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与世界优秀男篮的差距及提升建议①

2015-06-02 13:28:39刘芳杨辉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中国男篮差距

刘芳 杨辉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与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男篮在第30届伦敦奥运会的5场比赛技术数据和男篮四强的8场比赛技术数据进行了统计和比较分析,找出当前中国男篮与世界优秀男篮在进攻能力和防守能力上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中国男篮竞技能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国男篮 第30届伦敦奥运会 优秀男篮 差距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b)-0224-05

The Gap and the Advance on Between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and Worlds Elite Mens Basketball Teams in the 30th Olympic Games

Liu Fang1 Yang Hui2

(1.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Chongqing,400074,China;2.School of PE,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400067,China)

Abstract:Making use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s,the paper analyze on technical statistics data both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and the worlds elite mens basketball teams in the 30th Olympic Games,and find out the gap on the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than the worlds elite mens basketball teams,and put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capability of the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competition.

Key Words: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The 30th Olympic Games;The Elite Mens Basketball Team;Gap

中国男篮在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中的全部失利体现出中国男篮与世界优秀男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从比赛技术统计来分析这种差距很有必要。有部分研究者对中国男篮与世界优秀男篮的差距进行了探讨[1-7],这些研究对中国男篮以后的训练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但是,以往的比赛数据只是代表当时阶段中国男篮的竞技能力情况,并不能反映当前中国男篮的竞技能力情况。尤其是在无姚明时代的中国男篮在世界大赛中的技术表现进行分析,对未来中国男篮无强大核心内线下的提升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事情。

该文是以中国男篮参与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技术数据以及男篮四强的技术数据比较来寻找中国男篮与世界优秀男篮的差距以及现实存在的问题。由于此比赛是中国男篮最近一次的世界大赛,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出中国男篮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希望能为中国男篮竞技能力的提升提供一些帮助。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第30届伦敦奥运会篮球比赛中,经过激烈的“拼杀”,前四强队伍排名依次为美国、西班牙、俄罗斯、阿根廷。通过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前四强队伍的技术统计分析,结合篮球专业知识分析找出中国男篮与世界优秀男篮之间存在的技术差距,客观反映中国男篮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文献资料检索系统收集关于中国男篮近几年世界大赛技术统计分析相关论文,查阅篮球技术、战术、篮球教材方面的相关著作,了解中国男篮关于世界大赛的技术统计分析资料。

1.2.2 数据来源

通过互连网收集比赛数据资料,所有数据均来自网易奥运数据直播系统和新浪2012年伦敦奥运会网站。

1.2.3 录像观察法

将中国男篮参与的5场比赛录像和四强比赛的8场比赛录像回放。重点观察比赛中进攻篮板球、防守对手、快攻、内线得分能力和助攻五方面的技术表现情况。

1.2.4 数理统计

将收集到的中国男篮以及前四强队伍的所有篮球数据通过SPSS17.0和Excel 2003进行统计、检验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关于篮球运动比赛队伍整体竞技能力结构的研究鲜有发现,只有关于同场对抗类项群项目的竞技能力方面的研究[8],但关于篮球运动员个人竞技能力结构的研究成果却有一些[9-11]。从孙义良关于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研究来看[12],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由体能、技能、心理能力与智力四种能力组成。形态(即身高、体重)属于体能范畴,技术属于技能范畴,也即是说,篮球运动员的技术是篮球运动员的一种竞技能力。由于该文研究的是篮球参赛队伍总的技术统计分析,而这些技术统计数据又来源于运动员个人技术数据。依此,我们也同样从这个结构体系思想出发,整个参赛队总体的技术统计体现的是参赛队的篮球竞技能力。比赛中体现出的能力一般我们将其分为进攻能力和防守能力,这应该是公认的分类法。作者为了更加详细的体现出进攻能力的技术体系,又将进攻能力分为直接得分进攻能力和非直接得分进攻能力两类,但篮球比赛技术统计中还有比如快攻得分、二次机会得分等技术指标,在该文将其归为第三类进攻能力,即其它进攻能力。但篮球技术指标所体现出的队伍和个人的竞技能力并没有这样严格的区分,基本上所有的技术运用、能力发挥都是为得分服务的,换句话说,也就是进攻的过程。以下就对中國男篮体能指标以及三种进攻能力与第30届伦敦奥运会前四强的男篮进行统计与比较分析。

2.1 体能指标

在体能指标方面,一般包括形态、机能和素质三个方面。由于机能和素质数据的获取要通过对运动员进行专门的测试才能获得,因此,该文只对能够收集到的运动员的形态,同时与年龄数据一并进行统计并做简要的分析。

