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4卷(2015年)总目次
桥梁与隧道工程
跨座式关节型道岔梁静、动力学及疲劳寿命分析
王智祥,朱 明,张继祥(1—001)
基于重力刚度法的三塔悬索桥形变特征研究
王立彬,吴 勇,金泊含(1—006)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的桥梁船撞分析与撞击力研究
高荣雄(1—012)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U肋对接焊缝疲劳寿命评估
吉伯海,朱 伟,傅中秋,陈雄飞,徐 翚(1—016)
拱脚转动对圆拱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邓一三,徐 斌,王燕楠(1—022)
悬索桥主缆钢丝腐蚀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陈小雨,唐茂林,沈锐利(1—025)
二次受力RC梁增大截面加固配筋限值研究
周建庭,李志刚,刘思孟(1—030)
大跨径自锚式悬索桥几何非线性行为分析
王 桢,罗 波,吴海军,周志祥,王身宁(2—001)
平行钢绞线斜拉索等值张拉力精确计算方法
邹 力,彭旭民,位东升(2—007)
车桥耦合振动缩尺模型试验的相似律研究
桂水荣,张 超,陈水生(2—010)
特殊情况下高速公路桥梁车辆荷载探讨
赵 川,窦远明,孙吉书(2—015)
巴东M5.1级地震桥梁典型震害分析
张 祎,李 恒,王秋良,冯 谦,李井冈,李 雪(2—020)
隧道式锚碇动张拉荷载响应分析
李 明,袁晓伟,陈 奇,胡 君(2—024)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的非线性强度评价指标
吴恒滨,张学富(2—028)
独塔自锚式悬索桥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研究
李洪泉,赵明帅,陈彦江(3—001)
考虑轮胎侧偏特性的跨座式单轨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刘羽宇,王永虎(3—007)
城市高架轨道箱梁振动特性数值分析
张仁巍,韦红亮(3—012)
矩形带肋钢板-混凝土复合梁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王晓东,魏文龙,唐 亮(3—016)
埋入式钢板-混凝土界面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范 亮,何 骏(3—021)
公路隧道衬砌病害力学模拟研究
刘新根,刘学增,齐 磊,周德成,彭 丹(3—026)
岩溶裂隙水的地质雷达信号分析与应用
赵宁雨,潘金秋,喻海军,梁 波(3—032)
滨海地区地基沉降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及处治方法
向中富,刘祥宇,徐礼阁(4—001)
预应力组合梁结构试验研究与剪滞效应分析
胡少伟,喻 江,谢建锋,徐爱卿(4—007)
弯桥墩梁位移自动监测系统研究
田世清,曹 洪,王俊新,张明辉(4—015)
基于MEMS的数字压力传感器在竖向位移测量中的应用
朱世峰,周志祥,吴海军(4—020)
混凝土连续梁桥悬浇施工控制方法研究
孙永明,荣学亮,何晓东(4—028)
富水黄土隧道注浆加固机制及效果评价
薛晓辉,张 军,宿钟鸣,孙志杰(4—034)
第三系泥质弱胶结富水粉细砂岩隧道主要技术措施研究
李国良,王 飞(4—039)
基于地震要素的能量传导对桥梁的作用分析
唐 琳,肖盛燮,韦良文(5—001)
大跨度钢箱梁复合浇注式沥青钢桥面铺装设计
章登精(5—005)
考虑砌体本构关系的石拱桥极限承载力研究
郑 丹,黄才政(5—014)
基于组合函数响应面的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
张松涵,高芳清,张伟伟(5—018)
基于频率法的索力测量系统设计
盾构隧道洞周土压力的颗粒流数值分析
邢心魁,闫茂龙,张坤鹏,李 迎,张 坚(5—029)
临近地铁隧道的软土基坑施工分析及方案优化
马永峰,周丁恒,曹力桥,易 礼,冉万云(5—033)
某跨海大桥运营期交通特性及荷载效应研究
朱 荣,石雪飞,阮 欣(6—001)
基于摩擦摆支座的连续梁桥减隔震设计参数分析
刘 峰,王振海,王 哲(6—008)
腐蚀对钢筋混凝土梁桥抗弯承载力的耦合影响
唐 琳,肖盛燮(6—014)
基于CR列式的动力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开发
王 涛,沈锐利(6—019)
滚石撞击下混凝土桥墩损伤仿真模拟
邹毅松,谷志敏,王银辉,张 凯(6—027)
衬砌水化热对隧道内热交换管换热量的影响
张玉强,杨 勇,夏才初,刘志方(6—032)
