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桅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中国梦时强调:“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这一论述为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充实了内涵,指明了方向。回顾世界大国崛起历程,都曾遇到三大难题:认识自己、成为自己、表达自己。认识自己,就是要认清自己的多重身份——东方文明大国、新兴大国、发展中大国、社会主义大国;成为自己,就是要将“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变成意识自觉与行动自觉;表达自己,就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阐明中国价值,这正是中国公共外交的主题。这里又细分为五个基本问题:为何表达?谁来表达?向谁表达?表达什么?如何表达?
一
为何表达?这是公共外交的时代使命问题。
国家认同与价值建设关系该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正所谓“如果你不能表达自己,就将被别人所表达”。公共外交是以做外国民众的工作来表达自身认同的手段,关乎一国的制度安全。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硬实力与软实力均无人可望其向背,于是乎飘飘然,“历史终结论”甚嚣尘上,“新帝国论”滥觞于世。2001年“9·11”事件的发生,昭示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国力如果不能为外界所接受,反而会造成国家安全威胁。这也从侧面提醒我们,日益增长的中国实力如果不能为国内外民众所理解和支持,也会给中国的国家安全造成危害。
当今世界,公共外交关乎国家形象、国家品牌、国家声誉与国家诚信,直接影响产品出口、吸引外国旅游与投资,成为软性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以前我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让中国更好、更快地崛起,现在是考虑崛起的实力如何为世界所接受、欣赏、包容的时候了。这就是公共外交的时代使命。中国近年提出,打造与周边国家的安全共同体、与发展中国家的命运共同体、与发达国家的利益共同体,就是要让崛起的中国实力更好地融入其他国家和地区,从而让外界接纳中国崛起。这不只是减少崛起阻力,更在推动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塑造——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单向接轨转变为双向建构。中国不断在适应世界的变化,世界也在不断适应中国的变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逻辑从“改变自己,影响世界”到“改变世界,影响中国”相互转化、相互促进。我们因此提出中美致力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从未间断的古老文明,正在实现伟大复兴,开创着人类文明史和全球化史的奇迹。一些西方学者期待中华文明能启迪西方社会走出危机,发展中国家期待学习借鉴中国发展模式,新兴国家期待借助中国力量推动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合理……世界的中国期待,增进了中国公共外交的自信与自觉。以人类共同体理念推进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包容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中国公共外交的时代挑战。
二
谁来表达?这是公共外交的主体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归根结底,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可以说,中国梦为公共外交点睛,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公共外交的使者。因此,公共外交的主体不只是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也包括社会力量、非政府组织和个体,还包括六千万海外华人华侨,让他们都成为传播中国形象、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中国梦实现了从中国崛起的他者表述向自我定位的转变,增强了中国公共外交的自信与自觉,其世界意义就是从回答崛起过程中“我不是什么”、“我不做什么”,向崛起之后“我是什么”、“我要什么”转化,关键是实现“中国,让世界更美好”的承诺。中国在追求实现“中国梦”的同时,也在推动其他国家的人民实现自己的梦,这些“梦”共同汇聚成“世界梦”,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语)。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梦,也应是世界梦。
三
向谁表达?这是公共外交的客体问题。
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把国内外民众对中国政策的理解与支持,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当然,公共外交的客体主要是外国民众。可以说,公共外交是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统战,秉承“团结友华派,争取中间派,孤立顽固派”原则。外国民众中对华友好、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要巩固,对华敌视的暂缓争取——毕竟形势比人强,事实胜于雄辩,自然会化解顽固派的中国心结,重点是争取中间派、犹豫派。
提升中国形象,就是通过战略沟通塑造对方政治、舆论精英的中国观,通过文明对话培养对方知识分子、文化艺术人士的中国意识,要让友华派、中间派、顽固派形成对华印象的最大公约数,并让友好派带领中间派,感化顽固派,在让外界客观、全面、动态地认识中国新形象,理解复杂中国的内政外交。为此,要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建设,并推动智库积极走出去,按照大传播理念,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中国公共外交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也应结合当地的民情及对华态度,设计不同的策略、重点。对发展中国家,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真诚地帮助他们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在国际上积极回应他们的期待;对发达国家,多传播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带给他们的巨大机遇,展示中国的现代化也是借鉴、折射西方现代化成就,增强其对中国崛起的认同感、成就感;对周边国家,要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促民心相通,培育客观友善的周边舆论环境。
