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助困—励志—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研究

2015-06-03 02:25徐里朱平生戴冰星孙慧娟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成才

徐里 朱平生 戴冰星 孙慧娟

摘 要:该文基于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在具体实践中的开展情况,结合高校贫困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以及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经济资助为基础、以自立自强为引导、以成人成才为核心、以感恩奉献为目标的贫困生人才培养思路,并通过从物质上、能力上、心理上、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与研究,通过一个目标、二个环节、三个结合、四个加强的具体培养办法来构建“助困-励志-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围绕国家资助体系下探究一条科学、规范的贫困生育人工作方法,提高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的实效性。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育人 勵志 成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c)-0114-0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已经形成政府、社会、学校资助的多层次模式,确实解决了部分贫困生在校期间的经济压力。对于高校来说,资助体系的建立,不仅是一种帮扶,更是一种责任,有义务在贫困生人才培养上多措并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扩大“资助育人”的效应。在做好国家资助内容的评定发放中,应积极以国家高校资助政策为依据,探索“助困-励志-成才”三位一体育人型资助模式,开展以经济资助为基础,以自立自强为引导,以成人成才为核心,以感恩奉献为目标的多方位、多角度育人模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生活中助困、精神中励志、实践中强能”的立体型帮扶。

1 “助困-励志-成才”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

资助工作的核心是通过“助困”这一形式,达到“育人”的目的,但是单一的经济资助,容易使部分贫困大学生产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有调查显示,在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减免学费四个选项中,有40.7%的学生最愿得到无偿的助学金,另有34.9%和14.3%的学生希望减免学杂费和奖学金,只有10.1%的学生选择助学贷款,说明部分未获或已获得资助的学生出现靠政策、靠政府、靠国家生活的依赖心理[1]。另外,资助行为的物质化使得高校非常注重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缺乏对贫困生的意志、情感、价值观、心理、道德的关注。部分贫困生承受经济压力得不到很好解决和释放时,难免会出现自卑、焦虑、缺乏自信,勇气和意志不足,情绪低落,人际关系紧张,学习无热情等心理问题。这不符合高校资助工作“在经济上资助学生,在精神上扶助学生”的初衷。在辩证思维看来,资助工作不仅要包含物质传递,更要有精神内涵和社会效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帮助贫困大学生从物质上、能力上、心理上真正脱贫,是目前在国家、高校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基于贫困生的时代情况,高校应丰富与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模式,把经济扶贫、精神扶志、素质扶强相结合,发挥资助体系的助学和育人功能,发挥贫困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高校育人的社会责任,这对于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校园具有深远意义。

2 构建“助困-励志-成才”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在贫困生的教育与管理中,不同高校,资助政策、资助体系、机构设置和师资力量配备上均有所不同,开展的专题教育及人才培养方法、策略也存在差异。笔者从贫困生的特点以及当地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新模式,构建“助困-励志-成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一个目标、二个环节、三个结合、四个加强的具体方法开展育人成才工。

2.1 落实一个目标

落实中央十六号文件要求,体现教育公平性,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以人为本”;坚持高等教育根本任务,实现资助、育人齐头并进,全方位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心理、思想上成人,专业上成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2.2 注重两个环节

一是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工作体系。国家、社会、高校是贫困生资助工作体系中的主导。高校应调动内部各方面的力量,优化自主资源,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精神,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工作体系,本着为学生服务的工作态度,在贫困生的品德、知识、能力、心理、身体五大素质上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能力培训、社会实践、就业指导等工作[2]。二是健全机制,落实制度。贫困生困难认定工作一开始,应建立起可信的贫困学生信息库与档案,并实时更新;制定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复查制度,在贫困生中集中开展“谈心谈话活动”,摸清贫困生实际的思想、心理、专业学习情况,开展民主测评、座谈、家访等形式进行复核;建立、完善贫困生认定机制,监督机制,跟踪机制,形成一套事前规范、事中监督、事后反馈的保障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把资助工作作为一个良心工程来做好、做实,为真正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的切身利益保驾护航[3]。

