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镜生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越来越深入地建构我国社会的人文秩序和人们的心灵秩序,正在推动中国人民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以期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当代是信息社会,多元多样的社会价值观无孔不入地影响着我们,因此进行价值比较,明辨是非、分清利害,乃是当务之急。
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屈服于西方武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常常受西方老师欺骗,其中包括为西方鼓吹的“自由”“民主”“平等”的笼统词句及其西方赋义所惑。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在贵族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概念是荣誉、忠诚等等;而在资产阶级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概念则是自由、平等等等,总是统治阶级自己为自己编造出诸多此类的幻想。”当代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接受《说服力》刊物记者采访,在谈及国家软实力问题时说:“政府能够通过某种宣传手段增进人们对其政治理想和文化的理解……此类活动能够增强软实力。但是政府无法宣传一些不存在的东西。换句话说,如果美国没能实现民主和人权等理想,仅仅通过无线电波推销它们是不够的。人们在做广告的时候,必须拥有可供出售的优质产品。”所以,我们理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简单地照搬西方社会价值观生成的模式和实践。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及其价值观都离不开自身历史和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是举世皆知的。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指出,“世界上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唯一幸存至今的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体系,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强大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实际特有的国情,与此同时,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经过反复实践检验的,从人们耳熟能详的观念中选择出来的,一共三个层面十二条范畴,其中国家层面价值取向的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取向的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十二条范畴价值取向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任何一条都具足其它十一条。这样,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种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富强”价值取向列于十二条范畴价值取向之首,可见其重要性,因此值得首先谈谈。
“富强”,可以简要地解释为富足而强盛。从世界历史上看,不同类型的国家有不同的富强模式。“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明·佚名《增广贤文》)观察当代“富强”问题,应该以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借鉴。欧洲国家如英、法、德等是怎样富强起来的呢?一句话,对内,榨取民众;对外,持起军力,掠夺弱国。以英国为例,“圈地运动”是资本积累的国内手段,这是“羊吃人运动”。这个运动从15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历时四百年之久。新贵族用暴力大规模掠夺农民土地,侵占公地,赶走这些土地上的农民,把掠夺所得的土地开辟为养羊的牧场,以适应英国呢绒工业的迅速发展之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府又通过立法大规模地圈占农民土地,建立资本主义大农场,迫使农民流离失所。19世纪上半叶,自耕农被最终消灭。对外,英国自18世纪末叶,开始侵略非洲大片土地,在亚洲侵略了印度、锡兰、缅甸等国家,也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掠夺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资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法国等国也同英国一样竞相向外扩张。美利坚合众国独立不久即急不可耐地参加了八国联军对中国的掠夺。英国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已经是“日不落国家”,是名副其实的“富强国家”,傲视全球,然而国内贫富不均,对外争端不断。结果,“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最终衰落。
20世纪,美国自1929年爆发经济危机,持续多年。2001年美国发生轰动世界的丑闻,安然公司(曾被评为全球500强美国第七名金融公司)因欺诈丑闻被曝光,其股价从每股70美元最后跌到不足一美元。2007年初,美国出现了更加严重的经济危机。表面上看是“次贷危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但其深层原因是道德危机,一些金融家见利忘义,无视道德责任,严重损害了公众利益。美国被媒体称为当代最富强的国家。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5%,但其消耗却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而且浪费严重,大约27%的可消费食品被弃为垃圾。然而美国政府和居民靠借贷消费。2008年美国政府累计债务高达65.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倍多,并超过了全世界的国民生产总值总和。美国居民的高消费率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换言之,都是寅吃卯粮。美国实行过度刺激消费的货币政策,用低利率货币来刺激消费,造成美国人的超前消费。美国政府和居民借债过日子,可见美国的“富强”是一种虚假富强。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发展市场经济。在历史上,市场经济的出现是源于社会分工。