从表1的数据显示,中国男篮与四强在平均身高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且,从平均值的直观比较来看,中国男篮的平均身高均比四强高出2~3 cm。在现代男篮激烈的空中争夺上,中国男篮在身高上并不吃亏,甚至还略占有一点优势,说明中国男篮在选材上比较注重队员本身的遗传素质。

中国男篮的平均年龄为26.1岁,和美国、西班牙、俄罗斯各队的平均年龄不存在显著差异,和阿根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从数据观察来看,阿根廷在世界优秀男篮的平均年龄方面相对较大,体现出队伍具有一定的老化现象。中国男篮在年龄上与前三强差异不显著,而且年龄的集中程度相差也不大,不存在队伍相较世界优秀男篮年轻化或者老化的因素。

2.2 进攻能力

2.2.1 直接得分进攻能力

在篮球比赛中,得分的多少是比赛成败的唯一标志。所谓直接得分进攻能力在篮球技术统计指标体系里主要体现在2分投篮、3分投篮和罚球投篮三项技术指标上,这三项指标能直接体现队员和一支队伍的投篮得分能力。由于投篮在篮球竞赛里属于进攻范畴,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三项指标也即直接得分进攻能力。中国男篮与世界优秀男篮直接得分进攻能力的情况见表2。

表2是体现中国男篮与四强在直接得分进攻能力方面数据统计比较。从全场投篮得分数据看,中国男篮与美国、阿根廷在全场投篮上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与西班牙有显著的差异,而中篮数与美国、阿根廷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与俄罗斯存在显著差异。虽然在投篮数上与俄罗斯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中篮数显然不及俄罗斯队,也即是说命中率不及俄罗斯队。在2分球投篮得分方面,除了和世界超级篮球队—— 美国在中篮数上存在显著差异外,和其他三强在中篮数和投篮数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中国男篮在2分球的投篮次数上与世界优秀男篮没有差距。在3分球得分方面,中篮数与美国、阿根廷存在显著性差异,与西班牙、俄罗斯没有显著差异。投篮数除了与西班牙存在显著差异外,与其他三强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罚球方面,除了和西班牙在中篮数存在显著差异外,和其他三强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罚球总的投篮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2数据比较呈现出两大明显的特征:一是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发现,在全场投篮和不同投篮得分上,中国男篮与四强的各项得分命中率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篮球这种以投篮得分多少来决战胜负的项目,如果不同得分方式的得分命中率一直处于下风的情况下,比赛失利是必然的事情,这是无须质疑的。二是中国男篮在3分球的投篮数除与西班牙存在显著差异外,和其他三强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2.2.2 非直接得分进攻能力

非直接得分进攻能力主要体现的是在进攻过程中的一些非直接投篮得分的技术指标,在本小节将防守篮板也统计比较于此,是为了统计指标处理的一致性,但防守篮板本身属于防守能力范畴的技术指标。

从表3的数据比较显示,中国男篮与四强在进攻篮板的获得数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尤其是和冠亚军二强的差异非常显著,篮板球总数也是如此。在助攻上中国男篮与四强的差异同样非常显著,在失误和被侵上和四强的差异还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

作为非直接得分技术指标是体现队员、队伍在进攻中没有实施投篮动作的进攻能力,是为自己或者同伴创造投篮的进攻过程,对得分具有重要影响的技术指标。从录像观察来看,中国男篮在进攻篮板球、助攻上与四强存在显著差异有其必然的原因。

在进攻篮板球的争夺中,中国男篮明显处于劣势,录像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男篮在进攻篮板球争夺中存在以下问题:(1)拼抢意识欠缺。具体表现在站位过死,投完篮以后所有队员观察球是否中篮的时间过长,导致对手抢先占据有利位置。另外,冲抢不积极。外围队员进入内线后起跳空中拼抢不积极。再看美国等四强,在进攻投篮后,不管球中不中篮,都有几名外围队员冲进内线空中拼抢篮板球,这是一个典型的意识差距;(2)护球不稳。在空中抢到球以后,由于没能即使作出保护球的动作,被对手快速掏掉,或者是在空中处于半控制球状态下被对手打掉、从手中抢走,表现出抢球的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3)身体素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抢球过程中脚步移动较慢、身体绝对对抗能力处于下风、弹跳高度不够。在抢篮板球技术上,这三项身体素质是决定抢篮板球能力的重要素质,缺少任何一项,都有可能使篮板球拱手让给对手。

