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复极综合征及TV1>TV5综合征临床研究

2015-06-01 12:26黄国强王小嘉杨培功高学智冯丽萍
心电与循环 2015年1期
关键词:患病率张力心电图

黄国强 王小嘉 杨培功 高学智 冯丽萍

早复极综合征及TV1>TV5综合征临床研究

黄国强 王小嘉 杨培功 高学智 冯丽萍

早复极综合征是一种以心电图ST-T改变为特征的心电综合征,TV1>TV5综合征是以心电图TV1>TV5改变为特征的心电综合征。目前认为早复极综合征发病可能于心电复极变异及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失衡有关[1-2],但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TV1>TV5综合征也是心电图的一种特殊表现,常见于正常人,有报道其发病机制与自主神经兴奋性有关,但意见尚未一致。由于这两种心电现象症状和心电图表现易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混淆,易出现误诊而给患者带来经济损失和精神负担,因而识别早复极综合证及TV1>TV5综合征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探讨早复极综合征及TV1>TV5综合征患病率与性别、年龄及自主神经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分别于2011年2月至12月(第1次)及2012年1月至12月(第2次)对甘肃省嘉峪关市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50岁在职职工进行健康体检。第1次受检27 032例,男性20 875例,女性6157例,年龄20~50(31.6±5.3)岁。第2次受检30 913例,男性23 994例,女性6 919例,年龄20~50(29.4±4.6)岁。将两次受检者按照年龄各分为3组,即21~30岁、31~40岁、41~50岁组。第1次体检21~30岁组8 423例,男性6 761例,女性1 662例,31~40岁组12 373例,男性9 602例,女性2 771例,41~50岁组6 526例,男性4 802例,女性1 724例。第2次体检21~30岁组9 615例,男性7 678例,女性1 937例,31~40岁组13 841例,男性10 797例,女性3 044例,41~50岁组7 457例,男性5 519例,女性1 938例。

1.2 方法

1.2.1 检查项目(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甲胎蛋白,宫颈涂片病理检查(女性),餐后血糖检查。(2)超声检查:肝、胆、脾、前列腺(男性)、子宫及其附件(女性)。(3)胸部X线检查(胸透,X线胸片)。(4)常规心电图检查:采用惠普公司全自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5)内科、外科及妇科等临床检查。(6)对符合TV1>TV5综合征及早复极综合征的≥45岁人员进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他符合以上诊断的人员进行运动试验或剧烈活动后进行心电图检查以观察其心电图改变。(7)对符合TV1>TV5综合征及早复极综合征诊断但主诉有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的人员进行临床心内科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排除其他心脏疾病。

1.2.2 早复极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经过临床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及其他相关疾病。(2)心电图诊断参考文献[2]的标准:ST段自J点处呈凹面向上抬高,以V3、V4为著,aVR不抬高;ST段抬高可持续多年,随年龄增加抬高程度逐渐减轻,但不回到基线;R波降支模糊或有明显切迹,J波明显类似右束支传导阻滞,但V5、V6无S波振幅明显降低或消失;T波高耸或倒置;运动可使ST段抬高恢复正常。

1.2.3 TV1>TV5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参照《临床心电图学》[5]诊断标准,V1或V2正向T波高度大于V5、V6T波高度,且无ST段改变,TV1振幅>TV5(TV6),除外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预激综合征、束支传导阻滞及心室肥厚。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早复极综合征普查结果及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者早复极综合征普查结果[例(%)]

由表1可见,第1次27 032例受检者中,检出早复极综合征756例(2.80%)。其中男性患病率3.45%(721/20 875);女性患病率0.57%(35/6 15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39.58,P<0.01)。男性21~30岁组与31~40岁组、31~40岁组与41~50岁组患病率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97.45、55.62,均P<0.01)。女性21~30岁组与31~40岁组、31~40岁组与41~50岁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3.22、4.97,均P>0.05)。第2次30 913例受检者中,共检出早复极综合征801例(2.59%)。其中男性患病率3.15%(757/23 994),女性患病率0.64%(45/6 96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33.53,P<0.01)。男性21~30岁组与31~40岁组、31~40岁组与41~50岁组患病率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85.09、83.73,均P<0.01)。女性21~30岁组与31~40岁组、31~40岁组与41~50岁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88、6.99,均P>0.05)。

2.2 TV1>TV5综合征普查结果及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者TV1>TV5综合征普查结果[例(%)]

由表2可见,第1次27 032例受检者中,检出TV1>TV5综合征539例(1.99%)。其中男性患病率2.46%(514/20 875);女性0.40%(25/6 15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00.02,P<0.01)。男性21~30岁组与31~40岁组、31~40岁组与41~50岁组患病率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1.82、107.10,均P<0.01)。女性21~30岁组与31~40岁组、31~40岁组与41~50岁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7.44、15.56,均P>0.05)。第2次30 913例受检者中,检出TV1>TV5综合征1 320例(4.30%)。其中男性患病率5.47%(1 313/23 994),女性0.40%(27/6 91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39.5,P<0.01)。男性21~30岁组与31~40岁组、31~40岁组与41~50岁组患病率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90.94、93.62,均P<0.01)。女性21~30岁组与31~40岁组、31~40岁组与41~50岁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18、0.51,P>0.05)。

2.3 两次TV1>TV5综合征合并早复极综合征患者普查结果及其年龄与性别的关系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者TV1>TV5综合征合并早复极综合征普查结果[例(%)]

