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动物学习:游戏可构建亲社会性大脑和社会大脑

2015-06-01 23:59:26
基础教育参考 2015年5期
关键词:社会性责任编辑老鼠

大多数科学家对此过程的了解来源于对参与群体性游戏的动物物种的研究,包括猫、狗和多数其他哺乳动物。但佩里斯说:“他也看到过一些鸟类进行游戏,包括小喜鹊。”互相抓住然后开始在地下摔跤,好像狗一样。很长一段时间,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吵闹混乱的游戏可能是幼年动物一种学习捕猎和打架技能的方式。但是之后10年左右的研究证明并非如此。以猫为例,即使幼年被剥夺了游戏的权利,其“成年后杀死老鼠”的能力也不会受影响。

因此,华盛顿州立大学的雅克·潘克塞普(Jaak Panksepp)等研究人员开始认为游戏有一种特别的意义:游戏的功能是为了构建亲社会性大脑和社会大脑,这部分大脑知道如何积极地与他人交流。

潘克塞普在老鼠实验中研究了这一过程,老鼠喜爱游戏甚至还会发出被其称为“老鼠的笑声”的独特声音。小鼠年幼时,游戏似乎促使负责思考与处理社会关系的大脑区域发生了持久性改变。

改变包括转换了特定基因的开关,他说:“我们发现游戏会激活整个大脑新皮质。仅在半个小时游戏之后,我们测量的1200个基因中,大约有1/3发生显著变化。”

虽然这并不能证明游戏会同等地影响人脑发育,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可能是如此。

资料来源:http://www.npr.org/people/2100615/jon-hamilton

(责任编辑 甘 璐)

猜你喜欢
社会性责任编辑老鼠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教育家(2022年17期)2022-04-23 22:21:35
老鼠开会
大灰狼(2018年1期)2018-01-24 15:53:20
English Abstracts
笨猫种老鼠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
English Abstracts
English Abstracts
English Abstracts
社会性软件在网上交互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