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程 刘建华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榆林人经历了从贫穷到富裕的变化。生活条件的转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但骨子里热情好客、厚道直爽的榆林人,始终不忘与人为善、心怀感恩。于是,在市民的评选中,涌现出了各行各业的“榆林好人”。他们中有的乐善好施,有的敬业奉献,有的尊老爱幼,有的坚持不懈……他们用自己内心深处那些简单、淳朴的精神理念,感染着他人也鼓舞着自己,阐释着美好也传承着文明,形成了一种不断奉献社会的力量之源。他们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为榆林的转型发展凝聚了力量。今天,让我们利用跃然纸上的字里行间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生活中的艰辛、美好和正能量。
八年坚持换来殊荣无数 农家子弟成了市上名人
—记榆林好人“最美司机”胡真祥
如果不是亲自去了胡真祥的工作地点,根本无法想象空气中弥漫的那种味道。当然,就算身处那样的环境,也无法用语言形容那究竟是怎样一种臭味。恶臭扑鼻?奇臭无比?臭不可挡……不,这些词语在这种臭味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那是一种一入鼻孔就可以让人的五脏六腑翻江倒海的“神臭”。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种脏乱、奇臭的环境中,这位大嗓门、好心态的陕北汉子竟然一待就将近八年,这也为他换来了“十佳美容师”、榆林“最美司机”等美称。
地道庄稼汉,走进“公家”门
1963年1月27日,胡真祥出生在榆林市榆阳区古塔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家中排行老四的他,从小就过着一种地地道道的农民生活。
2007年10月15日,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进了“公家”门。当时,榆林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刚刚成立。因为娴熟的驾驶技术,他被熟人推荐到该单位上班,具体工作就是驾驶推土机,填埋这座城市的生活废弃物。从那时候开始,他就每天与各种生活垃圾为伴,无论严寒酷暑从未放弃。不知不觉,他已经在这臭气熏天的环境里坚守了将近八年。一年365天没有休假,一天24小时都守着垃圾堆过日子,他没有一句怨言。
工作环境差,饭都吃不下
记者在垃圾填埋场见到胡真祥时,他正在驾驶室里工作。在他娴熟地操作下,原本笨拙的推土机变得活动自如,坚实有力的铁铲将成堆成堆的垃圾推向坑底。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影响人正常呼吸的恶臭,随着推土机每一次有力地翻滚,这种臭味就伴着起落的灰尘迎风飘散,连呕吐都显得力不从心—这味道的杀伤力实在太大了!垃圾场上空盘旋的几只乌鸦时高时低,在轰隆隆的机械声中传递着死一样的气息,整个场面充斥着一种虐心的压抑。
“我刚来那一年也受不了,每次吃饭都提不起胃口,现在已经习惯了。”看着记者痛苦的表情,胡真祥笑着说。事实上,他不是闻不到这股臭味,而是长时间的“训练”,让他的身体产生了一种“抗体”。据他介绍,一遇到下雨的天气,整个垃圾场臭水弥漫,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但他的垃圾填埋工作还要继续。到了夏天,空气中混杂着冲天的臭气,脚下蠕动的却是自由行走的蛆虫,而他则是行走于蛆虫之上的工人。
起初不想留,现在赶不走
刚到单位的时候,他的工资每个月只有1200元,当时很多朋友都劝他去工地上打工。再怎么说,一个铲车司机的待遇都不止这个数字。再加上一时无法适应这种恶劣的工作环境,当时的他还真有一种想要辞职的打算。“凡是来单位看过我的亲戚朋友都劝我离开,这里不仅待遇一般,工作环境更是不能说,工作时间上也绑得死死的。”他说,在朋友的鼓动和劝说下,当时真有一种想要离开的想法。但出于多种考虑,还是勉强留了下来。
“原来是不想留在这里,现在就算赶我走也不走,已经干得放不下了。”他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如今已经年过半百的他,早已没有魄力去爬工地了。他说,这里的领导对他很好,同事之间也相处习惯了,工资待遇也都有了提高,他没理由不坚持下去。“在我退休之前,我还要好好干呢。”他笑着说。在外人眼里,一对儿女已经成家,不愁吃穿的他早就不用再受这份罪了,但他说作为一个庄稼人,他闲不住。
无假团聚少,敬业美名传
当我们享受这个城市给我们带来的美好时,却不知道有这样一群人在默默付出。胡真祥就是这样的人,因为每天都要倾倒400多吨的生活垃圾(特殊时期每天700吨左右),他的时间都被忙碌的工作占据,用他的话说就是“忙得都顾不上生病。”有一次做了个小手术,他还没来得及等待康复,就又走上了工作岗位,结果不得不进行了二次手术。“别看这台推土机又脏又臭,我只要一天不摸它就觉得手痒痒。”看着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推土机,他的眼中流露出一种纯粹的欣喜。
