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顺
今年新学期,林州市教体系统提出开展“日行一善”的活动要求,并明确了“学生影响家长,学校影响社会,林州影响全国”的目标。
近日,笔者走访了多所学校,很多学校将慈善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并取得了不小成效。
林州四中:爱学习就是行善,“PK课堂”效果佳
林州四中是安阳市示范中学,但由于生源质量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整个学校的发展和声誉。
学校的教学理念是“未作文章先做人”。王校长说:“学校推行爱心教育、赏识教育、信心教育和情商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打造和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让学生在七彩世界中放飞青春梦想。”
据了解,学校生源素质相对较低,接踵而来的是纪律松懈,学习没劲儿,自由散漫,打架斗殴……自从“日行一善”活动开展以来,学生行为都有了明显改变,乱扔垃圾的少了,迟到早退的少了,上课睡觉的少了。
其中独具特色的是学校开展的新课程——“PK课堂”。该课堂和中小学开展的高效课堂差不多,主要进行小组学习,发挥学生主动性。从窗外走过,教室内学生们三五成群,一个讲,大家听;一个问,大家议;能解决的不找老师,不能解决的找老师,老师就在身边,即时点拨。
在148班的教室门上,班级标签很醒目地写着“日行一善,温暖人间”的标语。班级的座右铭也很响亮——“质以忠信为美,德以好学为极。”随行的教体局主任李庆龙说:“高效课堂很适合四中的校情,这样一来,主动性有了,特长能展示了,就没了闲着打瞌睡的人了。大家一起学,一起交流,学有所长,学有所得,效果自然会好。”
林州二中:教师爱岗敬业,学生互爱助疾
这所始建于1954年的学校是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占地面积约100亩,总建筑面积约39000平方米,在校学生3000余人,现有教职工199人。学校的磐石背面是校训——崇德为首。
教职工慈善榜上,全校一日捐金额5220元,压岁钱捐赠金额3200元。
王校长说:“学校要求领导影响教师,教师影响学生,学生影响家长。我们领导见废纸就拾,确实影响了一大片,同学们、教师们跟着做,见枯叶就捡,从一片废纸拾起,养成了一种好习惯。学校坚持‘自上而下,一级干给一级看;自下而上,一级跟着一级干,遇事先想日行一善,把‘存善念,讲善言,行善事作为弘扬正能量的行为准则,开展感恩心、责任心、进取心‘三心教育活动,从净化校园环境、不讲脏话、不乱扔垃圾等五方面严格要求师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改善行为完善自我。”
郭军梅,一位身患癌症的中年教师,但不治之症并没有吓倒她,也没有削减她对教育的热情。直至手术前两天还在学校上班,手术后仅休息一个月,又强烈要求上班。化疗掉了头发,她弄个假发就来上班。王校长反复强调:“她太让人感动了,一般人做不到这一点。”
高二学生张晓娟,身患小肠坏死。但小肠移植手术费用对于她的家庭来说是个天文数字。林州二中的师生得知后,立即发出献爱心倡议,开展“用爱心点燃生命火光”捐款活动。学校的所有人,能帮忙就尽量帮忙,都想献一份爱心,唤回晓娟的健康。一场义捐筹来了7136元,也谱写了一曲与人为善、关爱他人的校园之歌。
横水镇一中:争做行善小天使,每个年级都不同
横水镇一中最惹眼的便是“日行一善最美学生榜”“最美班级榜“和“最美小组榜”。
教导主任路易凯告诉笔者:“我们采用积分制激励措施鼓励师生日行一善,小组积分作为最美小组考核凭证,班级积分作为最美班级考核内容,班级设有‘日行一善记录本,对学生的善行善为逐一登记,作为最美学生的考核依据,学校一月总结一次,对评出的最美学生、小组和班级进行表彰。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日行一善工作的稳妥开展。”