由表3可见,第1次27 032例受检者中,共检出TV1>TV5综合征合并早复极综合征69例(0.25%)。其中男性患病率0.33%(69/20 875);女性患病率为0(0/6 15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6.74,P<0.01)。男性21~30岁组与31~40岁组、31~40岁组与41~50岁组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4.20、109.94,P<0.01)。女性21~30岁组与31~40岁组、31~40岁组与41~50岁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30 913例受检者中,共检出TV1>TV5综合征合并早复极综合征85例(0.27%),其中男性患病率0.35%(85/23 994),女性患病率为0(0/6 91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44.90,均P<0.01)。男性21~30岁组与31~40岁组、31~40岁组与41~50岁组患病率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47.71、138.78,均P<0.01)。女性21~30岁组与31~40岁组、31~40岁组与41~50岁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TVl>TV5综合征是心电图的特殊表现,可能是高血压性及缺血性心脏病的早期表现,也见于正常人。其心电图特征为V1或V2正向T波高度大于V5、V6T波高度,且无ST段改变。TV1振幅>TV5(TV6),1955年首由Rrite等报道,T波在左胸导联平坦或轻度倒置,在右胸导联直立,可能是左心室缺血最早征象。国内于1973年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编著《实用心电图学》已有描述[6]。但随后国内外有部分作者对其临床意义提出异议。Okamto认为这一现象有较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为21.8%,女性为6.5%。可能与自主神经兴奋性有关。

早复极综合征是一种较常见的正常心电图变异。1936年,Shipley及Haellaren注意到,在接受心电图检查的患者中部分人ST段有特征性的抬高,而临床检查却没有器质性心脏病依据。后来,Meyers和Goldman将这种特殊的心电图表现命名为“早复极综合征”。其主要心电图特点为J点抬高1~4 mm,ST段凹面向上抬高,R波降支常有切迹或粗钝,ST段抬高的导联T波呈对称性增高,ST段和T波升支融合,在心前导联常有快速过渡区与逆钟向转位。一般分为左胸早复极综合征和右胸早复极综合征[3]。关于早复极综合征的患病率各文献报道不一致,尤其关于其患病率与年龄的关系尚未见系统报道。有报道,早复极综合征的患病率在健康人群中占1.0%~6.1%,以男性特别是黑人男性多见,也有报道多见于男性及运动员[3]。国外有文献报道,其患病率为男性4.8%、女性0.5%,77%的早复极综合征年龄<50岁[5]。也有文献报道其患病率地区差异大,欧美地区为2.2%、亚洲为2.6%、非洲高达9.1%[2]。

正常人胸导联T环最大方位几乎平行于V4正侧,故V4振幅最大,但当某些因素使T环向右向前移位致横面向量环R-T夹角增大时,最大向量几乎平行于V1或V2正侧,致使TV1>TV5[6]。宋术亮等[7]在164例城市青少年TV1>TV5综合征报道TV1>TV5是一种常见的心电图改变,男性多于女性,在健康青年男性并不少见。关于其发生机制,即可为各种因素所致的心室肌复极改变,认为青年人多伴有心率不快,T波高,J波明显,ST段抬高,且部分青年人运动后,TV1>TV5可消失或减轻,复合迷走神经张力亢进所致。青年人运动量大,其有氧活动量大,因而其迷走神经张力较高,易出现TV1>TV5综合征。女性由于自身生理特点,体力活动相对较少,有氧活动量较少,迷走神经张力相对较低,故而其患病率较低。

关于早复极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2]:(1)心室复极顺序异常,(2)自主神经张力异常,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交感神经张力降低,(3)心脏旁路加速传导,(4)心外膜机械牵张作用,(5)遗传性因素。有研究表明,早复极综合征与迷走神经张力有关,刺激迷走神经可使心肌纤维复极加速,从而引起早复极综合征;相反,患者运动或服用异丙肾上腺素提高交感神经张力时,早复极综合征心电图特征消失[4]。陈勋等[4]对早复极综合征患者心率变异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后,得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而交感神经张力降低是早复极综合征发生的可能机制。我们的研究结果得出,因为青年人运动量大,体力劳动强度高,其有氧活动量亦大,因而其迷走神经张力较高,易出现早复极综合征。女性由于自身生理特点,体力活动相对较少,有氧活动量较少,迷走神经张力相对较低,故而其患病率较低。从表3可以看出与TVl>TV5综合征发病机制相似。

从表3可以看出TVl>TV5综合征合并早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发病率与性别及年龄的关系与早复极综合征及TVl>TV5综合征的发病率与性别及年龄的关系相同。因此更进一步证实这两种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均与自主神经兴奋性有关。

[1]戴伟川,周赤龙,田笑霞,等.健康飞行人员早期复极综合征特点[J].中国疗养医学,2005,14(1)∶65-68.

[2]郭继鸿.早期复极综合征//郭继鸿.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67-775.

[3]孟庆义.早期复极综合征//孟庆义.临床心电图学的新概念[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224-245.

[4]陈勋,冯应君,王波.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J-T间期观察[J].心电学杂志,2001,20(2)∶78-80.

[5]黄宛.临床心电田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9-65.

[6]邢福泰.心电学综合征[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216-217.

[7]宋术亮,屈福荣,王殿章,等.164例城市青少年TV1>TV5(TV6)综合征临床分析[J].心电学杂志,1996,15(1)∶22.

2013-11-18)

(本文编辑:杨丽)

730000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医院急诊内科

黄国强,E-mail:1316556293@qq.com

猜你喜欢
患病率张力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巧测水膜张力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启蒙理性中生命的内在张力及其超越
《思考心电图之176》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论张力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