采访当日正是胡真祥的生日,他说已经不记得上次过生日是什么时候了。每次兄妹几人相约出去旅游,他总是那个忙得抽不开身的人。“我们兄妹几人一样,性格都很开朗,我姐姐胡拖莲也是榆林好人。”说起这位“名人”姐姐,胡真祥显得很自豪。如今,因为工作认真、业务精湛,他连续五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此外,还先后获得了“双创先进个人”“十佳美容师”“最美司机”等称号。面对荣誉,他说:“我只是干得撂不开了。”
榆林好人刘怀勤:付出点滴真情 成就“最美医生”
刘怀勤出身普通农民家庭,80年代就成为了名校大学生;他担任榆林市口腔医院院长,没有一点“名医”的神气;他治愈的患者成千上万,年过半百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面对日渐激烈的医患纠纷,他只说:“红包是底线,拒绝红包就是远离纠纷。”二十九年的从医生涯,让他更坚定了自己当初的选择。在他眼中,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身处什么地位,做一个有品格的人永远是第一位的。他叫刘怀勤,是一位普通的口腔科医生,他的努力成就了一个个不普通的荣誉。
农家子弟进了大学校门
1981年刘怀勤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在口腔系学习了五年的口腔学。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回到了养育自己的家乡,到了榆林市第一医院(当时原址在绥德)。“当时的人都有一种恋家情结,不愿意到外地去,分配政策也都倾向于就近原则。如果是现在,说不准就在外面安家了。”说起当时的选择,他这样说。如今,就算有出去的机会,他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留在榆林。他说:“这是我的家。”endprint
刚刚参加工作时,他头上顶着名校大学生的光环,但在工作中没有一点大学生的傲气。他知道,书本知识的积累只是为将来工作打基础。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他真正的战场在医院,在每一次紧张的手术台上。
不断学习提升专业本领
虽然走上了工作岗位,但他对业务的提高和学习从未止步。1990年到2012年期间,单位多次派他外出深造,分别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等单位学习深造,系统地学习了口腔科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此外,他还远赴美国、德国、法国、荷兰以及比利时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访问。作为一名医生,每天奔波于每位病患之间已经让他忙碌不已。下班回家后,他还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搞科研、写论文。先后在《实用口腔医学杂志》和《中国美容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9篇。
“人们普遍认为,口腔医学仅仅就是治疗各种牙病。事实上,这个学科囊括了人的整个头部。”他说,他治疗的大多患者都是因为车祸等导致的面部外伤,或者是面部肿瘤。有一次,一位患者脖子上被匕首横穿过去需要急救,他跟其他几位同行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才使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在他眼里,通过治疗不仅要为患者治愈疾病,还应该尽最大努力让他们保留一个美观的外表。治愈是第一标准,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保持患者外貌好看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之一。
工作忙碌无暇顾及家庭
由于工作忙碌,他几乎顾不上操心家里的事情。因此,平时工作不是很忙的妻子就成了他的贤内助。“起初她经常抱怨,总说我忙得不顾家。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说起妻子,他脸上露出了歉疚的笑容。如今,学习环境工程的儿子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妻子也习惯他日夜奔忙的节奏,他就更加没日没夜地投入到了工作中。去年9月,榆林市口腔医院挂牌成立,这是他完成的又一大使命。如今,这个设有80张床位、16个门诊科室的口腔专科医院,不仅为广大患者提供了舒适的就医环境,还为他们带来了专业、先进、实惠的医疗技术。
荣誉背后隐藏汗水无数
