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淑建
链接是信息技术用语,意指媒体或任务间的准确定位和精确跳转(打通二者间的同构互生的通道)。笔者借用于此,旨在较为形象地表达对“阅读”和“写作”二者的准确定位,即:“阅读”“写作”是相互关联、相对独立,不能相互替代的独立活动和任务,体现出对语文教学规范化的思考和追求。不是为写而读,亦非为读而写,教学上必须泾渭分别,有章可循,才能保证目标的双双落实,相得益彰。因此,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勾连不能机械化、印象式、随机性。阅读与写作的即时链接,应基于儿童的认知规律,以阅读为基础,根据语言运用的知识布局和母语能力的生长规律,合理设计读写即时链接的契合点。
一、 链接目标定位要准确
布卢姆说,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因此,实现儿童阅读与写作的即时链接,应基于年级特征和文本机理,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不缺位,不越位,才能正确指引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创生,设计的读写链接活动才是符合学段要求和学生语文能力发展需要的。[1]
《揠苗助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寓言二则》中的第一则故事。纵观苏教版小学语文全套教材,童话体寓言在第一学段学生虽已有接触(比如二年级上册的《狼和小羊》),但“寓言”作为生词直接进入学生视野,《揠苗助长》一课却是开篇。不少教师在教学本课时,都关注到了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探寻“读”与“写”之间的同构互生关系。一位教师对这一环节的教学定位是: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漫画(瓜农给西瓜喷洒膨大剂,导致西瓜破裂),以原文为例创编故事,体会寓言故事语言短小精练却蕴含着深刻道理的特点。他认为,这个故事学生一读就懂,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于是,课堂教学侧重于写作技巧的模仿。另一位教师则是在学生进一步学习概括故事性课文主要内容(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之后,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想象的方法感悟寓言中的人物特点,以续编故事的形式揭示寓理,重点放在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上,发展学生思维。而对漫画的使用,则定位于让学生初步学习用“起因、经过、结果”的结构编故事,体会故事的完整性。对照“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2]这一要求,笔者认为,第一位教师试图在三年级的一节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既学文又写作,砥砺学生的语言表达,显然犯了“揠苗助长”之忌;第二位教师读写链接点的设计,是基于学生理解与感悟之上的续编故事(此处“说”),是学生了解故事性文体的结构后的简单创编(此处“写”),只求完整,不求写得精彩,这是教师在对三年级学生的学情充分体认的基础上,对“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准确把握。
二、 链接内容注重适切性
王荣生教授指出,语文课“好课”的最低标准,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即知道自己想教什么、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二是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可见,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不仅表现在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还表现为教学内容的对应选择上。因此,读写链接的内容选择也应经得住学理审查,不能有机械化、印象式、随机性的不良倾向。
《第八次》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第十一课,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失去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奋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课后练习四的要求是:“请你想象一下,当时布鲁斯王子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这是一道很好的读写链接训练题,编者的目的是希望教师能引导学生进行人物角色体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表达力、表现力)。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一环节时,要求学生用上“侵略”“抵抗”等词语,写一份演讲稿。学生的写话不可谓不精彩,但意思大多停留在“我们不能做亡国奴”“我们要精忠报国”等之上。课堂上,学生个个慷慨激昂,教师频频竖起大拇指。我们只要稍作推敲,就不难发现,这样的“写”实际意义不大,因为它完全忽视了语境。这是布鲁斯王子动员士兵们参加第八次抵抗,那些“鼓动人心的言语”恐怕早在第一次、第二次战斗动员中就说过了……第八次动员,怎么还会说这些呢?此时,学生写的内容应符合特定的“语境”。教师只需适当加以引导,学生就会把蜘蛛结网的故事作为素材,来完成这份讲稿。这样的“写”或“说”,既内化了文本语言(按事情发展顺序介绍蜘蛛结网的经过),又提升了学生的言语表达力和表现力,可谓一举两得。
三、 链接时机讲究适时性
《辞海》中以“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来解释“时机”。《学记》也把教育教学时机作为一条教育教学原则,即“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就是说,教育教学的原则是在适当之时,须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教学。抓住教学最佳时机事半功倍;不能把握最佳时机事倍功半,劳而无功,甚至勤苦难成。[3]
