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盐城淮剧的艺术特征

2015-06-01 00:29孙启刚
戏剧之家 2015年7期
关键词:淮剧艺术特征保护

【摘 要】淮剧是江苏省三大地方剧种之一,盛行于盐城地区。本文回顾了盐城淮剧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并分析了盐城淮剧的艺术特征,探讨了盐城淮剧的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淮剧;艺术;发展;艺术特征;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I28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012-01

一、盐城淮剧的起源与发展

淮剧也叫“江淮戏”,是江苏省三大地方戏的一种,也是中国较有名气的剧种之一。它发源于苏北淮河流域,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台湾和安徽省等部分地区,盛行于盐城地区。

最原始的淮剧起源于清朝同治元年前后,当时的淮剧名为“盐淮小戏”或“三可子”。敬神香火戏与它的合流,以及吸取了徽剧的表演方法和剧目逐步发展成了具有一定艺术效果的地方剧种。1949年10月1日,“三可子”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艰苦创业,最终命名为“淮剧”。早在一百多年前,盐阜一带水旱灾连年不断,为了生存,百姓不得不到处乞讨,靠卖唱为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号子就被一些能说会唱的农民串编在一起边唱边乞讨。随着声调的发展,淮剧的流派唱腔变得更加繁荣。

二、盐城淮剧的艺术特征

(一)语言特色。一般淮剧唱本的唱词由引子、词头、正篇、念白、唱腔、词尾组成。下面通过实例来分析:

1.语言简洁流畅,乡土气息较浓。如《奇婚记》中的歌词引子:“风怒号濠怒吼程途迷漫,父女俩逃至在偏僻海湾,一阵怕,一阵怕,历历往事透心凉,啊……”这是《奇婚记》当中的引子部分,其中所有翘舌唱成平舌,比如“至”唱成“zi”,“程”唱成“ceng”,字正腔圆,吐字清晰,且运用早期淮剧原有的传统的哭声,将“历历往事透心凉”运用下韵来唱,声韵往下走,表现出期待帮助的心情,将方言的语言纯正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2.语言通俗易懂、耐人寻味。例如《板桥应试》当中唱道:“今日真知官卖钱,世人都要富贵骗,不来赶考不知见识浅,不等做官不知方和圆,京都别去不遗憾,小院清风竹与兰。”运用陈腔,而且选用了民俗风味较浓的[道情]作铺垫,其中“官”字运用独白式的唱法表达出郑板桥的超凡脱俗。每句唱词的最后一个字都带有拖腔,一气呵成,韵味悠长。通过活泼清新的音调与人物借对兰、竹的深情抒发相呼应,郑板桥的情感色彩被很好地衬托了出来。

3.运用方言俗语词。淮剧有很多的方言俗语词。通常将翘舌唱成平舌,而将后鼻音唱成前鼻音。《刘贵成私访》中这样唱道:“叮叮当铃开导,得得得不招摇,小毛驴满街跑,开下路去私访。”其中“得”字表达铃发出来的声音,“下”字在里面读成“he”,“下”是地道的方言词,盐城方言当中“和”与“下”读音相同。方言俗语词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4.语调平稳的同时平仄相见,抑扬起伏的韵律美。如《牙痕记》选段[小悲调]“十年不见爹娘面”:“哎呀,我的母亲哪,十年不见亲娘面,母子重逢喜亦悲。”第一句语气助词“哎呀”,用叹气的方式唱出来。而后面的“母亲”和“哪”用“颤音”、“波音”慢慢抒发出来,采用在旋律急速下行和深沉的长音背景上,把积压在内心已久的痛彻心扉表现得十分适度。无需使用原始淮剧一致的“哭板”形式,而是使用原声腔提高四度的音,让幸福和纠结的情绪,瞬时开始刺激最强的声音,随后引起了[生腔小悲调],成了淮剧音乐的一种风味独特的原行唱腔。

(二)情感处理。在戏曲表演中,如果没有情感的投入,整出戏听起来就很直白且没有意义。“情感”是艺术的生命,戏曲演员要想真实地去表达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就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要深刻地理解角色的个性特征;其次是要理解角色与剧中人物之间的直接关系与间接关系;最后是把握人物色彩的变化。

(三)曲式特点。淮剧大部分为单一的四句一段体曲式,以及运用对比和再现的法则构成的多段体曲式。当然,也有以传统声腔特有的“起、落板”、“丢、接板”的套型曲式、同腔系诸多板式相连接的组合型曲式。这些结构形式的混合相互包容、相互制约,为淮剧建起了较为稳定的风格框架。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抛开这丰富性的一面,它也有缺点,那就是太程式化、类型化。

三、盐城淮剧的传承与保护

为了展现不同时代的不同生活内容,必须在旧思想、旧技巧的基础上创出一些新方法。对于淮剧艺术传统理念的中那些封闭式的保存和库存资料的形式,当然不是所有都去继承,但也不可盲目舍去。但是怎样既使丰富的艺术资源信息在更加广阔的社会功能空间里发挥其更大的社会效益,是我们现在的时代所必须关注的。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去表现现代题材,更应该正确认识与处理好淮剧的传承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杨非.浅析淮剧唱腔[J].剧影月报,2011(05).

[2]何亚粵.淮剧应是江苏最具代表的剧种[J].剧影月报,2006,(02):26-27.

[3]严雅萍.浅谈淮剧的传承与江苏戏曲文化[J].华章,2008,(07):70-72.

[4]陈红民.淮剧的形成与发展[J].戏文,2005,(05):74.

作者简介:

孙启刚(1992-),男,汉族,山东潍坊人,本科在读,邵阳学院音乐系2011级音乐学专业学生。

猜你喜欢
淮剧艺术特征保护
淮剧小镇:古韵悠悠淮乡情
传承淮剧国粹 丰厚人生底蕴
——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中心小学“淮腔今韵”文化项目掠影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倪家凤淮剧演唱会在宝应举办
小淮剧《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