“对于医生来说,红包是底线。你收了红包,就算给患者把病治好了,人家也不会感激你,有时候还会想办法跟你找茬,所以纠纷自然就多了。”他说,一个医生只要拒绝红包,就可以做到远离医患纠纷。没有哪一个人是万能的,总有一天你需要别人的帮助。所以,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帮助自己。这是刘怀勤的处世哲学。“在绥德时,我帮单位的一个管道工的孩子顺利入学。现在,我母亲家里的管道只要一出问题,人家每次都尽心尽力地帮忙。”他说,他的关系圈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
如今,他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奖,又先后被评为“榆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榆林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二届“榆林好人”、榆林“最美医生”,但在这些荣誉背后他付出的艰辛和汗水,一般人根本无法想象。而在这些荣誉的光环照耀下,他依然还是老百姓口中那个“牙痛找怀勤”的好医生。“就算是在超市买东西,如果售货员态度很好,消费者心里就觉得很舒服。我们也是一样,只要站在患者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很多问题就很好解决了。”他说。
历经艰辛只为红枣找出路 扎根农村铸就无悔青春梦
—记榆林好人“最美村官”张亮
下了宽敞的榆佳高速,经过几个小时的奔波,终于来到了这个黄河岸边的小山村—榆林神木西豆峪村。这里手机只有移动信号,电脑无法上网,只要一停电,整个村子就成了与世隔绝的状态。80后的大学生村官张亮,就在这里洒下了梦的种子,可能也将把自己的一生许给这个黄河岸边的孤寂村庄。
为亲情回家
1982年10月,张亮出生在神木大柳塔的一个小山村。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他得到父母的关爱却最少。7岁那年,父母因病双双去世,对于年幼的张亮来说,童年的不幸让他更早学会了独立和坚强。2005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张亮先后在山东青岛、广东惠州的外贸进出口公司做翻译工作。当时的工作虽然顺心,但在外漂泊的生活让他始终缺失归属感。2007年,为了能和亲人在一起,他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返回老家神木,也恰巧在这一年,神木县组织了大学生村官的考试。正是这次考试,改变了张亮的命运轨迹。从此,他的身份变成了一名村官,与生长在陕北高原的一片片枣树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迷茫思索
神木县南部是我国五大红枣主产区之一,红枣种植面积约为20万亩,而素有“红枣之乡”美誉的万镇就有6万亩的红枣种植规模。然而近年来,当地的红枣受病虫灾害及雨水天气的影响,经常大面积绝收,再加上受新疆等地红枣的冲击,枣贱伤农成为常态。红枣销售难让当地红枣产业危在旦夕,转型升级发展迫在眉睫。“咱们当地枣树这么多,传统的木枣品种品质优良,但本地市场充斥的却是新疆枣,这让我觉得很难受。”张亮说。
应该为当地红枣找条出路!这一想法萌生后,张亮开始思索如何打破传统的粗放型红枣加工经营模式。如果我们能建设起一个现代化的工厂,能够运营成功,带给人们希望,就可能吸引更多人返乡管理种植枣树,从而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红枣产业的发展,枣农就不用再愁红枣卖不出去了,”他说,这就是自己最初的想法,同时也开启了一个年轻人创业的梦想。
为思索行动
从2009年开始,张亮几乎跑遍了全国的红枣主产区及知名红枣加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及市场分析。他发现,红枣市场仍然是以干制品为主,而神木当地的红枣干制品市场竞争力日渐衰退,很难有所作为。红枣深加工的产品,比如红枣酒、枣饮料等产品的重复购买率低、市场占有率低,惟有从红枣复合型深加工产品着手,进行产品研发才是神木当地红枣比较好的出路。
基于“尊重、创新、融合”的产品理念,张亮最终决定从“红枣咖啡”这个产品入手。“我决定做咖啡是经过充分考虑的。生长在陕北高原的木枣与来自大洋彼岸的咖啡结合是个很好的产品创新理念,它们的融合更多的是中西两种文化的融合,很有意义。再者,中国没有自己的咖啡品牌,所以做红枣咖啡的品牌塑造空间很大。国人大多不喜欢咖啡的苦涩感,所以如果能做一款,更尊重国人口感体验的咖啡,也很值得尝试。”他说。围绕这一理念,他与科研团队进行了大量的产品调试并最终使得“红枣咖啡”这个产品的研发取得了成功。2012年,他创立了“曼乔”品牌,正式开启了创业的旅程。endprint
为梦想前行
2012年6月,在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下,张亮和两个投资伙伴在西豆峪村开始了工厂的建设。起初一切顺利,但随着煤炭价格的下跌,神木县民间借贷的崩盘,两个投资伙伴最终不得已退出。工厂的建设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所有的压力落到了张亮一个人的肩上,这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为了筹措建厂资金,他四处举债,到处贷款,工厂建设断断续续异常艰辛。无论资金困境多么严重,张亮从未想过降低建设标准。“要做品牌,硬件不能差,设备不能凑合,否则,产品品质得不到保证,品牌建设就无从谈起。”他这样说。
