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岳平
特级教师王君在《挖掘情感奔涌的生命河道──“抒情”表达方式复习》(详见《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二期)中有这么一段话:“长期标准化训练的轮番轰炸,客观上已经让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日益苍白。他们倦于抒情,惧于抒情,抒情矫揉造作。带领孩子们回归健康俊朗的抒情家园,语文教育责无旁贷”。这种种问题在中考作文中表现最为明显。
笔者也曾上过类似的一堂散文类文本复习课,在唤醒学生应有的情怀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本课课题为“写作的情怀”。这堂课一方面全面复习初中全套语文教科书中散文篇目的人物情怀(绝大部分就是作者情怀),辨析适合自己的情怀,发现抒怀规律;另一方面,适当运用相关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将自己本真的情怀抒写出来。就这一堂读写结合的复习课,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一个前提”
学生的情怀需要一定的文本引领。在学生作文写作的操作层面上,并没有“情怀”之说,多年来一直沿袭的说法是“作文的立意”。无可厚非,运用一定的立意技巧,确实能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作文分数,然而不乏“抒情矫揉造作”之作。因为,学生真实的心灵世界基本已经被种种技术手段所遮蔽。没有情动于中,又怎会发而为文?教师就是需要帮助学生完成情怀的内化,至少要唤醒其本真的善意的情怀,以文写“我”。如何唤醒呢?以经典文本示范,以师生比对引领,以自我叩问挖掘。之所以选择散文为经典示范文本,主要在于散文往往有着生活化的选材,贴近现实的感怀。较之于诗歌,它是平实的;较之于小说,它是自我的。而中高考作文中较好的文体选择,也就是散文。
二、“一种可能”
学生可以在文本情怀的分析中找到应属于自己的声音。教材中散文类文本情怀应扣住原汁原味的文本加以品析,因为这既符合认知规律,又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共鸣。
例如,《春》末三段运用比喻直接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夏》的末段运用对比抒发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背影》的末段抒写了对父亲的感伤怀念,《童年的朋友》末段使用议论表达了对外祖母的热爱和感激,《鸽子》末三段使用对比委婉表达了孤独的哀怨……
在诵读中学生发现了关于情怀的一些规律性知识,如:(1)情怀就是在“自然—社会(集体—国家)—生活(个人—家庭)—生命(人性人情人格)”横轴,与“肯定与否定”“爱与憎”纵轴组成坐标中的一点;(2)情怀有性别之分,如《往事之七》适合女生来抒写,《背影》男生写作最合适;(3)情怀年龄有别,《散步》属于中年人,《鸽子》属于老人,《给我的孩子们》属于父辈……
在辨析中,学生们自然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眷恋自然、感恩父母、赞美人性、表达追求等彰显现代学生“纯真、至善、大美”追求的少年情怀。
三、“两种意识”
一是抒情方法的归纳应简洁实用。抒情的方式不外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说到底是其他表达方式的抒情化处理。例如,《背影》结尾的抒情可以称为“缘事抒情法”,《童年的朋友》、《藤野先生》结尾可以称为“评价抒情法”,《夏》、《鸽子》是“对比抒情法”,《往事之七》是“借景抒情法”,《春》、《给我的孩子们》结尾是“直抒胸臆法”,等等。
二是教师的示范引领相当重要。“写作的情怀”一课的课堂练习设计为:请以“站在中考的门槛上”为话题,写一段文字。笔者示范了这样一段话:
站在中考的门槛上,我看到他们的改变。
我在校门口值班,看到未佩戴胸卡的他,询问之下,他回答:“对不起,我忘在家里了。”口齿相当清晰,而在我的课堂上,很久以来,他是连书都读不通顺的。作为班里的“顽固分子”之一,他的头一直埋在下面。今天,他让我发现,在生活中,他并不是那么“差劲”,不可教化。而他那高高的个子也告诉我,顽童已经长大,并且已经开始了茁壮的过程。
站在中考的门槛上,我发现,该生长的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生长;站在中考的门槛上,我发现,教育应该更多地放眼未来;站在中考的门槛上,我期待,孩子们,你们,向我报告最动人的微笑。
在这样的引领之下,学生们向善向上的情怀被激发,形成了不少说真话抒真情的片段。
元旦时,你趁着联欢的当口,带来了相机,说是要拍一张“全家福”。大家一拥而起,闹哄哄地站成了弧形——围着你,你举起相机要拍,大家伙都不乐意,说要你也进来一起拍,不然怎么叫“全家福”。是啊,少了你,怎么能叫全家福呢?
你的青春算是給我们了,从二十来岁到步入而立,你就这样头疼着我们的学习跨过了三十岁的门槛。你也曾开这样玩笑:“我把我的青春都献给你们了,你们总该回报点什么吧!”而我们回报的却是时不时的错误。
现在,站在中考的门槛上,我感到内心充满了力量,因为一路有你相伴,我的生命里充溢着阳光。
应该说,学生并不缺少写作的情怀,只是有时我们把“情怀”当成了作为装饰的领带,于是作文中缺少了悲悯、感恩的格调。因此,需要示范引领,唤醒情怀,表达大美,用示范与引领提升学生作文的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通州区刘桥中学(22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