近水库铁路隧道穿越F4断层施工与监测分析
冉万云(6—037)道路与铁道工程
折线地基上路堤变形规律及安全状况评价
王 腾,陈 亮,朱洪洲,缪存雀(1—034)
外加剂对双液浆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郭棋武,尹小波,陈沅江,万秀峰(1—040)
两种测量泡沫沥青黏度方法的对比
徐大卫,张 帅(1—044)
加工与存储温度对SBS改性沥青的性能影响分析
韩 森,牛冬瑜,陈 凯,高景伟,李 俊(1—048)
环氧沥青混凝土的水损坏机理研究
周 威,赵 辉,文 俊,蔡芳昌,蒋 涛(1—054)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研究
程培峰,韩永强(1—060)
橡胶沥青再生旧沥青路面技术应用研究
吴春颖,于明明,刘开琼(1—064)
CFG桩处理山区公路软基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蔡冬军,谢 文(2—033)
CCP加铺沥青路面的力学性能监测研究
吕惠卿,张湘伟,尹应梅,陈文滔(2—039)
高寒高海拔地区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李建峰,万 臣,赵 勇(2—045)
新疆地区常用沥青短期老化低温性能的评价
布海玲,刘 涛,杨三强(2—050)
基于叠加原理的沥青路面永久变形预估方法
秦 旻,陆兆峰,梁乃兴(2—054)
基于探地雷达的路基土压实度确定
白 哲(2—058)
海南环岛高速G98绿化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王 倜,薛 铸,陶双成,吕晓宇,王 风(2—063)
考虑大货车横向稳定性的平曲线设计控制指标
张 驰,华贵龙,张 敏(3—036)
基于抗滑性能的沥青路面优化设计
刘秦昆,陈 德,叶中辰,关甫洋(3—042)
沥青路面热反射涂料老化规律及其机理探讨
唐伯明,袁 颖,曹雪娟,田春玲,余 苗(3—047)
基于乳化剂复配技术的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性能室内试验研究
肖晶晶,李芝涵,沙爱民,蒋 玮,王振军(3—052)
新疆融雪型灾害对沿河路基局部冲刷深度计算
吴国雄,王 韬,周 宇,余 苗(3—057)
碾压膨胀土开裂规律及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韦秉旭,高 兵,黄 震,黎正富(3—063)
绵阳地区冰水堆积土石灰改性试验研究
祝敏刚,陈鹏宇,齐云龙,卫军刚,汤维武(3—067)
应用CatMull-Rom样条曲线描述道路透视图中心线特征的方法研究
陈雨人,王瑞云,董永杰,贺思虹(4—045)
基于抗滑性能的SMA配合比设计
刘亚敏,韩 森,陈 德(4—052)
基于图像处理的无参考物坑洞测量方法研究
曹建秋,兰全祥,王丹妹(4—057)
库水位上升对V型冲沟超高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丁静生,袁 猛(4—062)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高寒路基纵向裂缝危险度综合评价
叶 敏,王铁权(4—068)
基于双后轴车的贝克曼梁路基弯沉检测方法
常爱国(4—073)
基于路面不平整度的车辆动荷载系数分析
杨春风,解 帅,孙吉书(4—077)
基于有限元温致变色沥青路面路表热特性研究
吴渝玲(5—040)
活化煤矸石改性沥青胶浆高温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熊 锐,杨晓凯,杨 发,房建宏,徐安花,盛燕萍(5—044)
破碎砾石与沥青的黏附性能分析
王瑞林,周维锋,刘 伟(5—049)
悬空钢筋混凝土路面板锚拉加固计算方法研究
李海湛,唐红梅,李小明(5—053)
基于失控车辆诱导的斜护墩设计
魏连雨,冯 雷,宋 扬,张海峰(5—058)
长大下坡路段隧道入口钢护栏结构形式研究
邰永刚,赵 源(5—065)
运营22年贵清一级公路路面维修特点研究
刘 克,徐 福,杨 波,詹成根(5—069)
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功能综合评价研究
宋永朝,付波飞,梁乃兴(6—043)
促进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杜素军(6—048)
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衰减规律试验研究
谭 巍,禤炜安(6—053)
考虑路面覆盖效应的路基平衡湿度分布及预估
冉武平,李 玲(6—058)
运煤公路黄土路基不均匀永久变形特性
黄琴龙,杨传景,韩秉烨,张 翛(6—063)