“我有两个愿望,一是希望人们能够接受和喜爱‘曼乔品牌,二是希望在‘曼乔品牌的带动下,当地红枣销售不再是问题。”他说,正是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自己。“我不知道还能走多远,但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坚持下去,我还年轻!”说这些时,张亮眉宇间带着沉重,但也写着信心。2014年底,他花了两年多时间,克服了种种困难,艰难地完成了工厂建设。 “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进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这是习近平对全国大学生村官的指示。他把这些标语赫然印在公司展厅的墙上,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的创业梦想。
折彩梅:因为爱,让包容成为一种习惯
“这是谁?”“彩梅嘛,我的儿媳妇。”面对提问,今年已经78岁的刘月兰,就算病得谁都认不出来了,儿媳妇折彩梅的印象已经刻在了她的脑海中。在榆林,这位孝敬公婆的米脂女人,已经成了“名人”。偶尔走在街上,都会被人叫住问一句:“你不就是那个好媳妇折彩梅?”面对赞誉,她的内心除了欣慰就是压力。“作为儿女,照顾老人是一种应尽的义务。现在,坚持自己最初的选择已经成了一种责任。”折彩梅说。
辞掉工作照顾婆婆
2011年农历9月,年逾古稀的刘月兰突然病倒,被医院诊断为因脑梗塞导致的全身瘫痪。当时,工作上正顺风顺水的折彩梅一下陷入了沉思。“我已经当了六年的老师,无论在领导、同事还是家长眼里,我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如果继续工作,谁来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突然要放弃工作,心里却有太多不舍……”她说,为了做出辞职的决定,她也哭过、纠结过,但为了让自己心里不留遗憾,还是选择了辞职,然后全身心照顾婆婆。
为了老公安心工作,为了儿子努力学习,也为自己不留遗憾,她选择了一条看似平凡却充满艰辛的道路。公公张玉富回忆,老伴儿刘月兰当时的身体情况很糟糕,不仅神志不清,也说不了话,就连最基本的生活起居都无法自理。即使如此,折彩梅毫无怨言,一肩挑起了照顾婆婆的重任。
咽下泪水哄乐老人
其实,刘月兰老人早些年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为了方便照顾远在农村老家的双亲,折彩梅和丈夫张仲元就把两位老人接到榆林生活。为了让老人过得舒心,他们决定夏天让老人回老家居住,冬天来榆林过着有暖气的生活。然而,自从老人病倒后,折彩梅毅然决定让两位老人定居榆林。“榆林的医疗条件要比农村好得多,老人有个病病灾灾往医院跑也方便。”折彩梅说,只要对缓解婆婆的病情有好处,她做什么都愿意。
然而,婆媳之间朝夕相处了1200多个日日夜夜,一辈子好强的婆婆在病情的折磨下,变得更加“不近人情”。有一次,她把彩梅都骂哭了。大冬天,逼得娃娃在外面躲了几个小时,回来后还要堆着笑脸哄她开心。”折彩梅的公公张玉富—一位退休老教师这样说。他说,在自己将近八十年的生涯里,还真没有遇到过这么懂事的儿媳妇。
不做儿媳做个女儿
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要起来为公公婆婆倒尿盆、叠被子,还要为全身瘫痪的婆婆穿衣服、洗漱、喂早饭、喂药,而帮助婆婆接屎接尿、梳头理发、洗澡擦身剪指甲更是常事。张玉富夫妇一生育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在刘月兰老人眼中,媳妇折彩梅比女儿还亲。因为媳妇长时间悉心照料,老人已经对她产生了一种依赖,一看不到媳妇的身影在眼前晃荡,就着急地跟家人打听。在折彩梅无微不至的照料下,老人的病情逐渐好转,由刚开始的卧床不起,已经恢复得可以自主翻身,有一段时间还能独自躺下、起来,还可以自如地更换电视节目。
源于爱情止于孝心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作为一个拥有七情六欲的凡人,谁还能没有一点喜怒哀乐呢?但现实生活已经把这个坚强乐观的女人,打磨得可以自如地控制心情。很多时候,在婆婆面前受了委屈,她也装作满不在乎,她不会让老公知道自己的难过。“爱一个人,就不能让他为难。”她说,她绝不会让老公受“夹板气”。
如今,她对婆婆公公所有的照顾、宽容、孝顺,都源于一个陕北女人对丈夫赤诚的爱恋,却止于一个晚辈对长辈的孝心。“首届榆林好人”“榆林市好媳妇”“榆林市第五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榆阳区最美家庭”……这一系列的荣誉让这个朴实、乐观的米脂女人倍感欣慰。同时,她也深深感受到了荣誉背后的压力。“以前我只是孝顺自己的老人,现在媒体把我的事情报道后,我就必须比以前更加尽心地照顾婆婆。因为,我不能辜负社会对我的肯定和信任。”她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