处理转化为新产品,这样不仅可以获得额外的收入也利于资源再生利用。在垃圾处理回收中,应当选择运营过程低碳化的收购公司,一是可以保证废弃物最有效率地被重复利用,二是处理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最少。无法处理的垃圾物则应将毒素过滤后深度掩埋。
(三)低碳会展测评指标体系建立
根据以上的分析,结合会展项目运营的实际情况,低碳会展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评估目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权重建筑材料环保性(0111)场馆内部结构生态设计率(含展馆、电梯等设备布局)(O112)场馆设计指标(O11)智能节能系统使用率(O113)场馆微气候(含通风、采光)(O114)场馆利用率(0115)展馆设施设备指标(O1)场馆内有足够的指示标语指引参观者(0116)布展用品指标(O12)展示物低碳比例(O121)楣板低碳含量(O122)装饰物低碳含量(O123)设备与能源利用指标(O13)新型再生能源使用率(O131)清洁能源使用率(O132)节能电子控制设备使用率(含节能灯、空调、电梯、影音系统)(0133)会展主题(O21)主导产业发展前景(0211)区域的对外辐射力(0212)低碳会展综合评价指标市场关注的焦点(0213)开发利用指标(O2)人力资源利用与管理(O22)人力资源利用率(O221)志愿者选拔与培训(O222)人力开发成本(O223)人才效益创造(O224)新技术利用指标(O23)高科技信息技术(门禁、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系统、评估系统)(O231)机器人智能服务、污染清洁技术(O232)低碳展品比例(0311)耗电量(含照明、电子系统等)(0312)可回收宣传材料使用率(含宣传页、条幅、喷绘、展板等)(0313)资源消耗与利用指标(O31)废弃物循环利用率(布展用品、生活垃圾)(0314)交通指标(参展人员交通碳排放量,包括展区内和展区外)(0315)运营管理指标(O3)物流运输指标(展品运输过程碳排放量(0316)绿色营销,限制印刷媒介和大众相关材料的大小,数量和频率。可能的话使用电子邮件、CD和其它电子媒介(0317)场馆空间与展区划分协调(0318)相关资讯的可取得性(网站、宣传册等)(0321)服务系统指标(O32)各功能分区(观赏区、交易区、休息区等)的明确性(0322)人流量控制(含参展商、观众人数控制及高峰期错峰)(0323)场馆内的各种活动安全有特色(0324)消费于推荐饭店与旅行社之一,推荐旅游企业是以对环境负责的态度经营(0411)消费方式指标(O41)展会附加(O4)消费的性价比合理(0412)展后服务(042)活动结束后,将不需要但功能完整之设备、文具、赠品及纪念品等,赠予当地学校或社会福利团体(04241)展后的信息反馈系统完善(04242)
(一)政府在低碳会展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对于会展项目立项进行严格的审核。对于政府举办的展会,要加强预算控制和评估;市场化运作的展会要对展会的题材进行审核,严禁重复办展,地区展会“撞车”,低水平重复的展会应严加限制。其次,加强低碳会展体系的法律保障。会展业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所有项目的开发都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开发,依法办展。同时,在循环经济实践的基础上,加快制定促进循环经济推广的法规,明确提出低碳环保的硬性指标,制定有关会展开发的环境保护法规,使循环经济观念和低碳环保观念以法治的形式推进会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会展协会在低碳会展中扮演的角色
从会展管理角度来说,现代会展行业协会已经成为会展业管理的重要组织,展协会须根据本国的法律和法规,尊重相关的国际惯例,结合本国会展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并组织实施会展行业行规,建立行业的自律机制,设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协调各会展主体的行为。因此,对于会展管理方面行业协会要为行业管理指定相关准则,给会展企业创造一个有利于发展的良好环境,保证会展业各个环节有序、有效管理。德国会展协会AUMA成立于1970年,为整个德国展览行业提供服务并实行统一权威性的管理。为了保证德国展览会的透明度,AUMA制定了很多的规章制度,并根据目前会展数量、质量、技术手段、目的、要求进行调整改进。在AUMA的统一协调下,德国各博览会的目标明确,展会重复现象很少。AUMA对外代表会展产业,组织国际和国内的民间团体,是非政府组织,他们帮助企业争取政府资金,进行国际和国内会展数据的统计;开展包括场馆销售在内的市场方面的咨询服务;进行会展行业研究,实施奖励,进行媒体宣传、培训等工作。另一方面AUMA还可以协助避免行业内部不必要的竞争
(三)会展企业与相关企业在低碳会展中的角色
会展企业应在会展活动期间积极宣传企业低碳发展理念。主办方可以在会展区域内设立环保知识宣传功能的基础设施,如标语,广播等解说系统,提醒参展者注意环境卫生的指示牌;可以利用多种媒体,使参展者接受多渠道的环保意识教育。住宿方面应尽量把参展人员集中在一个地方,统一安排环保节能的公共交通接送往返会场与酒店,给与会人员发放公交乘车卡及市内电子公交路线图。尽可能地安排统一餐饮,提供低碳饮食,使用可重复使用的餐具,控制与会人员的食宿交通给环境带来的碳排放量。宣传材料采用再生纸和植物性印墨进行双面打印,建立网络下载参展资料制度,充分使用网络、电子邮件,将书面资料转化为电子格式(如宴会订单、房间清单、规划图、账单、合同文件等),会议的讲稿、资料、路线和进程都可以通过在线提供,或让来宾留下名片和电子邮箱来获取材料,以节约纸张;降低包装成本或将包装回收利用;购买使用笔记本和液晶屏显示器等节能高效的产品,使用多功能一体化设备等。
低碳会展已经成为会展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开展低碳会展,需要会展策划人员提高低碳认识,需要参展商和参观观众增强低碳环保意识,积极运用低碳技术开展低碳会展活动,以达到低碳经济的要求。在实施低碳会展时,必然会面对许多繁杂琐细的工作,会展企业需要对低碳会展进行全面评估,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服务手段、人才管理、资源配置、资产运作等方面走低碳发展创新之路。
(责任编辑:栾晓平)
F062.2
A
1003-4145[2015]03-0162-05
2014-12-27
栢豪,男,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博士研究生。蔡礼彬,男,管理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