微震活动对岩质开挖边坡影响研究
龚琳惠,文排科,唐 波,朱 娅(6—068)
铁路选线方案比选指标权重确定及灵敏度分析
罗 圆,姚令侃,魏永幸(6—073)
港口航道·水利水电·资源环境
三峡库区碎石土滑坡体抗剪强度研究
郭喜峰,晏鄂川,刘 洋(1—068)
一维坡面土壤侵蚀数学模型研究
李文杰,王 洁,张帅帅(1—072)
小直径钢管排桩水平极限承载力现场试验研究
向 波,庄卫林,何云勇,周立荣(1—078)
长江干流重庆主城河段造床流量计算
楚万强,李永丽,谢 龙(2—069)
城市土地系统健康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
黄 海(2—072)
贵州省毕节市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评价
官冬杰,苏 印,左太安,苏维词(2—077)
船闸闸墙长廊道输水系统闸室三维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彭永勤,彭 涛(3—072)
三峡成库初期重庆河段水位流量关系演变研究
刘天云,张 璠,刘 勇(3—076)
瑞典法三角函数积分解析式及滑面搜寻改进方法
许年春,吴同情,林军志,李成芳,陈 奎(3—079)
桩底约束条件对弧形排桩-连系梁内力影响研究
张志伟,邓荣贵,王振永,钟志彬(4—081)
非恒定水流作用下升船机对接安全预警措施研究
李中华,胡亚安(4—087)
粗糙单裂隙溶质运移优先通道的模拟研究
余 成,雷文武(4—091)
三维复合排水垫在航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刘旺喜(5—075)
基于流固耦合理论的泄滩污水处理厂边坡在库水变化条件下的岩土体力学参数反演
王幸林(5—079)
船闸短廊道格栅消能室消能特性研究
陈 明,梁应辰,宣国祥,陈明栋(5—084)
堰塞坝漫顶破坏溃口演变机制试验研究
徐富刚,杨兴国,周家文(6—079)
定期冲洗式沉沙池的冲洗计算研究
洪振国(6—084)
CPC协同膨润土处理模拟双酚A废水的研究
樊建新,王 勇(6—089)交通运输及管理工程
护栏高度变化对防撞能力影响研究
崔洪军,崔 姗,邢小高,梁国凤(1—084)
山区高速公路路侧风险等级评价方法研究
刘 彦,陈健蕾,刘志刚,邹 飞,胡世敬(1—087)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太阳活动的统计关系分析
冯 雯, 李可军(1—091)
城市快速路匝道合流区汇入车辆折算系数研究
薛行健(1—095)
基于向前搜索和K均值聚类的信号交叉口行人群集分类方法研究
于 泉,王 萌,邓小惠(1—100)
山地城市路网抗震适应性综合评价研究
宋永朝,杨永前(1—105)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城市路网脆弱性研究
黄大荣,沈利兵,赵 玲(1—110)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混沌特征及其应用
张文会,罗文文,李 卓,徐慧智(1—116)
考虑公务出行的拥挤收费效果研究
王 瑜(1—121)
重庆市房屋建筑工程技术工人数量配备研究
赵 彬,林仕通(1—127)
基于主因子分析的驾驶倾向综合评价
谭德荣,商 强,高 松,王晓原(2—085)
基于多层次灰色评价法的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评价
黄 成,何 山,何 林(2—089)
重庆市城市快速路的基本问题与若干建议
张宜华,喻 斌(2—093)
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地铁车站设施设备运营安全评价
刘婷婷,魏仁辉(2—098)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城市道路交通状态判别
黄艳国,许伦辉,邝先验(2—102)
短时路段行程时间分布预测方法研究
刘 妍(2—108)
面向随机因素的多式联运动态路径优化
陈丹丹,洪 卫,贾 禹(2—112)
基于差异化服务的双渠道供应链服务合作策略
陈 军,何 圆,赖 信(2—118)
城市交通网络中社会成本的优化上界
毛太田,黄 格,李 勇(2—124)
带指定点集的团队定向问题及算法研究
彭 勇,冯 禹(2—128)
河南省主要城市交通竞争力综合评价与分析
范贺花,周永卫(3—082)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高速公路疏散路径研究
李巧茹,张 倩,陈 亮,崔 宁(3—086)
基于深度优先反向搜索算法确定有效路径集合
张建旭,蒋 燕,刘兴国(3—093)
基于Vague复合物元的运输枢纽无缝衔接综合评价研究
韩 直,罗 超,陈鹏宇,肖邱瑞,杨 云(3—099)
无信号交叉口交通冲突分析