四
表达什么?这是公共外交的内涵问题。
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阐明中国故事背后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公共外交的三大内涵。
传播中国文化,关键挑战是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转化为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将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兴趣与热爱转化为对现实中国的兴趣与热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讲好中国故事,已经成为近年中国公共外交的重点努力方向。中国被公认为全球化的得益者。这并非偶然,需要我们讲清楚中国成功故事背后的制度根源与文化基因,尤其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发展模式,这是中国之所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50%、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高达70%的中国密码。用好大数据,以宏大叙事讲清楚中国所发生的文明转型——5000年来首次实现从内陆文明向海洋文明、从农耕文明向工业(信息)文明、从地区性文明向全球性文明转型,以及这三种转型对人类文明转型的伟大贡献。与国际主流媒体、出版社合作提供影视、文学作品,将这种宏大叙事变成诺贝尔文学奖、世界电影大奖,网络游戏等产品。
阐明中国故事背后的价值诉求,是中国公共外交新的努力方向。长期以来,国内外有种错误认识,认为中国的成功国内靠摸着石头过河、国际上靠搭全球化便车,缺乏自身价值观,因而这种成功具有偶然性、不可持续性,由此滋生“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强硬论”等种种言论。这是对世俗文明崛起的偏见。因此,必须讲清楚中国成功故事背后的价值根源。中国梦为此出了个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进一步将中国梦理念化。
五
如何表达?这是公共外交的方法问题。
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练好内功是表达自己的前提条件。全面深化改革确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比较优势,增强了中国表达的底气。在国际话语体系未创立之前,可借船出海——一方面借助发达国家传播途径,通过收购、入股、代理和市场置换,传播中国;另一方面借助不同国家推崇的价值观,在当地讲好中国故事。比如,欧洲地区对妇女权利总体较关注,可以与BBC合作拍摄《Chinese Herstory》(中国女性史)电视纪录片,从女娲补天、武则天、黄道婆讲到今天的李娜等,看中国女性在中国家庭、社会文化传承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阐明中国的价值观。同时应大胆走出去,经营、完善好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等旗舰项目。
为更好地表达中国,可以三部曲推进中国的国际话语体系建设。
第一步,继承。中国话语权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现在的中国如何继承中华传统文化道统?德国崛起的历史值得借鉴。近代德国是先实现精神启蒙,而后实现政治立国的,政治立国也因精神立国而得以最终完成。德国1871年统一前后,思想家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如何摆脱日耳曼蛮族形象?赫尔德在《人类历史哲学概念》中提出与文明相对的文化概念,突破了只有英、法才是文明的,其他都属野蛮的观念,为德国崛起奠定思想条件。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进一步将文化界定为精神层面,而文明为物质层面,认为西方文明已经进入文明阶段,丧失原有的文化创造力,只剩下对外扩张的可能性。就这样,《西方的没落》以文化解构文明,以“德意志中心论”取代“西方中心论”,成功让德国精神上站起来。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更是将德国人精神上站起来赋予更大的宗教内涵和历史必然性——诞生于德语区的新教成就了资本主义。换言之,德国的崛起是因为引领了资本主义时代,是为时代而崛起。对我们而言,也经历过类似的文化解构过程,只是几乎全部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解构西方“普世价值”的理论勇气。两岸、东亚如何携手继承好中华文化道统,改变“崖山之后无中国,明朝之后无华夏”的日本历史观,以及满清入关后中华文明道统移到朝鲜半岛的文化观,以共同的文化身份包容国家政治意识,这是中国成为自己、表达自己的严峻考验。
第二步,包容。中国话语权建设的又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中国特色与西方理念的关系?美国崛起的例子为我们以包容思想打造我话语权建设提供很好的借鉴。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巴黎和会期间,美国威尔逊总统将列宁此前提出的“民族自决”观念在巴黎和会推销,成为“十四点声明”的一项关键内容,确立了美国后起之秀的国际话语权,改变了在欧洲人眼中美国不够文明的陈旧形象。这就提示我们,今天的中国也应该在我原生文明底蕴中,提出更加囊括性的话语体系,携手国际社会开创新人文主义。
第三步,创新。中国话语权建设的第三个关键问题是,如何以新技术阐明中国的价值观?新兴媒体日新月异,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甚至价值观念不断更新、日益多元。这就要求我们以“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的传播理念、思维范式、理论勇气,发挥好后发优势,积极打造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打造既具中国特色又具世界性的话语体系。
总之,公共外交的生命力在于知行合一,目标是从和而不同到殊途同归,理念是“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公共外交就是在认识你自己、成为你自己之后表达你自己的举措。表达好中国,正是中国公共外交的主题。随着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继提出,中国公共外交迈入自信、自觉的发展阶段。中国公共外交的春天已经来临,有逐步迈入大公共外交时代之势。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吴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