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秀玲
摘 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平等合作、发现问题、民主探索、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个体素质,形成一种潜力无穷、生动活泼、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笔者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尝试性地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获得一些粗浅的认识,与同行们交流,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分组合作学习呢?创设合作情境,让学生乐于合作;教给学生方法,促进小组合作;预测学习困难,确保顺利合作。
关键词:初中数学 合作学习 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c)-0175-02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平等合作、发现问题、民主探索、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个体素质,形成一种潜力无穷、生动活泼、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该形式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供了一种的可能,使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得到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寄予上述理论的启发,笔者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尝试性地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获得一些粗浅的认识,与同行们交流,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1 创设合作情境,让学生乐于合作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最常见的是基础好的学生能积极参与,但也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因羞涩、胆怯,不能很好地与别人交流,或充当旁观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合作学习的效率要想有所提高,首先是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合作意识,主动参与其中,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在课堂教学中,结合选择教材中较重要的内容,将教材创造性地变“活”,创设能激发学生交流的意境或是合作内在动机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自觉萌生合作意识,使学生敢于大胆尝试。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平行线和垂线时,笔者提前布置了下一节课讨论的题目:
(1)课本上第18页的拓展探索栏目下的第11题。
(2)如图1是一个长方体,与棱AA1垂直的棱有哪些?还能找出其他线与AA1垂直吗?
对于上述的探索性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各个小组,自然要进行讨论,这无疑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了情境,他们在第二天的讨论时,三个小组做了很好的发言。
2 教给学生方法,促进小组合作
当学生得到表扬,合作小组获得荣誉,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必要性后,有可能在需要合作的情境中会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但常常不知道怎样合作。此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指导学生逐步学会如何去合作。
(1)学会分工和协作。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加強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首先,教师要进行科学分组,以4~6人为一组。接着,选出小组长,起名字,并宣布合作学习常规等。
偶尔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也可以是同桌二人,一般选择简单的教学内容,不需要过多的讨论。实践中发现前后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最适宜。
(2)学会交流和倾听。合作学习是否能顺利地进行,交流与倾听的能力如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是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进行交流,交流包括表达自己的观点及观点不一致时学生之间进行质疑、讨论。教师应在学生交流前教育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求声音适当,层次清晰,陈述有条理,充满自信。
例如,在教《有理数的减法》时,笔者让学生计算北京某天温差。
在学生提出用3-(-3)计算北京的温差后,该研究者鼓励学生充分探索计算3-(-3)的方法。
学生凭借印象直接得出结果6,不知计算过程是什么。
笔者采取逆运算的方法,如计算3-(-3),就是要求一个数x,使x与-3相加得3,因为6与-3相加得3,所以X应该是6;或利用温度计直接数读数的方法等。
在学生得出3-(-3)=6后,笔者引导学生比较3-(-3)=6与3+3=6这两个算式及其结果。
对3-(-3)=6与3+3=6的观察、比较,是进一步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基础。
笔者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观察、比较:
(1)等号两边的式子从左式到右式有哪些变化?(思考、与同伴交流)
(2)有没有不变的数?能得到哪些结论?(思考、分组讨论、交流)
(3)你能不能用简练的一句话来概括所得结论呢?(思考、分组讨论、交流)
在学生提出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初步的猜想,即“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之后,该研究者设问:仅依据3-(- 3)=3+3=6一个例子,你能否断定该猜想成立?
该研究者启发学生列举出有代表性的不同的特例,比如:正数减去0、正数减去正数、正数减去负数、负数减去0、负数减去正数、负数减去负数、0减去0、0减去正数、0减去负数等。
最后引导学生结合以上的合作活动经验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自主归纳总结。
(3)学会总结和汇报。在小组合作交流结束之前,对于本次记录,小组长应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小组反思,保留小组还存在争议的意见和大部分组员同意的意见,将交流成果整理好。另外,由小组长把汇报方式安排好,向全班及时准确地汇报,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汇报与众不同,代表的是这个小组集体,所以做汇报时可以是一个或者几个人。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的一元二次方程时,练习一组题,笔者要求各组用一句话揭示因题选法的规律。
解下列关于x的方程,并用一句话,解释你的方法。
①x2-16=0;②5x2-2x=0;③6x2-x-12=0;④mx(x-c)+(c-x)=0.