助攻是进攻过程中主要的得分手段,虽然将其划为技术指标,实则它既包含个人技术能力,也内含有队员一定的战术素养。助攻,笼统来说就是指通过传递球帮助己方队友完成得分。具体来说就是当球处于活球阶段,通过持球球员对于球的传递,帮助第一位触球的己方球员完成直接得分的行为。从这个定义我们不难发现,助攻是在两个队员之间完成的一种进攻技术和方法。助攻技术所体现的是传球队员的技术能力以及传球队员和投篮队员的默契配合程度。中国男篮的助攻得分之所以与四强(其中有二强为比赛对手)有显著性差异,显然和这两方面的原因分不开。录像观察可以看出,中国男篮在助攻上存在以下问题:(1)控制球球员对场上观察不够,不能及时将球传递给有进攻投篮得分机会的同伴队员;(2)传球意图太明显,造成被断球或者被干扰接球;(3)传球技术动作单一,隐蔽性不足。在这方面,主要体现为主要用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和反弹球技术。反观美国、阿根廷队,在助攻传球技术运用上,除了这些基本的传球技术动作外,还常用背后传球、单手体前侧身反弹、假动作高吊等技术动作,传球动作隐蔽性较高;(4)队员配合默契程度不高。主要表现为有位置时球不能到,无位置时两人配合套路固定太死,导致失誤。这些无不反映出队员的篮球技术、篮球意识、篮球智力上与强队之间存在的差距。

2.2.3 其它进攻能力

从表4数据比较的结果看,中国男篮与四强在其它进攻能力上的差异除了和西班牙在来自失误得分、二次机会得分与俄罗斯和阿根廷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余技术指标与四强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没有1项指标具有优势,差距非常明显。

来自失误得分通常是指因为对方在进攻过程中失误出现的攻防转换下的得分,这种得分通常是在快攻下形成的得分,因此,将其归入快攻得分来分析。同样,我们以录像观察来解析快攻得分能力与四强差距的原因,可以发现中国男篮在快攻上存在以下问题:(1)快攻意识不够。攻防转换控制球的同时,队员快速进攻的意识不够,快速跑至对方半场的起动反应、速度都不理想;(2)控制球以后,没有第一眼观察到发动快攻队员的位置,并将球传出。多数时候选择近距离的同伴队员传球或者将球传给后卫来控球,然后组织半场阵地进攻,求稳;(3)快攻跑动层次不清楚和应急处理球的能力不好。往往在快攻开始形成时,队员跑动位置前后重叠,没有很好形成以多打少的优势。在快攻过程中遇到有防守队员阻截、干扰时,处理球的技术动作不合理、紧张导致传球不流畅,贻误进攻时机;(4)得分效率不高。体现出队员心理素质不过硬,投篮紧张。同时也表现出队员的投篮基本功也有一定的问题。

内线得分并不是指中锋的得分,是指进入篮下的投篮得分,篮下区域通常认为是在限制区一带。内线得分主要通过中锋在篮下接球、队员突破投篮或者突破后的篮下传球过程形成得分机会。内线得分能力主要体现中锋的得分能力和篮球运动员的个人内线得分能力,中锋作为位置概念上的球员,本文暂不对位置概念进行技术分析,仅就内线区域得分情况的数据比较结合录像观察来看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1)个人持球突破能力的差距。个人持球突破是进入内线可能创造投篮得分的重要手段,否则内线得分就只有通过中锋的能力来完成,显然会给中锋位置的球员带来非常大压力,也会抑制中锋位置球员的整体发挥。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从比赛录像来看,包括个人持球突破技术不强、突破以后传球不能很好的形成的投篮机会、传球手段过于单一、身体素质不强、投篮命中率不高,这些外在显现的技术差距导致内线得分能力与四强形成明显的差距。比如美国队的詹姆斯、科比不赖恩特等优秀球员,在内线的得分能力就明显强过很多国家的球员;(2)内线配合不好。即使在有效的突破形成以后,传球的时机、位置把握不好,其他队员移动篮下寻找空挡接球能力明显和强队间有差距。这些原因导致了中国男篮在内线得分上与强队间的差距;(3)内外结合不好。在上节直接投篮得分能力的3分球技术指标比较分析中可以发现,中国男篮不管是3分球的投篮数量还是命中率都和强队有明显的差距。在外线得分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对手的防守重点一定会放在内线,因此,内线的得分就比叫吃力。所以,只有注重内外结合,使对手的防守不能完全兼顾的情况下,内线才有更好的机会多得分。

