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际代谢工程峰会圆满落幕
2015年12月2日,国际代谢工程大会 (Metabolic Engineering Summit) 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这次会议聚集了3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顶尖科学家和工业界精英,参会者达到700多名,是中国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领域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合成生物学”时代下的生物制造。
国际代谢工程协会 (IMES) 主席Jens Nielsen高度评价了本次大会:“国际代谢工程大会首次在中国成功举办,参会人数之多、组织之完备令人惊叹,体现了中国在代谢工程领域的蓬勃发展和巨大潜力”。他对会议的主办方以及志愿者表示感谢,并向大会主席陈国强教授和谭天伟院士颁发感谢证书。
Jens Nielsen (中)向大会主席陈国强教授(左)和谭天伟院士(右)致谢
近年来,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猛,成为生命科学领域内发展最快的方向之一。为了更好地促进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在中国的发展,国际代谢工程协会 (IMES) 于2015年11月30日–12月2日在中国北京举办本届峰会。此次会议是IMES 在中国举办的首届代谢工程峰会,在中国工程院、国际代谢工程协会、美国化学学会、亚洲生物技术联盟和世界工业生物技术委员会的共同支持下,由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科院微生物所、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生物技术卓越中心、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深圳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联合承办。
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作为生物领域内新兴的热点,在人类认识生命、揭示生命奥秘、重新设计及改造生物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合成生物学将催生下一次生物技术革命,是改变世界的10大新技术之一。我国科技部十分重视“合成生物学”研究,起步较早,2010年以来已经启动了合成生物学的9个973项目,迄今为止已经取得了很多可喜可贺的成果。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合成生物学”,符合国家“十三五”的发展战略,在习近平主席、刘延东副总理的高度重视下,“十三五”计划我国把“合成生物学”列为重大专项。
大会共同主席谭天伟院士(A)、陈国强教授(B)、李寅教授(C)、蔡志明院长(D)、张立新教授(E)、刘天罡教授(F)
大会第一天
大会共同主席、清华大学陈国强教授主持并介绍大会背景。大会共同主席、北京化工大学谭天伟院士,大会共同主席、中科院微生物所李寅教授分别发言,表示对参会者的欢迎。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马燕合司长到会致辞,他表示当前正值国家研究制定“十三五”的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合成生物学将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随后国际代谢工程协会 (IMES) 主席、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Jens Nielsen介绍协会历史。在大会组织者、清华大学邢新会教授主持下,大会创始人、美国工程院院士Gregory Stephanopoulos作主题为“Transforming the Chemical Industry via Biotechnology and Metabolic Engineering”的开场报告。提出“Biology beyond Medicine. Biotechnology beyond Biofules.”的观点,预测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将成为生物产业的巨大推动力。
大会第二天与第三天,在主会场一共有6个主题研讨会,特邀嘉宾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大会同时邀请了四家国内外知名的生物产业界代表,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与参会者进行探讨。
8位国内外院士:邓子新院士(A)、谭天伟院士(B)、杨焕明院士(C)、赵国屏院士(D)、
Gregory Stephanopoulos (E)、Jens Nielsen (F)、James LIAO (G)、SangYup LEE (H)
大会第二天 (3个主题研讨会以及墙报展示环节)
12月1日,大会展开了3个主题研讨会。分别是“代谢工程生产天然产物”、“代谢工程变废为宝”、“代谢工程推进生物经济”。
在主题一“代谢工程生产天然产物”中,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邓子新院士首先作了主题为“Approaching Synthetic Microbiology to Harness the Metabolic Power for Novel and Improved Nucleoside Antibiotics”的专题报告。随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John Dueber,大会共同主席、中科院微生物所张立新教授,大会共同主席、武汉大学刘天罡教授分别作报告。
在主题二“代谢工程变废为宝”中,谭天伟院士首先作主题为“From Cellulose to Chemicals via ME and Synthetic Biology”的专题报告。之后由下一届ME大会主席、神户大学Akihiko Kondo教授与李寅教授分别作报告。
在主题三“代谢工程推进生物经济”中,华大基因研究院杨焕明院士与韩国KASIT Sang Yup LEE分别作了主题为“From the HGP to Synthetic Biology”、“Bio-based Production of Succinic Acid”的专题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冯雁教授,德国于利希核研究中心Wolfgang Wiechert教授等嘉宾分别作报告。
Poster展示环节,有来自国内外近180名博士、青年学者参与学术墙报展示,会场交流气氛热烈。通过参会教授投票,最终选出12张最佳Poster,分获一二三等奖。
大会第三天
12月2日,大会展开了3个主题研讨会,主题分别为“代谢工程在粮食—能源—水资源关系网中的作用”、“代谢工程作为驱动创新的促进技术”和“生物炼制在页岩气时代和降低油价中的挑战”。
在主题四“代谢工程在粮食—能源—水资源关系网中的作用”和主题五“代谢工程作为驱动创新的促进技术”中,德国明斯特大学Alexander Steinbűchel教授首先作主题为“Engineering the Metabolism of Organic Sulfur Compounds for Biosynthesis of Non-Biodegradable Polythioesters”的专题报告。之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Yi-Heng Percival ZHANG教授等嘉宾分别作报告。
在主题六中,UCLA James LIAO和Jens Nielsen分别作主题为“Expanding Raw Material and Host Range for 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Fuels and Chemicals”、“Advancing the Design-Build-Test Cycle for 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Yeast”的专题报告。随后,清华大学陈国强教授、杜克大学Mike Lynch教授等嘉宾分别作报告。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国经济导报》、中国青年网、凤凰网、腾讯网、搜狐网、网易等国内多家主流媒体相继报道本次大会。
(清华大学 王宣,陈祥斌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