《我和祖父的园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节选自作家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文通过对园子的描写以及童年的“我”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情景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那段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因为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和十三自然段都是描写的园中之景,所以不少教师都习惯把这两个自然段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即引导学生先走进“园中之景”,再去品读描写“园中生活”的内容。在讲读完“园中之景”的部分后,很多教师都会链接仿写训练。显然,仿写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既得意,又得言。这样的教学处理,看似不仅关注了作者写了什么(言语内容),而且关注到了作者是怎么写的(言语形式),符合“语用”教学的新要求,且教学板块好像也更加清晰了。可细细斟酌这一环节,笔者认为这样的变序教学实则破坏了文本的内在机理,读与写的链接不免有“操之过急”之嫌。试想,作者为何要在不同处写景呢?两处写景是简单的重复吗?是作者在进行辞藻堆砌的游戏?或是耍弄言语表达的技巧?显然不是。两处写景与作者的生活和情感体验紧密相关。课文第二自然段侧重于描写萧红眼中的自然之景,她看到的是一座“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园子;第十三自然段则更侧重于描写作者心中之景,这景已着“我”之色彩,她看到的是一座“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园子。因此,要让学生真正体会作者第十三自然段“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就必须让他们深刻理解与感悟课文三至十二自然段的内容,明白祖父是那样的爱“我”,正因为祖父爱“我”,所以园子里的“我”才会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就是“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巴草当作谷穗留着”也没有人管。只有让学生和作者一起去经历这样的情感体验,他们才会真正领悟课文第十三自然段写法的秘妙。此时,进行读写间的链接才不会是学生脱离具体语境的机械模仿,而是基于情感体认的、发自心灵深处的智慧言说。
四、 链接价值指向生长性
语文教材与其他学科的教材不同,其教学价值具有内隐性与无序性。整册教材的语用教学价值是什么,每篇课文的语用教学价值何在,教材没有也很难清晰、系统地呈现。每篇选文,就其本身而言,可能是一个严谨有序的整体,但从语用教学价值的角度审视,它很可能是无序的,同一篇课文里多种语用价值并存,语用学习的核心价值就隐含于各种价值之中。[4]这些核心价值,需要我们基于文本机理和年段特征等加以提取、厘清,并使之有序,能更大价值地促进儿童言语的生长,启迪言语表达的智慧。
《音乐之都维也纳》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第十六课,这是一篇散文,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维也纳独特的城市风貌,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之都的赞美和向往。在一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中,多位教师都把本课的读写链接点放在“总分”的篇章结构或构段方式上。笔者认为,如此选择读写链接点有失偏颇,读写链接的价值未能得到有效凸显。首先,课文第一自然段写的是维也纳的地理位置,把本文的篇章结构定义为“总分”,有待商榷;其次,总分的篇章结构或构段方式在学生已学的不少选文中已多次出现,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不应是本文的核心语用教学点。细读文本,《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共七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代了音乐之都的地理位置;第二、三、四自然段从维也纳的历史、城市建设、人民生活三个方面,说明维也纳的确是一座音乐之都;第五、六、七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被称为“金色大厅”的音乐之友协会大厦的宏伟壮观以及它们在世界上的影响。作者选材的典型性值得关切。再看课后练习四,“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似乎也在暗示我们,本课的读写链接的核心价值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紧扣音乐之都,选取个性化素材,从不同方面介绍维也纳这座城市的写作方法。
综上所述,在母语教学中,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已成为大家普遍共识的当下,我们应警惕对“读写结合”理论认识的简单化和想当然,以免导致教学实践层面的随意与混乱。读写的即时链接,应是教师理清“读”与“写”的边界,遵循儿童母语学习的规律,面对不同学段、不同体裁的文本,所做的自觉而理性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李竹平.科学定位教学目标的思考[J].小学教学,2013(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9.
[3] 胡志刚,李秀华.教学最佳时机:一个有效教学原则[J].课程·教材·教法,2012(3).
[4] 许红琴.如何开掘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10).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