当代,市场经济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生存发展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促进物质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但与此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刺激人们的自私自利性。曾记否,1776年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第一次指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要注意供需平衡来做好资源分配。不久,他又出版了《道德情操论》,指出,如果市场缺少道德,市场将会出现危机。道德是市场上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然而西方资本家只想疯狂赚钱,不要道德。这是舍本逐末,因此许多企业公司好景不长。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讲,“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来,财富的增长是如此巨大,它的形成是如此繁多,它的用途是如此广泛,为了所有者的利益,而对它进行的管理又是如此巧妙,以致这种财富对人民来说变成了一种无法控制的力量。”美国正是如此。美国的“富强”是畸形发展的富强。伦敦经济学院的欧洲思想学教授约翰·格瑞在他的《异教:反对进步及其他假象》一书中说:“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变得毫无意义。他们所谓的收益很多来自对人类产生更大害处而非益处的领域,例如美国永远有利可图的工业是军事防御、能源、产业化农业、加工食品和人工制药。”“公司的资产和影响控制了选举的过程、媒体的清廉、大学的课程表和事业的判断。同时,民主程序要为选举做广告,所以它小心谨慎地屈服于公司游说者的经济势力,诸如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澳大利亚治疗器械管理局等权力机构越来越被视为富有实力的公司的殷勤奴仆。”他还指出,“公司为了私利,通过自己掌控的人力、经济、科学市场和政府的资源,动员了越来越大的力量,使越来越多的人形成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沉迷于恶食品、恶医药,迷恋于掠夺性的商业过程,而忽视那些使自己陷于无知和损害自己健康的势力。”
作为美国“富强”代表的高科技虽然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方便,然而全球居民付出的代价却是极为昂贵的,不仅是资源枯竭、生态恶化之类的困扰,还有诸如核技术和基因工程的不当使用、心脑等人体器官移植、网络安全、国际性犯罪、安乐死伦理等层出不穷的新问题。科技不是万能,科技也有弊病,科技也留下很多严重的后遗症。高科技如果没有伦理、道德做基础,它是害多于利。高科技需要道德的驾驭和护航。美国文化是功利性的,美国人是以物为本,以发展工具为本,以斗为贵。以竞争出效益、求发展,能极大地刺激人们的自利劣根性,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社会出现了普遍的道德滑坡。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许多国家在美国文化误导下,普遍忽视了人文教育,忽视了伦理道德,过分地看重工商、科技、经济上的发展,以竞争、斗争出效益,导致对立、冲突不断。孟子讲:“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中国在明、清两代大多数时间里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其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一。对外方面,明朝著名航海家郑和在将近30年的7次航海中没有建立殖民地,从未侵占他国一寸土地,而是帮助当地人民提升农业、工艺和各项技术,促进文化交流,给各国带去友谊和文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曾保障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长治久安。中国传统的经济学思想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时发展的思想,即“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汉·王符《潜夫论·务本》)中国圣贤们反复强调民生的重要性,比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传》)、“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治国》)。“以正学为基”就是以中国的圣贤教育为基础。有“本”有“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才能协调发展。中国的传统思想有几项原则。第一,倡导节俭。“务本节用,财无极”(致力于根本,节约用度,财会无边)(《荀子·成相》),“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第二,主张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礼记·中庸》讲“义者,宜也”,《孟子·离娄上》讲“义,人之正路也”,朱熹注为“义者,天理之所宜。”“利”指利益、功利。孔子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孟子讲仁义,而反对谈利。他讲“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荀子认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荀子·大略》)“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荀子·荣辱》),只是应当“先义而后利”。(《荀子·王霸》)“以义制利”(《荀子·正论》)。他们之间观点虽有些微差别,但总的趋向是兼顾义利。重义,但不忽视利,关键是处理两者关系时,应以义制利。讲功利要有道德底线。译成现代话来说,“利”字本身是中性词,看是利己还是利他。利他或自利利他是仁义,只利己不利他是不仁义。人人都能自利利他,社会就和谐了。富强要建立在和谐的基础上。第三,重视德与财的关系。《大学》讲“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德性是根本,财富是枝末。倘若将根本当作外,将枝末当作内,民众就会互相争夺。因此,财富聚集在君主手中,百姓就会流散;财富疏散给百姓,百姓就会聚集在君主身边。)第四,谨严地处理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大学》讲,“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增加财富有条重要原则:生产的商品多,增长速度快,比居民消费的要多。生产得多,消费得相对少一点。这样,经济增长速度快一点,但消费增长相对慢一点。这样财富就会永远充足了。有德行的人用财富去完善品行,没有德性的人用生命去积累财富。没有在上位的人好仁而在下位的人不去好义的。没有好义的人而完不成自己的事业的。)这里的道理是,消费不能超过生产的产品的增长,这是保证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不能学美国那样借债过日子,寅吃卯粮,超前消费。