二次机会得分通常是指在一次进攻过程中首次投篮并不中后,积极抢球控制球以后形成的二次投篮机会得分。在进攻中第一次投篮的失败要进行二次机会得分,进攻篮板球是主要的控制球途径,当然也有对方控制球以后的半场积极防守反抢、断球等途径来获得,但进攻篮板球是主要获得方式。造成中国男篮二次机会得分与四强的差距主要包括:(1)进攻囡板球丢失较多,导致二次机会得分机会的失去。在在上节已经论述过,就不赘述;(2)就地反抢不积极。主要表现为在对方抢到防守篮板球以后就地围截不够,没有造成对对手的干扰导致失误来获得进攻机会,太过于注重快速退回半场防守。这在现代篮球的发展趋势里是具有退步的比赛思想体现。

2.3 防守能力

从表5显示的数据比较结果来看,中国男篮在防守能力上与四强的差距并不是很大,除了在抢断上与美国、俄罗斯、阿根廷有显著差异,在犯规次数上与美国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数据与四强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抢断上中国男篮与四强中的三强都有显著差异,至少可以说明中国男篮队员在防守技术、脚步移动、反应速度、有目的的组合防守上与对手是存在明显差距的。抢断通常带来的是快攻机会,这也是中国男篮在快攻得分中与四强存在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此3种体现防守能力的数据来看,中国男篮的防守能力与四强的防守能力差距不大,那是不是说中国男篮的防守能力就与世界强队相当呢?显然,仅依据这三种技术指标来推测一支球队的防守能力是不全面的。

結合录像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男篮的防防守能力与四强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防守技术上的差距。这种技术差距主要体现在脚步移动能力偏慢,导致防守跟不上造成犯规、被对手摆脱空切或者被对手突破形成进攻得分机会。身体对抗能力不强,在身体合理接触时被对手超越。没有及时判断对手的移动意图,导致失去正确的防守位置或者漏防;(2)防守经验上的差距。防守经验主要依靠在不断的比赛中积累起来的直接经验。中国男篮在比赛中明显表现出一些经验上的不足,这种不足看似是经验问题,实则与中国男篮队员个人篮球意识、技术水平、身体素质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导致的。比如在防守中无谓伸手造成的犯规,显然就是脚步移动跟不上或者是判断失误等因素导致的结果;(3)防守战术战略上的差距。中国男篮在比赛中基本一直运用的防守战术为半场阵地防守。这种防守阵型通常注重3分线内区域的防守,同时也注重区域的协同防守。但在防守中我们可以从录像观察中不难发现,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个人单兵作战防守居多,由于防守能力上的差距,被对手连续形成突破分球,使防守阵型被打破;二是在区域协同防守中不能有效的阻止对手传球,导致其它区域对手接球以后快速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而失分。反观世界强队,尤其是美国男篮,基本运用的都是半场盯人防守战术,有时甚至是全场盯人防守,体现出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个人防守能力。

3 研究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投篮命中率是中国男篮的硬伤

在对中国男篮与世界优秀男篮的技术统计比较后发现,中国男蓝在全场投篮命中率、2分球投篮命中率、3分球投篮命中率以及罚球投篮命中率与世界优秀男篮的差异非常显著,也即一种明显的差距存在。在以得分多少来确定成败的篮球项目,这显然是中国男篮最为致命的硬伤。

3.1.2在进攻过程中,中国男篮队员个人技能与世界强队有明显差距

在篮球技术统计指标里,进攻篮板球、助攻、失误次数是较能体现篮球运动员比赛进攻过程中技能水平的指标。中国男篮在进攻篮板球和助攻方面和四强具有非常明显的差距,尤其是助攻和四强的差距更加明显,平均每场比四强的任何一支队伍都少了10多次,体现出队员本身个人技能水平上的差距。

3.1.3中国男篮在比赛战术战略选择上与世界强队有一定差距

不同得分类型的数据统计显示,中国男篮在3分球的投篮次数以及命中率上与四强任一支队的差异都非常显著,也即是说,中国男篮在3分球方面的得分数和四强的差距明显。影响3分投篮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显然中国男篮对于内外投篮的结合不好。至少在战术战略思想上是存在问题的。

快攻得分,是一种得分方式,是一种经过快速进攻战术训练并在比赛中运用而得分的方式。在快攻得分方面,中国男篮与四强间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实则就是差距的体现。说明中国男篮在比赛进攻体系里快攻战术运用和世界优秀男篮有一定差距。来自失误得分往往带来的也是快攻机会,数据依然显示出中国男篮与四强的显著差异,与快攻得分的比较结果基本相同,是支持这一推断的。

