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推出的国企高管限薪措施,让很多高管“呆”不下去了?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正在掀起一股国企会不会出现“离职潮”的争论。离职消息首先来自于银行。如中国上市银行之中薪资最高的高管——中国银行信贷风险总监詹伟坚离职、苏州分行行长朱韬跳槽至华瑞银行任行长等。其他一些金融机构、国企,也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高管离职的现象。高管们离职,是否真的都是因为限薪呢?
一位参与高管限薪政策讨论的人士曾向媒体表示,在制订政策前就已经进行了深入调研,由于年龄和适应能力以及市场需求不旺盛的影响,央企管理层“离职潮”暂时难以出现。实际上,暂时也好,永远也罢,离职在市场经济下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相反,像国有企业这种将人员“固定”下来的状态,反而不利于人才作用的有效发挥,不利于企业的健康运行,尤其不利于核心力的提升。依靠行动垄断、市场垄断、资源垄断等获得规模扩张和利润增长的中国国企,已经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对企业创造力、竞争力的扼杀与限制,表现出对人才的严重浪费和损耗。要知道,跳糟到其他企业的国企高管、技术人员等,绝大多数都能够展示出比在国企时高得多的才能和价值,创造出比国企高得多的效益和影响力。
薪酬水平的控制,一定程度上使现有的利益平衡被打破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高管选择离职,也就是十分正常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