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2015-06-04 13:37
红旗文稿 2015年3期
关键词:宣言共产党智库

王伟光: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世界知名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就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最近,中央又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作出详细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意见》精神,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是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指南。首先,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支撑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其次,是建设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知名智库的发展目标。第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步伐,切实发挥好为决策服务的国家级综合性高端智库的功能。一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在智库建设和发挥智库作用的全过程,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智库的领导,坚持党管智库,党管人才;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思想建设,完善党委领导下的负责制;在涉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和重大原则、重要方针政策问题上,立场坚定、观点鲜明、态度坚决,自觉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始终坚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放在首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具体的研究工作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二是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科研主攻方向。三是始终坚持科学精神、鼓励大胆探索,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四是始终坚持把人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型人才队伍建设。五是始终坚持弘扬正能量,用正面声音占领舆论阵地,加强有利于发挥智库功能的传播平台建设。六是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健全制度保障体系,推进科研体制机制和科研组织形式创新。

    (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1月30日)

田丽:积极构建国家战略传播体系

当今时代,传播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随着媒介与传播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方兴未艾,而其中充斥的西方网络霸权思维和对抗思路也对我国带来严峻挑战。可以说,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如何在传播中尤其是在互联网这一舆论斗争主战场上占据主动?如何有战略有战术地做好新媒体领域意识形态攻防战?关键是根据现代传播尤其是网络传播特点和规律,建立起一套全方位、立体式的国家战略传播体系,从而保障国家利益不被侵害、国家主张不被误读、价值观念不被侵蚀。战略传播是指政府或组织为实现特定战略利益,动员协调各种资源,向特定目标受众传递信息、施加影响的过程。国家战略传播体系是应对当前宣传思想工作与意识形态斗争新形势的系统化、制度化设计,涉及战略地位、战略目标、组织机构与责权分工、策略方案、技术与智力支持以及效果评估等多方面内容。建立国家战略传播体系是对现代传播体系具有政治价值和战略价值的积极回应,也是应对国际安全形势的迫切需要,更是建设全方位国家安全系统的题中应有之义。明确战略目标与三大使命。战略传播以认知提升、形象塑造、身份建构、态度转变、价值认同、行为转化为战略目标,表现在国家政治与外交各个层面。“服务政治”是国家核心利益的需要,不存在国别差异,也是我国国家战略传播体系建设的目标。战略传播的战略目标决定着国家战略传播体系的工作使命。结合当前国际局势以及我国国家利益的诉求,我国国家战略传播体系应该包括三项使命:一是树立中国和平友好、积极进取、合作共赢、勇于担当的大国形象;二是使国家声音得到世界重视,国家立场得到世界尊重,国家政策得到世界理解,国家情感得到世界共鸣;三是预防和阻止他国利用现代传播技术和策略对我国进行攻击。通过实行“积极防御”“言行一致”“精心运作”策略,来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和使命。支持专项研究与做好相关智库建设,强化评估和问责。

     (来源:《人民时报》2015年1月28日)

陈学明:今天,为何还要读《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篇幅不大,译成中文只有25000多字,但其威力却犹如“精神原子弹”。一问世,就震撼了整个世界。它的问世标志着这个世界上从此有了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意味着从此世界的面貌将得以彻底改变,意味着苦难的工人阶级和整个人类可以获得新生了。毫无疑问,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实现民族解放,也离不开《共产党宣言》的指引。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中国人民,是不是还要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样一“遇到问题”就去阅读《共产党宣言》、把《共产党宣言》视为自己的“入门老师”、一直到自己的生命行将结束时还渴望“看一眼”《共产党宣言》的首版中译本?事实上,当下的中国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共产党宣言》的指引。为了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了真正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进行《共产党宣言》的启蒙教育不可止息。当今的中国人,特别是先进的中国人,只有像当年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那样如饥如渴地从《共产党宣言》中接受真理的熏陶,用《共产党宣言》中的理论来武装自己,才能真正担当起新的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向全世界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两个必然”是共产主义信念的最重要的理论根据。共产党人实现“两个决裂”决不会一蹴而就,决不会无视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取代资产阶级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决不会离开具体国情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来谈论消灭私有制和消灭传统观念。中国共产党人当然要带领中国人民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符合的事情;但在注重与这一历史阶段相符的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的同时,还要时时刻刻把他们更长远的、整体的利益装在胸中,决不能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割裂开来。我们现在经常谈论所谓“中国模式”。问题在于,创建新的生活方式需要有正确的理论导引,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标志的《共产党宣言》。