3.1.4中国男篮防守能力相对进攻能力较好,但仍有待提高

封盖和犯规两项指标来看,中国男篮与四强的差异并不显著,抢断一项中国男篮和四强有一定的差异(但抢断的次数差距并不是很大),防守篮板球的个数也和四强差异不显著。相较于第15届世锦赛,中国男篮在前三项数据上都有进步。如果但从这四项数据来看,中国男篮的防守能力相对于进攻能力是有长进的。但此前从比赛录像观察分析中国男篮在防守能力上的差距是不容忽视的,仍有待提高。

3.2 建议

3.2.1 加大投篮强度、干扰度的训练,提高投篮命中率

由于中国男篮大部分时间是在国内进行训练和比赛,投篮对抗对象基本上都是中国男篮运动员。对抗环境决定了中国男籃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与对手的不适应。因此,在训练中,应改进投篮训练方法,加大篮球运动员在投篮对抗强度、干扰度下的投篮效果训练,以适应世界大赛以及对手的对抗下投篮,至少不输在投篮命中率的起点上。

3.2.2加大男篮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科学化,提高男篮的对抗能力

在该届奥运会中,不管是进攻中的对抗能力还是防守中的对抗能力,中国男篮与对手还是四强比较,整体上都是较弱的。身体上的对抗能力欠缺必定影响到队员技术水平的发挥,不管是突破技术的发挥、投篮命中率的提高、防守能力等诸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姚明和易建联的NBA之路,可以明显看到,身体形态的变化和篮球运动专项素质的变化,这难道不能反映出国内关于男篮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与美国在此方面训练的科学化差距吗?

3.2.3加强男篮篮球意识的培养,重视战术战略的训练

篮球意识的形成虽然有一个逐步的过程,但有目的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中国男篮与四强在进攻篮板球上的差距,除了身体素质上的差距,和运动员的篮板球意识也是分不开的。再比如快攻意识,拿球以后首先观察位置的意识,无球队员跑动快攻的意识,接应传球快攻的意识等这一系列的篮球意识都是需要培养的。

战术战略是篮球制胜不可或缺的因素,它既要靠教练通过训练使运动员来贯彻教练的战术战略思想,同时,也需要运动员在比赛进行中进行自我调整。仍比如快攻得分,数据显示,中国男篮与四强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并不是中国男篮没有机会快攻,而是队员本身没有抓住快攻的机会,要么投篮不中、要么失误、要么有机会不打等等问题存在。因此,单从快攻一术略来看,加强战术战略训练以及增强队员战术战略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王守恒,李楠,王桂芝,等.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比较之分析——第16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之反思[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6):542-545.

[2] 张松奎.从北京奥运会篮球比赛看中国男篮技战术之差距[J].体育学刊,2009,16(1):66-69.

[3] 欧岳山,刘艳芳.析当代竞技篮球比赛身体对抗特征——兼论我国男子篮球队身体对抗差距与成因[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3):34-38.

[4] 张元文.从第16届世界篮球锦标赛看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的群体差距暨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4):19-26.

[5] 王郓,成耀.从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看世界男子篮球竞争格局和中国男子篮球队差距[J].中国体育科技,2011,43(4):77-81.

[6] 孙民治,赵芳,李明达,等.论世界竞技篮球运动的当代对抗特征——兼析我国男篮对抗差距[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1):70-74,111.

[7] 秦晓昊.当今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差距——以第29届奥运会中国队同美国队和西班牙队篮球比赛为例[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29(2):318-321.

[8] 吴鸿春,常金栋.同场对抗性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理论研究[J].2007,23(4):85-87.

[9] 华凤岩.影响篮球项目竞技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6):109-111,114.

[10] 罗远东.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1):51-53.

[11] 胡本东.篮球运动竞技能力结构特征及非衡补偿[J].四川体育科学,2005(4):78-80.

[12] 孙义良.篮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与体能结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2):52-54.

猜你喜欢
中国男篮差距
多去“扳手腕”——实际是跟差距较劲
当代陕西(2019年20期)2019-11-25 09:25:00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第28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夺冠成因分析
运动(2016年7期)2016-12-01 06:34:15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第28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整体实力分析
周琦,中国男篮的“大魔王”
金色年华(2016年14期)2016-02-28 01:44:25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攻防能力的对比分析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58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从第27届亚锦赛中国男篮的失利反思中国竞技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