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启军,周涛,杨旭,李精精,肖泽军
(1.华北电力大学核热工安全与标准化研究所,北京 102206;2.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空泡物理和自然循环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
AP1000核电技术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关联分析
霍启军1,周涛1,杨旭1,李精精1,肖泽军2
(1.华北电力大学核热工安全与标准化研究所,北京 102206;2.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空泡物理和自然循环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
核电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是相互联系的。通过与现役典型核电厂对比分析可知,AP1000技术目前的经济性较低,但是安全性较高。不顾安全,片面追求经济性,或以牺牲经济性为代价来追求过高的安全性都是不可取的。提高经济性的关键是主设备设计建造技术的自主化以及AP1000核电站的标准化、批量规模化建设,同时还要注意能动与非能动技术结合。
AP1000;经济性;安全性;关联分析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行业对电力的需求持续增长,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急需新型能源来解决这些问题。在各种新兴能源中,核能具有最大的可发展性,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随着能源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核电在未来能源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1],AP1000技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自从我国引进AP1000技术后,已经有许多专家对其经济性和安全性做了大量研究,但大多数都是分割开来研究其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分析的较少。对AP1000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进行关联分析,可以更清晰地反映出AP1000的优点和缺点,为国家发展核电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1.1 AP1000项目与二代加项目初期投资对比
由于AP1000存在难以预料的技术风险,实际成本可能要比最初预计的更高[2]。目前世界各AP1000项目的投资情况见表1。这些项目均使用西屋公司的AP1000三代核电技术,比投资都相当高。我国当初决定引进AP1000技术时,招标比投资为1800~1900美元/kW,按照现在的汇率折合为11160~11 780元/kW。而中国在建的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核电项目,初期预投资已高达400亿元,比投资达16000元/kW。
表2是目前正在运营的部分二代加项目的投资成本,从表2可以看出:比投资最低的是阳江核电项目,为1645美元/kW,最高的是岭澳二期核电项目,为2155美元/kW;采用加拿大重水堆技术的秦山二期核电项目比投资为1860美元/kW。
1.2 预期运营收益对比
2012年6月,国家发改委下达一条通知,宣布2013年1月1日后投产的核电机组上网电价将由个别定价改为标杆电价,全国统一为0.43元/(kW·h)。标杆电价的实施,终结了核电“一堆一机一价”旱涝保收的历史,却让不同的核电项目面临不同的境遇[3]。这一规定受到一些二代及二代加核电站的欢迎,因为大多数二代核电站的上网电价要低于这一标杆电价,这意味着它们将会有更高的经济收益,但对于正在建造的AP1000核电项目来说,这无疑是浇下了一盆冷水。
表1 世界各AP1000项目投资
表2 部分二代加项目投资
我国采用AP1000技术的首堆——浙江三门核电#1机组的研究报告显示,根据其成本投资来计算,三门核电项目的上网电价必须要高于0.500元/(kW·h)才不会亏损。而采用CPR1000二代加技术的阳江核电项目的含税上网电价为0.364元/(kW·h),远远低于我国的标杆上网电价。由我国自行研发设计建造的秦山二期核电站,其上网电价为0.390元/(kW·h),也比标杆上网电价低。由此可以看出,在核电站建成之后的运营中,第三代AP1000项目的收益要比之前的二代加技术低。
1.3 对比结果分析
由表1和表2可知,二代加项目中比投资最低的是阳江核电项目的1645美元/kW,最高的是岭澳二期核电项目的2155美元/kW;三代项目中比投资最低的是三门核电项目的2614美元/kW,比二代加项目中投资最高的岭澳二期核电项目高21.3%,比二代加项目中投资最低的阳江核电项目高31.6%。三代项目中投资最高的是乔治亚州沃格特尔核电项目的6360美元/kW,比二代加项目中投资最高的岭澳二期核电项目高195.1%,比二代加项目中投资最低的阳江核电项目高288.6%。通过计算可以得知,三代的平均比投资要比二代加高107.1%。而根据目前国家的政策,预计AP1000项目在正式运营后经济效益也较低,与之前的核电项目相比,AP1000技术目前还不具备经济性优势。
2.1 安全裕度对比
AP1000是西屋公司在AP600的基础上设计开发的,设计目的是实现高安全性,与典型核电厂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延续使用了成熟的压水堆技术,依靠自然力来保障其安全[4],可以在没有安全系统支持的情况下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由表3可以看出:AP1000的偏离泡核沸腾比(DNBR)限值的失流裕量和给水管破口的过冷裕量要比典型核电厂高很多;SG管破裂时,AP1000不需要操纵员干预,减少人因失误的可能性;发生冷却剂丧失事故(LOCA)时,AP1000的安全裕度也比典型核电厂高。
2.2 安全防御措施对比