与其同时,制度是由人来驾驭的,因此经济建设中最重要的是人自身的道德修养。首先要修身,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从资本构成上讲,有国有资本、外资资本和私有资本等三种。这三类企业从资本运营上讲,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并为此展开竞争。民间私人企业的劳资是雇佣关系。可喜的是,近十年来,有一些民间企业家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导,弘扬了儒商精神,特别是老板同员工一起学习和实践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企业办成和谐大家庭,老板和员工由雇佣关系转化为亲情关系。职务有高下,但职务不妨碍平等,平等也不妨碍职务,相互尊敬、合作。家是什么?是讲伦理的地方,讲付出的地方,讲仁爱、慈悲的地方。《大学》讲“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所以君子首先要慎重修养好德性。有了德性才能拥有民众,有了民众才能拥有土地,有了土地才能拥有财富,有了财富才能利益大众。《大学》一书是二千五百年前所撰写,其时是农耕社会,土地是主要财富。)企业分配原则是实行按劳和按需相结合。按需是企业设立慈善救助基金,其救助对象包括员工本人及其父母妻儿。不少企业正在筹建养老院和子弟学校,使员工及其父母“老有所终”,使员工子女“幼有所长”。在企业的管理上,企业采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原则,以中国圣贤教诲为根本指导思想,有选择地采用西方的有益的方法手段,这样的结合是“道”与“术”的结合,又契理又契机。这些民间企业新模式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的发展方向。这些企业家是先行者,他们会“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孟子·万章上》)民间企业办成“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和谐大家庭,今后还需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比如善于接纳多元化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确立同现代人才团队相适应的员工持股机制、会员加盟机制、分配机制、创业机制、创新机制、激励机制、培训机制等。与其同时,更需要政府为新企业模式创造良性氛围,有国家的战略引导、完善法规等等。
西方和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是不同的。西方人着重功利,中国人注重道义。为什么中国人讲道义?这是中国人的宇宙观使然。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万物一体”,因此生发出胸怀宽阔、仁人爱物乃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善理念,即慈悲之善的理念。儒家的《论语·学而》讲“泛爱众,而亲仁”。“泛”是广泛的意思。“泛爱众”是爱护一切众生。“仁”是会意字,两个人,有我有他,我和他是一体,自他不二。不过,这一切众生是指一切人,并扩大到动物,爱人也爱动物。《孟子·梁惠王上》讲“今恩足以及禽兽”。先秦诸子百家之一的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兼”字,古代是“总体”之意。儒家主张“泛爱”意为善遍地爱一切人;墨子主张“兼爱”意为首先要爱人类之总体。《庄子·齐物论》讲“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与我并存,万物和我合为一体),比儒家和墨家较为清晰地表述了人类与万物的一体观。道家的《太上感应篇》将“一体观”具体化,讲“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先秦诸子百家大多讲做人之道,教人爱人爱物。认识到人与人是一体,人类与万物一体,就懂得仁爱。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仁”呢?儒家提出了“忠恕”原则。《论语·里仁》讲,曾子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注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孔子以“忠恕”作为达到“仁”的必由之路。“忠”这个字是“中”“心”,就是心要正、要中,不能有偏,不能有邪。忠心就是一心,是真诚、恭敬到极处。古人说“为臣尽忠,为子尽孝。”这是天理之常,人伦之本。忠孝不能分,“忠臣出于孝门”。孝是天理之常,人伦之本;忠是做人的大道理。《孟子·梁惠王上》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是所谓“推己及人”,从而“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苟富贵,勿相忘”,中国人对“财”的看法是,财是用来帮助社会中苦难的人的。有道义的人,只取所需,自己生活节俭,多余的财富都帮助别人,自己“欲不可纵”。慈善家陈嘉庚就是这样的人。懂得了尽忠尽孝的道理,怎样落实呢?儒家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的“格”是纠正,格除物欲。“致知”就是获求真实智慧。但是要“格物”,必须有反省自己的觉悟,《论语·颜渊》讲“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孔子的弟子曾参每天从三个方面自我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反省就是放下自私自利,多想大众的利益,就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真正地仁人爱物。中国人的仁爱、慈悲的慈善理念和情怀是中国和谐进而中国富强的精神基石,再进则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基石。
西方的哲人深知中华文化之优秀。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在他1973年出版的论文《污染的起源》中写道:“文明之宗教与哲学的创始人明白,神的本质并非威力,而是仁慈与博爱。佛、菩萨和基督并非代表威力,而是代表克己奉献和自我牺牲。儒家代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互动,道家代表尊崇自然。确实,只有在这些智慧而柔和的传统宗教和哲学的基础上建立的世界观,才最有希望在今天拯救全人类。”中国人在近代看到西方人的洋枪大炮,屈服于他们的武力之下,丧失了民族自信心。但是中国文化的根很深,今天中国人高擎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旗,觉悟了。中国的“富强”要走自己的路。《论语》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有志向的人应以坚强毅力去承担历史重任,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职责,奋斗到死不罢休。这是很重很长远的职责。)这句话我们大家要牢牢记住,并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