张 邻,黄选伟,吴伟明(3—105)
基于多变量决策树交通事件持续时间预测模型
向红艳,金 明(3—112)
基于GPS和IC卡数据的公交出行OD推算方法
杨万波,王 昊,叶晓飞,徐闯闯,姜冬雪(3—117)
基于多源数据的精确公交出行时间自动计算
蔡文学,陈广文,罗伟海(3—122)
枢纽客运标志系统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刘小明,张 伟,荣 建,魏中华,赵 霞,王 蔚(3—127)
交通标志有效性的模糊综合评价
陈沅江,王 赟(3—135)
不同行道树绿化带疏透度对降低交通噪音效果的对比
胡喜生,郑 燕,陈 敏,魏华云,叶丽敏,邱荣祖(4—095)
暴风雪天气下高速公路驾驶员信息获取研究
张续光,高建平,吴国雄(4—099)
轿车-行人腿部碰撞的有限元仿真与分析
莫明立,杨海威,贺岩松(4—103)
基于充电策略的纯电动公交车辆调度优化
李 军,唐晓宇,赵长相(4—107)
立体车库的排队与效率分析
左为恒,江代君(4—113)
可持续出行行为的心理学研究综述
万轶凌,余跃武(4—117)
基于家庭属性和Nested Logit模型的学生出行选择特性分析
马书红,付建川,姚志刚(4—122)
基于C # 与MATLAB混合编程的物流需求预测系统的实现
许茂增,余国印(4—128)
高速铁路对周边区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影响
国巧真,蒋卫国,王志恒(4—133)
两船距离与转向避让难度关系量化研究
刘 佳,柳成林,王艳杰(4—140)
基于HSM的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评价和选用——以弯道路段为例
黄承锋,赵光惠,王 平(5—089)
驾驶人应激训练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陈 颖(5—095)
基于动态交通诱导信息的驾驶员刺激-反应模型
任其亮,孙丰瑞(5—100)
城市道路人行横道夜间最高车速限制研究
郭玉峰,程国柱,吴立新,徐 亮,莫宣艳(5—106)
自主式IVTIS模型及路网拥堵信息扩散效果评价
张 崎,郑 昊,张建平,彭 红(5—110)
弹性需求下基于时间价值及基尼系数的拥挤收费设计
罗朝晖(5—114)
考虑船舶排放的班轮公司船队部署研究
杨 斌,饶明君,朱小林,许波桅(5—120)
一种基于证据理论和前景理论的船舶综合安全评估方法
谭家万,袁 浩(5—126)
基于单向距离的谱聚类船舶运动模式辨识
马文耀,吴兆麟,杨家轩,李伟峰(5—130)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模型研究
张树奎,肖英杰,鲁子爱(5—135)
行人运动行为的社会力模型研究现状与展望
杨亚璪,尹华省,陈 坚,郝小妮(6—094)
公交乘客在商业中心区购物的时空效用变化分析
胡继华,黄 泽,程智锋,邓 俊(6—101)
基于IC卡和RBF神经网络的短时公交客流量预测
陆百川,邓 捷,马庆禄,刘权富,张 凯(6—106)
城市路口交通状态判别方法研究
任其亮,王世能,王 坤,詹家凤,曾 柯(6—111)
城市中心区路外公共停车场停车选择行为模型
唐伯明,曾 超,刘唐志,陈 坚(6—116)
基于打车软件使用率的出租车运营速度分析
曹 祎,罗 霞(6—12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车辆跟驰模型
邱小平,刘亚龙(6—128)
薄壁金属圆管撕裂消能研究
程海帆,董美伶,刘志刚,张绍理,高水德(6—133)
考虑受灾点需求退化效应的应急物资运输问题
胡志华,王一惋(6—137)
考虑碳排放的区域港口群轴辐式运输网络优化
杨 斌,明 惠,许波桅,朱小林(6—144)
轨道交通乘客满意度不确定性预测与分析
朱顺应,吴 俣,王 红,陈菲菲(6—150)
轨道交通车站运营负荷评估与优化研究
何越磊,成 建,刘志钢,丁小兵(6—156)
载运工具与机电工程
基于统计能量方法的海洋平台噪声控制
焦自权,孙勇敢,刘文静(1—131)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
李尧尧,王 晖(1—135)
高压缩比HCNG发动机回火工况三维仿真分析
何义团,周 磊,袁俊勇,邵毅明,邓 彪(1—140)
电涡流缓速器涡流折算系数的计算方法
胡东海,何 仁,汤 宝(1—144)
轮胎气压对转向横拉杆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韩加蓬,张瑞静,张亚新,谭德荣(1—149)
400 t步履式缆载吊机结构分析与研究
薛志武,李拔周,党彦锋(1—152)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回收特性与能量流分析
张树培,黄 璇,荆哲铖(1—157)
轿车车身公差分析优化系统研究
