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和适应慈善新常态的几点思考

2015-06-02 00:23刘国林
慈善 2015年3期
关键词:常态慈善发展

刘国林

中国现代慈善在重大灾难捐赠和志愿服务等方面曾展示过自己的无比辉煌。在那些特殊的日月,中华民族的伟大爱心被激发得淋漓尽致,它所释放出的社会正能量令人倍感骄傲和自豪。但那些“热月”过后,某些慈善组织、慈善人物和行为也曾遭到抨击和诟病,一股股巨大的舆论潮让人们感到爱心受到亵渎,似乎以往的慈善一无是处。经过几番大起大落之后,人们对慈善的认识、评价逐步变得更加客观和理性。现代慈善在制度和行为的规范上也日趋成熟。

经历了这一场场风波,在考验面前的确使方兴未艾的中国现代慈善很受伤。甚至有人预言,要恢复受损的公信力和“元气”至少需要几十年。但我们从科学发展观看来,这也并非完全是一件坏事。至少它使我们的头脑更清醒,制度更完善,行为更稳健,特别是对慈善新常态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飞跃。

慈善的高潮往往与灾难救助相伴生。但激情四射的爱心冲动和慈善行为不会永远保持在一个水平上。何况救灾中的慈善作为非常态化的行为只是慈善整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也不可能取代慈善的全部。如果我们仅仅把非常态化慈善作为衡量慈善状态及发展的标志、尺度,那无疑是对慈善的片面认识和误解。其结果既不利于增强做好慈善工作的信心,也不利于调动广大民众以积极的心态促进常态化慈善的可持续发展。

常态化的慈善是慈善事业发展之本,它融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我们有了这种认识之后,慈善的视野就会更加开阔,慈善的创新就会应运而生,慈善的心态就会更加平和自信,慈善的内容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当我们提出如何认识和适应慈善新常态这个概念和命题时,不是对传统常态慈善活动及行为的否定,而是启发人们面对当前慈善客观环境、条件和形势的发展变化,如何使自己的认识和行动更加地适应时代发展,更加主动地探索和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慈善发展之路。

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认清慈善新常态的几个显著特点。依笔者看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人们对慈善理念的认识有了新飞跃

现代慈善在我国经历了20多年的实践,人们不仅认识到社会义制度下也需要发展慈善事业,社会福利永远不能取代慈善;而且还认识到慈善事业不仅在价值观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同一性,在物质层面上也应当成为社会保障的重要补充。虽然以“配角”身份出现,然而不可或缺。

在长期实践中,人们对现代慈善需要有信誉的中介机构,需要公开透明的运作成本,需要政府的支持、监管与引导,需要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宣传与监督等,不仅有了进一步了解,也获得了认可。这便为慈善事业大发展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二、 植根基层的慈善网络基本形成

在政府支持引导下,在全国范围内很快形成了以公募和非公募慈善组织以及草根慈善组织为载体的纵横交错的庞大慈善网络。这种三位一体、长期并存、优势互补的慈善大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为中国现代慈善的发展提供了强大而有力的组织保障。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慈善的重点应当在基层。只有社区、乡镇慈善活跃和发展,现代慈善才有基础和无限生命力。试想, 当慈善全覆盖,基层网格化功效得以充分发挥时,还担心被遗忘的角落得不到惠及吗?

三、 尽责的政府行为为慈善创造了宽松环境

在救灾、扶贫、助教、医保等重大社会保障方面,我国的政府责任和实施力度十分凸显。不但明确规定慈善捐款不得划入国家和地方财政,而且不断强化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在重大灾难面前,无论是组织实施救援还是灾后重建,政府总是在第一时间率先垂范,始终把灾区冷暖系在心上,尽量减轻全国民众的负担。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种从政为民的模范作用,不仅使民间慈善环境更加宽松,也进一步从更深层面促进了广大民众慈善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其结果既有利于保护群众的捐赠热情,树立政府良好形象,也有利于克服民众激情下极易产生的无序状态和盲目性。使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避免浪费,充分发挥实效。

四、慈善组织和行为逐步回归民间性和社会化

随着政府在深化改革中进一步简政放权和对社会组织功能、作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政府已明令在职官员逐步从包括慈善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中退出,对退休官员在社团中的任职也有了明确规定和限制,从根本上明晰了角色分工,彻底改变那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状况。这对慈善组织回归民间性和社会化无疑将会产生积极影响,使慈善组织功能和潜力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五、慈善的功利思想日趋淡化

强捐、诈捐、骗捐等现象渐渐失去市场

人们在实践中,对慈善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慈善的内容、行为方式渐渐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反对沽名钓誉和大搞形式主义的“作秀”,不再盲目跟风。一些先富起来的企业家在继续带头捐赠的同时,想得更长远更务实。他们有的不再围绕捐赠额度高低搞攀比,转而把慈善纳入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慈善的多样化上投精力下功夫,让“人认可慈善”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六、慈善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日益被人们所接受

慈善钱与物的捐赠是慈善物化的重要形式。它能及时有效地解决被捐赠对象的实际需求和困难,但它决不是慈善的全部。我们在加强募捐工作的同时,决不能忘记和忽视慈善的多元性和多样化特征。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慈善教育是慈善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人们从小受到的慈善教育,往往会影响其一生的价值取向。只有牢固树立起利他主义的慈善观,才有助于不断增强慈善自觉性。前些年由民间慈善组织编撰的《慈善读本》,无疑是对慈善教育的新尝试。在一些省市,由于领导重视和支持,已有了“慈善读本进校园”的良好开端,既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也有助于陶冶情操。但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差异和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在推广和普及方面仍然困难重重。先行先试者毕竟要经历坎坷与困惑,但我们总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充分认识和研究慈善新常态的表现形式及特点,有助于我们对慈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发展走向有一个全面了解和判断。慈善有其自身的发展运行规律。单靠大轰大嗡“运动式”的动员和指标化推动,从长远看非但与于事无补且极易让民众产生慈善疲劳症甚至形成抵触情绪逆反心理。“春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经过我们长期不懈努力,如能使全民族的慈善意识不断提升和养成,能使人人做到“不为善小而不为”便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了。

在慈善新常态下,相信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增强信心,把握政策,大胆创新,善于发现和培植新生事物,稳妥推进,中国特色的现代慈善必然会沿着健康的轨道胜利前行,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猜你喜欢
常态慈善发展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习近平不要滥用“新常态”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