2.3 做好三个结合

(1)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通过思想政治辅导员、兼职班主任等有针对性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及革命传统教育,强化贫困生理想信念,自立自强、感恩奉献意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培养贫困生具备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悦纳自我、调控自我的能力,承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及社会适应的能力。高校应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依据贫困生心理健康档案,对贫困生的心理素质现状进行心理调查、心理测量和行为观察,掌握充分的信息资料,摸清贫困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和特点,使心理教育具有针对性[4]。

(3)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贫困生工作要注重人才培养的成效,紧紧围绕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自主学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进行培养,激发贫困生独立思考能力;重视贫困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科技学术活动等培养贫困生的能力素质;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帮助贫困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2.4 夯实四个加强

(1)加强思想、行为引导,培养自强自立、诚实守信、感恩奉献意识。扶困的重点在于扶心,使贫困生真正的正确认识自己、态度积极的面对贫困,乐观的面对人生挫折,是提升贫困生自信心,树立励志的根本。高校可通过自强之星评选、报告会、座谈会、志愿者服务队等平台,使贫困大学生有自我展示、收获的机会和舞台,使其树立信心,激发其成就动机,从而使周边同学发现和挖掘他們身上的亮点,感受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诚信校园行”辩论赛、话剧大赛、征文比赛等活动,提升贫困生的诚信意识,将考试诚信、还款诚信、学术诚信融入到学生诚信教育中来;通过开发专题课程来组织感恩教学、让贫困生参与课程的设计和规划,实施感恩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让贫困生在活动中将个人感恩意识转化为感恩奉献行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感恩,从而明确自身的使命,树立科学的“三观”。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贫困生积极、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贫困生心理情况多种多样,他们的精神状态、心理素质、自我调节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习成绩好,但心理抗压弱,易受挫折;有的焦虑、易激怒、心里过于敏感;有的自卑、消极、学习动力不足,甚至有的学生有严重地心理障碍。高校应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现心理健康知识多学科渗透;通过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统一测评,筛选出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心理健康咨询,对普通、共性的问题开展团体辅导和心理行为训练;日常注重开展“积极心理学”、快乐成长”等专题讲座;举办心理健康月、周的全校性活动,扩大贫困生的参与度;建立贫困生档案,进行跟踪关注,给予人文关怀,做好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补充,从而帮助贫困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积极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加强学习氛围建设,培养贫困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学期间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佳阶段,在解决经济压力的保障下,巩固贫困生的专业思想,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他们自我更新、自我提高的意识,是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必要过程。作为辅导员、班主任应积极引导贫困生制定自我人生规划,激发自主学习动机,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自觉性,树立短期、中期、长期的学习目标及学习计划,是保证他们完成学业的基础。作为专业课教师应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优化教学环境,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运用讨论、探究、案例、情境等多种教学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要将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岗位要求、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使其产生强烈求知欲,让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5]。

(4)加强社会实践、就业帮扶,培养贫困生社会适应力、就业竞争力。既要“赠金”,还要学“点金之术”,方法就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手段,过程中也可以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培养贫困生的人际交往、组织协调、专业技能等能力,让他们尝到过程的艰辛以及成功地喜悦,提高贫困生的社会适应力;就业指导和帮扶是学生“出师”的最后一节课程,一方面,面对社会的竞争高校应增强贫困生的职业精神、职业素质以及投身于基层、服务于基层的就业意识,激发贫困生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及劳动观念和服务意识,调整好就业观、成才观,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另一方面还要进行面试技巧、岗位技能的辅导,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组织专场招聘会,发放就业求职补贴、创业基金等全方位的帮扶工作。

参考文献

[1] 周文华.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建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6):151-155.

[2] 韩燕燕.高等学校“以人为本,资助育人”的能力开发资助模式探索[J].出国与就业,2012,12(6):36-37.

[3] 陈玥.论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育人功能[D].重庆:西南大学,2012:49.

[4] 文玉花.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25(1):67-68.

[5] 董德发.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途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38.

猜你喜欢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成才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价值观特征与职业指导研究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