(来源:《解放日报》2015年1月20日)

李世默:中国治理模式的三大要素

21世纪是一个在改革中竞争的时代。在这场改革竞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在全球大国中脱颖而出。中国的治理模式有三大核心要素:一是贤能治理。中国选贤任能的模式,就是中国的官员来自于草根,最有能耐的人通过这个体系,最终进入中国的最高治理阶层。二是实验治理。中国几十年来推行很多政策,都是从小地方先试起来。成功了就让其他地方学习,然后才是全国推广,失败成本较低。三是回应治理。有没有能力回应人民的需求,回应制度到底健康不健康。据我了解,中共其实有非常复杂和有效及时的反应机制。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也面临巨大挑战。其中,中国经济模式走到现在创造了巨大财富,但这个模式要改,因为环境变了,经济结构变了。可是在改变过程中增长率就会下降,又会引发其他问题。这个平衡怎么掌握,很难。而我觉得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了中国几十年来最大胆的政治改革。很多人把政治改革的定义定死了,认为只有往某种方向去改变的政策才叫政治改革,朝其他方向做的改变,再巨大也不叫政治改革。对政治体制做质的改变,我想三中全会是一个里程碑。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权力分配发生了巨大变化。二是党纪和国法的权力分配发生了巨大变化。三是党和国家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四中全会通过依法治国继续并巩固了政治改革的方向和格局。很多人把新中国的60多年分成两个30年,我觉得三中全会启动了第三个30年。第三个30年最重要的两个方向:一是政治治理的完善,一是全方位民族复兴。在中共的领导下,中国经历的政治、经济变革,幅度和深度远远超出几乎所有其他国家。为什么?我认为这是中国政治体制的独特性质的结果。在中国,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共本身就是中国的政治体制。中国是世界上大国中唯一的一个拥有这么一个独立于社会又同时来自于社会的政治力量。这个机制就是中国改革的原动力。

            (来源:《环球时报》2015年1月20日)

徐岚: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难在哪里?

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不能止于课堂。高校教师通过微博、微信传播西化思想已经不是个例,高校教师不同于普通民众,他们独特的思想和崇高的社会地位很容易在互联网上形成一定的影响力,甚至有网民将这种“大胆”错误地理解为“敢言”。这个时候,他们已经跨越了高校,影响的是六亿多互联网用户。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不留死角,高校教师应该成为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主力。如何提高教师和学生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如何让学生不再对负面新闻情有独钟?如何让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再只是一些僵化的理论?宣传思想工作如果只是被机械地、应付检查式地推广,那么到头来就是或者没什么效果,或者搞出相反的效果。笔者时常听到有人将“宣传”和“形式主义”联系到一起,这提醒我们,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必须创新宣传方式,运用互联网思维,让正能量变得生动起来。《意见》不只是一道行政命令,而要让它内化为教师内心的价值标尺。主流价值观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一行行勒令教师讲授、学生背诵的语句,而要让它变成可以印刻在每个人心里的鲜活形象,让每个人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正能量的熏陶。

                  (来源:《求是网》2015年1月24日)

猜你喜欢
宣言共产党智库
共产党为人民百年千年万年
共产党是好琴手
青春宣言
Father's Day
柔软宣言
共产党颂
共产党到底是共产党
微智库
微智库
TA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