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寅(常州工学院 师范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论内心听觉在钢琴教学中的实践
徐寅
(常州工学院 师范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一场成功的钢琴演奏,要求演奏者要将内心听觉与手指技巧完美结合。本文着重论述内心听觉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实践,希望为钢琴事业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内心听觉;钢琴教学;实践
研究发现,内心听觉对于钢琴演奏具有重要的意义,影响着钢琴演奏的质量。本文将结合笔者的学习经历,简要阐述内心听觉在钢琴教学中的实践。
人在进行与音乐有关的活动时,其大脑会自动感知外界的各种因素,从而形成听觉意向,这是一种音乐的心理现象。正在进行音乐活动的人会对音乐及其相关内容进行记忆,而这些记忆则会在实践行动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如果要用一个专业术语概括这一过程,那么就是“内心听觉”。当然,每个人的内心听觉是有差别的,而内心听觉影响着每一个人创造音乐的能力和音乐质量。
内心听觉主要有四个特点:(一)具有对音乐的记忆性;(二)具有创造性;(三)具有指导性;(四)具有意向性。
内心听觉是一种音乐的心理现象,因此要探究内心听觉的形成过程,首先应该研究音乐听觉意向这种音乐心理现象。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在感受外界事物的时候,外界的事物能够在人的脑海中留下一些记忆,这种记忆就称为意向。此后,虽然该外界事物已经不在眼前,但其印象仍然留在人的脑海中,并在适当的时候人的脑海中又会再次出现该事物的形象。人们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感知后产生印象,而这种印象使人能够进行想象。音乐的主要特征便是印象,在人们的脑海中显现出来的音乐绝大多数都是听觉意向。音乐是变化多样的,它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因此在人的脑海中所形成的音乐意向也具有很强的变化能力。同时,内心听觉和音乐意向两者是统一的,因此可以说,内心听觉产生的过程就是音乐在人的脑海中形成意向并且最终产生作用的过程。
形成内心听觉的最深远的目的便是形成优秀的听觉意向。由于演奏者之间存在着差异,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所形成的音乐意向也是不同的。音乐刺激大脑时,人会产生对音乐的感知。随着刺激次数的增加,感知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一)提高音乐感知能力。感知能力因人而异,每个人形成听觉意向的过程也是千差万别的。对音乐的感知包括对音乐的感觉及知觉,具体而言包括对音乐的强弱、旋律、节奏、速度等的感知。对于一个音乐学习者来说,音乐感知能力在音乐创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钢琴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增强音乐感知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所论述的主要是针对钢琴教学及演奏的方法。在钢琴的教学与演奏中,学生首先应该练习节奏比较慢的音乐,逐渐感知音乐。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应该认真聆听音乐,在听的同时认真查看与之对应的乐谱,通过这种看与听相结合的方式,练习者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将会逐渐增强。
(二)提高音乐记忆能力。音乐刺激人的大脑并且在大脑中产生记忆,这就是内心听觉的听觉意向。音乐记忆能力的提高极大地有益于内心听觉的增强。在钢琴的教学与演奏中,可以通过背诵乐谱的方式来练习音乐记忆能力,同时结合无声和发声的训练,来提高练习者的音乐记忆能力。
(三)加强音乐想象能力。想象的过程就是人的大脑对已经拥有的印象进行改造从而创建出一个新的形象的过程。音乐想象力在内心听觉这个大的范围中是属于顶层的,音乐感知和音乐记忆相结合,组成了内心听觉这一个大的概念。在钢琴教学与演奏的过程中,练习者首先应该掌握好乐曲的节奏和曲调,才能开始音乐想象力的训练,同时结合乐曲的背景知识,对乐曲进行合理的想象,形成自己的感悟,并最终在演奏中将这种思考表现出来。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心理学对钢琴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弹奏钢琴的过程中,重要的不仅仅是演奏者的手指技能和演奏方式,表演者对音乐的理解以及个人的思考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成功的表演不仅仅要在表面上让观众觉得好,更要体现表演者的思想。内心听觉对钢琴弹奏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掌握好内心听觉的内涵,同时在演奏的过程中将这种理解体现出来,才能使演奏获得成功。
[1]赵琦.浅析铃木钢琴教学法初级阶段的教学[J].才智,2012(10).
[2]王政.“内心听觉”训练法之探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1).
[3]秦放.“背奏”记忆活动过程分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8(04).
J624.1
A
1007-0125(2015)04-0232-01
徐寅(1974-),女,江苏省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担任钢琴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