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霞
摘 要:课堂提问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便成为了老师共同思考的重要话题。科学有效的提问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能,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小学语文教学阿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有效提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所谓有效提问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问题,而问题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和探索,进一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有效提问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虽然语文老师也逐渐意识到有效提问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也尽可能地向学生提问,但是取得的教学效果却不明显。
一、有效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问题提出过于随意
大部分语文老师在提问时只注重问题的数量却没有在意问题的质量,这使学生的积极思维没有能得到更好的开发。举个例子,老师在教《丑小鸭》这篇童话故事时,会提问学生:“同学们,丑小鸭这种敢于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的精神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呢?”在这种提问模式下,学生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不仅不能充分调动课堂的教学氛围,而且学生也没办法更好地自主思考,不利于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
2.问题设计缺乏科学性
在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时候,很多老师都是根据教材大纲和辅助教科书里面的问题来提问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是有所不同的,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提问方式,只会使水平高的学生不想回答,水平低的学生回答不了,反而导致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3.提问过程缺少互动与交流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老师提出问题时没有考虑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面对老师的提问时,更多的是沉默,从而出现老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具体来说,老师在提问时急于让学生回答问题,使得一些想深入思考的学生来不及反应,这种行为容易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难以形成完整的逻辑思维模式,最终导致学生消极地、被动地参与语文教学活动。
二、有效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小学语文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因此,语文老师务必要站在教育时代的前沿,在教学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使语文教学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具体来说,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改变过去“教师主导”的教学观念,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思考和学习,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举个例子,老师在教《夸父追日》这篇故事时,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夸父要去追赶太阳吗?”学生便会进行激烈的讨论,有学生说:“他是为了和大自然比赛。”有学生说“他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有的学生说:“他是在和太阳赛跑。”等等,这时老师便可以顺势问学生:“那么,你们觉得他这样做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呢?”学生便会陷入沉思,通过这种提问方式,而不是“灌输式”的提问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保证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2.明确提问的目的,进行有针对性地提问
老师应当充分理解到提问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地回答某一个问题,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明确自己提这个问题的目的。具体来讲,语文老师可以将问题进行科学分类,也就是将语文问题分为识记型、理解型、运用型、探究型这四大类,在实际的教学情况下使用不同类型的题目,使得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不同层次的开发。举个例子,老师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时,提出的问题便可以集中在识记型这个方面,比如,让学生说出文中各种词语的搭配;而在教《生命 生命》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提问学生:“读完这篇课文,你们觉得生命是什么呢?”通过这种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深入地思考和学习,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同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活动中,思考自己所认为的生命。另外,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进行分层,在课堂提问环节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水平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其学习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从而保证语文提问的有效性。
总的来说,有效提问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什么样的提问方式适合自己呢?这就需要语文老师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来设计科学的问题,使问题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金青玲.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5(03):154-155.
?誗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