与中国现有的压水堆相比,AP1000除了采用非能动安全系统来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以外,还采用了纵深防御的原则来进一步防护,具体体现在专设安全系统的设计变化上。通过表4可以看出,AP1000的安全保护更全面,安全性较高。
表4 大亚湾核电和AP1000专设安全系统比较
除此之外,AP1000还在技术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堆芯顶端以下不再设置反应堆压力容器贯穿件,消除了反应堆容器泄漏导致发生LOCA的可能性;反应堆冷却剂泵采用屏蔽泵,不需要密封注入,消除了由于失去密封冷却而导致密封水事故的可能;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消除了过渡段,其他安全管道减少了83%,阀门减少了53%,降低了发生LOCA的可能性;SG传热管和部分隔盘使用耐腐蚀的合金,降低了由于腐蚀而引起事故的可能性。
表3 AP1000与典型核电厂的安全裕量对比
由表5可以看出,采用非能动系统和纵深防御原则的AP1000其堆芯损坏概率(CMF)和大规模释放概率(LRF)更低,远低于现役典型核电厂和美国核管会(NRC)的目标。虽然AP1000目前还不成熟[5],但其安全性有很大的保证。
表5 每堆年的CMF和LRF对比
2.3 对比结果分析
由表3可知,AP1000的安全裕量远大于典型核电厂,说明它的安全性要比典型核电厂高很多。AP1000的非能动安全系统能显著提高安全壳的可靠性,使得它的安全裕度更大、安全性更高。从表4可以看出,AP1000的专设安全系统要比大亚湾核电的专设安全系统多,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美国核管会对安全的要求为:堆芯损坏概率约10-5/堆年和大规模释放概率约10-6/堆年。从表5可以看出,典型核电厂的安全标准已经不能满足NRC的要求,而AP1000的堆芯损坏概率约10-7/堆年,大规模释放概率约10-8/堆年,比NRC的要求标准高出了一个数量级,AP1000有较高的安全性。
AP1000这种创新设计使用了较多的新技术,设备使用了很多新材料,对供应商的要求较高,可选择的供应商很少,国内目前还没有掌握核心设备的制造技术,导致价格比较高,而且由于首堆的特殊性,技术、设备的研发以及成熟性验证也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这是AP1000技术目前经济性比较低的重要原因。
发展AP1000不能靠牺牲经济性来提高安全性,在保证AP1000技术高安全性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其经济性,促进我国核电健康、快速发展,应该从以下两点入手。
(1)标准化、批量规模化建造。由于AP1000技术的独特性,目前在建的项目均属于示范项目,在工程的设计、建造、工期和工程验证等方面都有着特殊性。随着设计、建造、运行等方面经验技术的不断成熟,AP1000的非能动性、简化、工期较短和运行寿命较长等优势将会慢慢显现,此时,AP1000的经济性优势就会充分体现出来。
(2)掌握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三门核电和海阳核电项目核岛的主要设备都依赖国外进口,一些国产设备的关键材料也需要从国外进口,大大增加了建造费用,这是提高经济性的关键所在。同时,能否完全掌握AP1000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也是AP1000标准化、批量规模化建设的基础。
AP1000设计的目的是实现高安全性,该技术最大的特点是非能动的安全系统、模块化设计和模块化施工,极大地简化了系统,也减少了对运行人员的依赖,大大降低了人为失误的可能性,增强了运行的可靠性,同时提高了经济性和安全性。综合运用非能动安全特性[6]以及纵深防御原则,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虽然AP1000的安全性较高,但也不是绝对安全的,非能动自然循环存在失效的可能性[7],在实际运行中应充分考虑到这种情况,适当地运用能动技术,将两者结合,以降低失效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并保障经济性。
(1)结合比投资和发电后的收益,同二代加核电项目比较可知,AP1000目前的经济性较低。
(2)从安全裕度、安全防御措施、堆芯损坏概率和大规模泄漏概率等方面来看,AP1000技术的安全性较高。提高安全性还要注意能动与非能动技术结合。
(3)要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AP1000项目的经济性,就要促进AP1000核电厂的标准化、批量规模化建造,同时尽快掌握设备的设计建造技术。
[1]ADAMANTIADESA,KESSIDES I.Nuclear power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J].Energy Policy,2009(21):1-18.
[2]周涛,张旭波,陈娟,等.AP1000核电站外部不经济性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2(12):73-75.
[3]詹玲.核电标杆电价新考验[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08-23(18).
[4]罗洪章.提高AP1000核电厂厂用电供电可靠性的分析与探索[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2,7(4):198-200.
[5]朱学蕊.我国核电发展的“代际”之争[N].中国能源报,2011-01-17(19).
[6]周涛,盛程.压水堆核电厂系统与设备[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7]周涛,李精精,琚忠云,等.非能动自然循环技术的发展与研究[J].核安全,2013,12(3):1-5.
(本文责编:刘芳)
TM 623:F 424.6
:A
:1674-1951(2015)05-0001-03
霍启军(1987—),男,山西临汾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276568649@qq.com)。
2014-10-24;
2015-03-09
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基金(201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