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涛 毕明光
摘 要:上庄金矿床受著名的控矿断裂构造焦家主干断裂控制,矿床规模达到中型。主矿体具有较为明显的南西向侧伏规律。矿体走向长度650 m,现控制斜深达570 m,矿体沿倾向仍未封闭,预测深部仍有较好的资源前景。
关键词:金矿 地质特征 资源前景 上庄金矿床
中图分类号:P6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2(c)-0247-01
上庄金矿床地处招远城西北30 km处的上庄-徐家疃村一带,由著名的控矿断裂构造焦家主干断裂控制,矿体赋存于该主干断裂的支脉-东庄子断裂。最近几年的地质调查工作主要在上装矿区-150~ -860 m标高和0~40线,同时对于主矿体倾斜的控制位置在570~750 m,且矿体仍有继续延伸的趋势,现在又增加了约10 t的(332)+(333)类金金属。通过研究矿体的空间分布情况和地质特征的变化规律,可以初步的判断:在矿体的深部仍然存在较好的资源。
1 地质背景
工作区位于华北陆块(Ⅰ级),胶北地块(Ⅱ级)之胶北隆起区(Ⅲ级)、胶北隆起(断)(Ⅳ级)西部,沂沭断裂带东侧。区域上岩浆岩广泛出露,地层分布零星,断裂构造发育,焦家断裂带(将龙口-莱州断裂带之高家庄子到寺庄地段称为焦家断裂带)主干断裂为区内Ⅰ级控矿构造,焦家主干断裂下盘支断裂—望儿山断裂、灵山沟-北截断裂和东庄子断裂为区内Ⅱ级控矿构造,其余次级断裂为区内Ⅲ级控矿构造。区内岩浆岩广布,约占总面积的60%以上,主要为中生代玲珑超单元,大面积展布;新太古代五台-阜平期马连庄超单元、栖霞超单元(原划为胶东群)分布于焦家断裂带以西;中生代燕山早期郭家岭超单元侵入玲珑超单元内,区内派生脉岩不甚发育。
2 地质特征
矿区位于焦家断裂带北段,主要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并且矿区的北部以东向断裂构造发育为主要特点,主要是焦家断裂,其次是望儿山断裂、侯家断裂、东庄子断裂。其中,东庄子断裂为焦家主干断裂支脉,其控制了区内主矿体的产出,该断裂宽20~230 m,倾向北北西-北西,倾角25~35°,走向变化较大16~87°。主裂面的发育不仅连续,而且稳定。断层泥厚0.10~0.50 m,见蚀变花岗岩、碎裂岩、糜棱岩呈带状的分布在主裂面两侧。
望儿山断裂是矿区内的分界线,分界线东面是中生代燕山早期郭家岭超单元,分界线的西面是中生代燕山期玲珑超单元,其中还有新太古代马连庄超单元零星的分布在矿区内。
相对来说,矿区内并不发育脉岩,而主要是在北北东或南北方向存在石英脉、辉绿岩、闪长玢岩等。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主要矿体地质特征
通过本次详查工作,在区内共圈出矿体28个,以①-Ⅰ号和③-ⅩⅢ号矿体规模最大。依次占探获资源总量的53.88%和42.69%,沿倾向矿体均未封闭,主要矿体特征简述如下。
3.1.1 ①-Ⅰ号矿体
赋存于东庄子构造蚀变带8~28线、 -150 m~-450 m标高间。矿体形态呈脉状,局部呈透镜状,膨胀夹缩现象亦较明显,其走向长度650 m,现控制斜深达570 m,其产状与蚀变带产状基本一致,一般为315~325°∠25~33°,平均320°∠30°。矿体具明显的南西侧伏特征,侧伏角约60°。单工程金品位一般在1.02~17.55×10-6,平均为2.51×10-6;单工程矿体真厚度在0.84~13.97 m,平均为5.30 m。属厚度变较稳定、有用组份分布较均匀型的矿体。
3.1.2 ③-ⅩⅢ号矿体
为深部隐伏矿体,赋存于东庄子构造蚀变带391线~407线、-580 m~-860 m标高之间,矿体形态呈脉状,控制走向长度210 m,控制斜深750 m。矿体走向约30°,倾向西北,倾角一般30°。单工程金品位1.03~28.38×10-6,平均品位6.32×10-6;单工程矿体真厚度在0.52~0.94 m,平均为0.68 m。属厚度变化稳定、有用组份分布较均匀型的矿体。
3.2 矿石特征
矿石中金矿物以银金矿为主及少量自然金。金矿物粒级以微粒金为主,分为裂隙金、晶隙金、包体金三种,矿石结构有交代结构、乳滴状结构、包含结构、晶粒状结构和压碎结构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压碎结构和晶粒状结构。在矿床内,比较常见的矿石构造是角砾状构造、斑点状构造、交错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网脉状构造和细脉浸染状构造等。
主要的矿石类型是浸染状及细脉浸染状黄铁绢英岩化花岗闪长质碎裂岩和浸染状及细脉浸染状黄铁绢英岩,均为低硫的原生矿石。
3.3 围岩蚀变
矿区内的围岩蚀变是沿着断裂构造带发育的,主要有碳酸盐化、硅化、黄铁绢英岩化和钾长等,矿液动力的强度以及断裂、裂隙的性质都决定了蚀变的规模和强度。具体特点是:蚀变作用相互叠加且延续时间长,蚀变分带明显,各带之间为渐变关系。
4 深部资源前景
4.1 矿体分布规律
侧伏规律。金矿床内矿体,受焦家主断裂带之次级构造的控制。①-Ⅰ号矿体,赋存于东庄子断裂蚀变带中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带中,矿体产状与主裂面大致平行,具较明显的南西侧伏特征,侧伏角60°左右。
4.2 找矿标志
(1)北东向压扭性断裂帶的主干断裂常沿岩体接触带展布,压扭特征明显。矿床常常位于该断裂带和构造的交汇部位。另外在主干断裂与分支断裂的交汇处或者断裂构造的启开和产状变化处也经常有矿床存在。
(2)北北东-北东向构造与近东西向断裂的复合部位是矿床形成的有利空间,控制构造沿走向及倾向产状变化及蚀变岩膨大复合地段是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
4.3 探矿建议
通过上面两条矿体分布特征,研究人员认为该矿床沿侧伏和倾向方向向深部仍然存在较好的资源,对以后的探矿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望儿山构造蚀变带为区内深部主要的含矿蚀变带,此次工作中仅有2个孔对其进行揭露,仅限于勘查区东部28线,另外也参照了原263、271、279线的部分钻孔的资料,相对来说对该构造带的控制不足,今后应加强带内矿体赋存规律研究,加强深部探矿,将取得良好的找矿效果。
(2)东庄子、侯家构造蚀变带为焦家带下盘次级构造中规模较大的含矿构造带,东庄子构造蚀变带延伸稳定,侯家构造蚀变带向深部有与望儿山构造蚀变带复合的趋势。通过本次详查在三个蚀变带内均发现良好的金矿体。今后应认真搜集以往地质资料,加大综合分析研究力度,总结成矿规律,有望在该区金矿的深部找矿工作中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张传昱,张均,李婉婷,等.安徽上成金矿床Ⅲ号矿体原生晕特征及深部预测[J].地质科技情报,2013(3):159-165.
[2] 陈永清,韩学林,赵红娟,等.内蒙古敖包特Pb-Zn-Ag多金属矿床原生晕分带特征与深部矿体预测模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2):23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