学校把“日行一善”渗透进课堂教学管理中,以班级小组为基本评价单元开展活动;建立评奖激励机制,评选“行善小天使”和“善之星小组”。针对不同年级,学校也定制了不同的方案:七年级是“日行一善小天使”,善在校园弯腰拾美德;八年级是“日行一善小贴士”,善在校门,帮助门卫查胸卡,摆放来访车辆,帮助来客寻人,礼待进出师生;九年级是“日行一善小义工”,吃饭时间深入餐厅,维护有序排队,劝阻乱倒饭菜。
市直九小:校长做榜样,互相关爱助善风
穿行在市直九小的长廊,正值下课时分,学生遇见就行礼,听不见学生之间说脏话、喊绰号,看到的是师生间和学生间的笑脸相迎和相互问好。
在五年级教室旁,我们看到两个女学生搀扶着另一女生缓缓走动,原来那个女生腿有毛病,走路不方便。班主任常晓芳告诉笔者:“我们与郑丹(化名)相遇,是学校给了我一次表达爱心的机会,也给了我的学生一次行善的机会,大家组成‘爱心帮扶队,两人一组,负责扶她去厕所、晒太阳等平时活动,小心翼翼地扶着她,生怕她受半点委屈;课下围着她讲故事、说笑话,逗她开心,让她快乐,尽可能地减少她的孤独与寂寞。”
校长焦德华从身边做起,关心教师工作生活,一心想着教师。天冷了,首先考虑教师的取暖,为各办公室配备电暖扇、棉门帘,唯独没有想到他自己。直至寒冬,他的办公室还挂着夏天用的门帘。
56岁的老教师张伍林,为帮晚辈成家立业,替其担保贷款,结果事与愿违,工资限发500元。但他反而默默为晚辈还贷款,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义务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主动承担书法班的教学工作。
学生赵馨阳坚持每周为妈妈洗一次脚,妈妈深受触动,在孩子的爱心感召下,和多年有隔阂的婆婆冰释前嫌,和睦相处。老师们还成立交通文明岗志愿服务队,不惧风寒,到红旗大道路口争做义务交通协助员,老师的影响加强了孩子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在龙腾十字路口,总是自觉排队,遵守交通规则,即使家长赶路匆忙,孩子也会及时制止家长闯红灯。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市直九小获评林州市级文明单位、“红旗渠畔好少年”先进学校,这些荣誉足以证明善的力量。
林州市桂园学校:教师拒绝有偿补课,学生争做慈善明星
在桂园学校的每个教室门口,都有几个一周一换的“日行一善明星榜”“一星一照一故事”“一周一评一鼓励”等展示栏,这些荣誉让老师们、学生们体验到习善、行善、扬善的快乐。
刘培贤,做课件忘了回家,辅导学生忘了休息,为了孩子们兢兢业业。牛国瑞,面对有偿补课一口拒绝,明确表态,“要是孩子有问题,甭管啥时间,直接来找我,有问必答!”
留守儿童高畅,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与奶奶相依为命。他孤独寡言、不爱干净,同学们都不愿靠近他。日行一善,从自身做起,从简单事做起,启发了他。他奶奶见到老师,一口一个感激:“不洗脸、不洗袜子的高畅,如今懂事多了,洗脸洗手洗袜子,还帮我洗上了碗,一下子变成了好孩子。”
付校长由衷地说:“参与慈善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拓展和延伸,是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及树立扶危济困观念的有效途径。”
横水铁炉小学:演讲、征文比赛——慈善活动一个也不少
在学校的展示墙“日行一善征文优秀作品展”中,我们看到孩子们稚嫩的话语——给奶奶洗脚;给生病的妈妈看打吊针;放学回家,妈妈还没从地里回来,就到厨房洗菜,帮妈妈干点事……
从“日行一善”的征文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改变,也看到了慈善在德育中的重要角色。另一个较有特色的慈善活动是演讲比赛。
老师和学生们把演讲比赛演化成更有意思的形式——三句半、演双簧。
演讲席上,学生们热情可爱的表演鼓舞了现场所有人。只见有四个小学生说:“看见地上有张纸,弯腰上前拾一拾,不花钱来不费力——容易!”还有他们表演的双簧也引人入胜——一个香蕉皮引发的故事,最后孩子们总结出一个道理——“原来乱扔垃圾,最后苦的是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