各个小组通过合作交流总结出各题相应的规律分别是:①缺“一”选“直”的策略;②缺“常”选“因”的策略;③遇“大“选“配”的策略;④遇“字”讨论的策略等。这种比较准确的描述,是老师事前没有预料到的。
3 预测学习困难,确保顺利合作
(1)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学生个体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才能体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成效。
(2)合作学习应将组内优生和学困生的關系正确处理好。第一教师鼓励学困生大胆发言;第二,在组内安排学困生优先发言;第三,要求他们认真仔细地听取别人意见;第四,教师行间指导时,应重点指导学困生学习操作活动。
(3)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主线就是问题。课堂教学没有问题就是没有生命。问题是展开合作交流的导索,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有问题才有自主、发现、创造、体验。另外,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有利于促使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
如学习二次根式后,笔者设计了一道探究题:
解关于x的方程:(√ ̄a+√ ̄b)x=a-b(a>0,b>0)
张新:方程两边同乘以(√ ̄a-√ ̄b)得(√ ̄a-√ ̄b)(√ ̄a+√ ̄b)x=(a-b) (√ ̄a-√ ̄b)
[(√ ̄a)2-(√ ̄b)?]x=(a-b) (√ ̄a-√ ̄b),
(a-b)x=(a-b) (√ ̄a-√ ̄b)
方程两边同除以a-b得x=√ ̄a-√ ̄b
所以x=√ ̄a-√ ̄b
李建:由方程(√ ̄a+√ ̄b)x=a-b变形得(√ ̄a+√ ̄b)x=[(√ ̄a)2-(√ ̄b)?],
(√ ̄a+√ ̄b)x=(√ ̄a-√ ̄b)(√ ̄a+√ ̄b)方程两边同除以(√ ̄a+√ ̄b)得
所以x=√ ̄a-√ ̄b
这两位同学的解法都正确吗?为什么?
这样精心设计的问题,学生阅读,都各自有自己的想法,便于交流与合作。
4 奖评合作学习,使学生享受合作
世界上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但是每个学生对“赞扬”的渴望是一样的。相关心理学家分析指出“渴望关注、渴望欣赏、渴望赞扬”是每个学生的心理需要,对孩子来说,一声赞扬的话语,一个欣赏的动作,一个鼓励的眼神,比精美的食品、五彩的服装更为重要。在小组合作的学习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赞扬。
比如,在讨论方程组{2x+3y=6①,4x+5y=12② 的解法时,各学习小组有不同的意见。
第1小组:由①得:x=3-3/2y③,将③代入②消去x,求解;
第4小组:由①得:2x=6-3y③,将③代入②消去x,求解;
第7小组:由①x2-②得:y=0,进一步求解;
第8小组:由①得:6=2x+3y③,把③代入②,得:4x+5y=2( 2x+3y),整理得:y=0,进一步求解。
笔者对各个小组都给了奖励性的评价:第1小组用常规的代入消元求解,用常规的方法的优势是不易出错,风险小,获得常规方法奖;第4小组用的是整体代入法求解,用整体思想解题可以简化计算,有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获得整体思想解题奖;第7小组用的是加减消元法,计算量小,获得方法简单奖;第8小组是消常数项的方法,有创新意识,获得创新奖,真可谓:通过解答此题,各组都获奖,人人喜洋洋。笔者评价结束,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奖评学生导致成功,指责学生导致失败。不是等小组合作学习搞好了才奖评,而是奖评引导学生们参与小组的合作学习。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还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与交流表达能力,促使学生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柿.数学教学生成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李玉花.浅谈数学教学中思想和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5):75.
[3] 汪艳萍.数学课改中的几点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