李 军,刘 昭,洪印涛,冒小文(1—162)
城市道路与NEDC工况的制动能量回生率差异分析
张树培,黄 璇,荆哲铖,张 玮(2—133)
汽车后防护装置有限元强度分析研究
刘勺华,房 亚,路纪雷,陈 龙(2—137)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研究
孟 杰,陈庆樟,张 凯,卜 双(2—141)
厢式运输车驾驶室悬置参数的优化与匹配分析
李秀山,曾发林,刘汉光,唐传政,朱亮亮(2—144)
半车主动悬架系统模糊PID控制器设计及仿真
兰文奎,李仕生(2—148)
高速列车架悬式驱动装置振动特性分析
潘嵩岩,苏 建,宫海彬,王兴宇,卢海隔,张益瑞(2—152)
基于循环工况的单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参数匹配
王 勇(2—156)
车辆维护与修理的最优混合决策
徐 安,乔向明,赵长利,刘圣田,张恒海(2—161)
三轴车辆电控液压式全轮转向系统设计与控制
袁 磊,刘西侠,刘维平,金 毅(3—142)
多约束条件下汽车复合制动协调优化
黄大星(3—146)
整体式车桥有限元分析的位移边界模型研究
邵松标,刚宪约,柴 山,李 双(3—152)
商用车主动空气座椅悬架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潘公宇,刘永田(3—157)
基于LabVIEW软件的电动液压助力转向台架测控系统设计
解后循,高 翔,夏长高(3—162)
柴油机进气预混甲醇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杜家益,陆永佳,张伟勋,张登攀,袁银男,徐 毅(3—167)
基于ADAMS的等臂式平衡悬架建模及整车平顺性仿真
江浩斌,张泽华,李龙晨,唐传政,冒维维(3—171)
基于多学科多目标遗传算法的摩托车车架优化
莫明立(3—175)
基于货车车身悬架的最佳主动控制
潘公宇,徐腾跃,张 树,杨 海,杨 欣(4—143)
车辆非线性8-DOF模型的简化分析
刘 刚,王常乐,郑凯锋,王文竹(4—147)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策略研究
于 英,肖 棒,彭耀润,兰士新,周 平(4—151)
电驱动桥大客车电子差速系统模糊PID控制
何 仁,倪赟磊(4—156)
纯电动越野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
宋百玲,周学升,杨 瑞(4—161)
一种用于危险品运输安全的智能车载终端的设计
潘道远,宋晓磊,石存杰(4—166)
基于ANSYS的轮轨接触疲劳分析
曹世豪,李 煦,文良华,江晓禹(4—171)
基于空间变形梁的柔性机械臂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
罗天洪,黄世福,陈 才,刘 淼,董绍江(4—176)
半挂汽车列车结构参数及模型处理方式对平顺性的影响
刘献栋,吕海波,张红卫,单颖春(5—139)
某柴油车怠速爬行异响分析及优化
黄鼎友,任明辉,王思祖,许静超(5—145)
机械连接销磨损状态下汽车列车侧倾动态仿真
田晋跃,姚金煜,任振宁,王金伟(5—150)
分级式永磁缓速器的设计
何 仁,王 晶,王 亮(5—155)
基于分形几何的湿式制动器制动噪声分析
罗天洪,王云璐,罗文军,林 超(5—160)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容错和故障诊断技术综述
于蕾艳(5—165)
基于六参数RC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SOC估计
黄兵锋,杨正才,傅佳宏(5—170)
内河电力推进游轮振动数值仿真及试验研究
杨敬东,王智祥,孙勇敢,王红梅(5—175)
拖拉机液压悬挂试验台研究
商高高,顾 新,朱晨阳(6—162)
基于AMESim-Simulink的馈能空气悬架设计与性能分析
李仲兴,陈 望,江 洪(6—167)
重型车辆旁通流量式ECHPS助力特性设计与台架试验
江浩斌,朱万青,耿国庆(6—171)
湿式制动器的薄膜润滑摩擦特性分析
贾 策,郑讯佳,罗天洪,潘雪娇(6—176)
双磁系永磁磁轨制动器的设计分析
何 仁,王 亮,王 晶(6—181)
管桩离心机振动噪声控制研究
左言言,魏明涛,曾宪任,朱晨曦(6—186)
其 它
2014年度《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审稿人一览表(按姓氏拼音排列)
编辑部(1—Ⅰ)
2015年《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4卷总目次
编辑部(6—Ⅰ)
(第34卷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