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奖颖(衢州市文化馆 浙江 衢州 324000)
结合少儿自身特性,提升少儿舞蹈编排的有效性
杭奖颖
(衢州市文化馆浙江 衢州 324000)
儿童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且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少儿舞蹈教育呈现规范化和系统化发展。本文便结合少儿的自身特性与舞蹈的艺术特性,对少儿舞蹈编排进行探讨分析。
少儿舞蹈;编排;艺术特征
(一)儿童的生理特点。从儿童身体素质的角度来看,儿童柔韧性较好,肌肉与骨的弹性较大,身体可塑性强,但同时儿童时期的骨骼发展尚不健全,耐力和协调性较差。儿童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少儿的舞蹈编排训练要符合全面性和适量性的原则,根据年龄做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确保训练量的同时又要满足儿童身体的承受能力。此外,儿童的运动技能尚未发育完善,方向辨别能力、平衡能力、节奏感较差,因此在设计舞蹈动作时要力求动作简单、节奏鲜明,从儿童的生理特点出发挖掘舞蹈创编的资料。
(二)儿童的心理特点。儿童思维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心强、善于模仿,但同样也表现出记忆力不持久和记忆力不集中的缺点。因此舞蹈编排时要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在舞蹈中加入形象生动的动作和丰富的故事情节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例如3岁至4岁的儿童的舞蹈以律动为基础,动作以单一的基本舞步和简单模仿动作为主,如小碎步、小跑步、小鸟飞、小鱼游等。而5岁至6岁的儿童的舞蹈动作中则要加强训练开、绷、直、立、手、腕、肩、膝的配合,注重记忆力和反应能力的提升。
(一)童趣性。舞蹈编排中的童趣性可从三个方面来体现,第一,背景音乐应富有童趣。首先,少儿舞蹈音乐应有童心和纯真的特点,并轻松欢快符合儿童的年龄;其次,音乐节奏鲜明,使其更好的为舞蹈服务。第二,舞蹈题材要富有童趣。儿童无论在艺术想象力还是艺术创造力上都更具活力,因此舞蹈题材的选择要符合儿童纯真的内心天性,使得编创作品更具趣味性。少儿舞蹈编创作品的童趣性可多以游戏形式来体现,例如在舞蹈动作中穿插“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场景,将从中捕捉到的舞蹈形式用来表达艺术情趣。
(二)童幻性。童幻性是少儿舞蹈作品中最具亮点的标示,这一艺术特征充分利用了儿童对情感体现的强烈表达和富于想象的特点。因此许多少儿舞蹈作品中儿童往往化身为自由翱翔在天空的小鸟或是穿行于宇宙的太空人,这些都是利用儿童想象力来拓展舞蹈作品的内容空间,将夸张、变形、幽默的艺术形式融入到舞蹈作品编创中。
(三)童知性。童知性是指儿童在舞蹈过程中对感知事物的把握。由于儿童的智力发育和心理成长的客观因素,儿童往往在艺术活动中并不能清晰感知舞蹈中的人文内涵,但舞蹈编创可在舞蹈动作中融入文化因素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知识文化和认知水平。
(四)童乐性。童乐性是成功少儿舞蹈编创作品的基础。首先,童乐性是对儿童作为艺术活动主体的确认,也是区别于成人舞蹈的最重要的标识。通俗性的情节内容和直观性的技巧动作都能很好展现儿童特有的纯真无邪与快乐无忧。其次,舞蹈作品中童乐性的体现需要舞蹈编创者在创作过程从儿童的角度挖掘富有情趣的事物,并对此进行巧妙构思,创作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舞蹈形式,在带给儿童美的享受的同时,彰显独特的艺术生命力。
(一)选择恰当的儿童舞蹈题材。选择恰当的舞蹈题材是舞蹈编创的首要工作,也是成功舞蹈作品的关键。但对于儿童来说什么样的题材是恰当的呢?这就给舞蹈编创者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儿童舞蹈的题材源于生活,但艺术立意应高于生活。例如,要表现儿童在课间时刻的轻松欢愉,如果仅仅将儿童课间休息的情景照搬上舞蹈显然缺乏艺术表现力,因此编舞者可将跳绳、游戏、体育活动等动作表现强的场景进行艺术提炼,编创出富有生活气息又具艺术表现力的舞蹈作品;第二,少儿舞蹈应避免出现成人化的倾向。当前一些教师在编创少儿舞蹈时功利性较强,常常将取得比赛的好名次作为最终目标,在舞蹈选材时直接从成人的舞蹈作品中照搬,虽然呈现出变化丰富、绚丽夺目的舞台效果,但这种在强制要求下生硬模仿的舞蹈形式完全抹杀了儿童童真的天性,反而削弱了儿童在舞蹈中的表现力。
(二)选择合理的儿童舞蹈表现形式。通常儿童舞蹈表现形式分为情节性、情绪性、音乐性三种。情节性表现形式是指在舞蹈中加入情节内容,为舞蹈作品增添戏剧性。这种表现形式在少儿舞蹈编创中运用最为普遍,一方面儿童故事情节的加入和直观的人物形象更易调动儿童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围绕故事来发展情节简化了舞蹈编排动作,运用在儿童舞蹈编排中更为合理。情绪化性的表现形式与情节性相比弱化了故事情节的参与,更侧重作品中艺术氛围的渲染。例如,《小鱼游》这一舞蹈作品中通过动作、节奏、速度和画面的对比变化,呈现出一种非常欢快的状态。音乐表现形式是一种融合了音乐形象和舞蹈形象的舞蹈艺术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以音乐为依托,利用音乐中的结构、旋律、节拍来配合相应的舞蹈语言。这一表现形式需要舞蹈编创者在充分理解音乐的前提下来寻找相应的舞蹈形象。
(三)选择合理的儿童舞蹈结构。舞蹈结构是儿童舞蹈编排中的重要内容,如同文章结构一样,舞蹈在编排时开场、衔接、结尾都需要事先编排,如何确保内容衔接自然、如何使得结尾顺畅等都是舞蹈编排中的难题。舞蹈题材和舞蹈形式的确立还只是编排工作的第一步,还需要不断对舞蹈结构进行反复调整。以少儿舞蹈《香飘茶山》为例,“小茶叶”是预先设定好的表演主角,舞蹈的开头是一个只有边框的茶壶造型,“小茶叶”被茶壶聚在中间仿佛听到了冲水的声音,开始不断在水中浮动,最后“小茶叶”从倾斜的茶壶中跳出来就好像是一壶香茶倒了出来。整个舞蹈作品的结构清晰,剧情内容层层递进,编创者将舞者每一段舞段的表现内容都与表演道具和音乐的融合编排在内。
(四)选择恰当的儿童舞蹈动作。舞蹈动作是整个作品的表现支架,因此舞蹈动作的设计是否恰当对整个舞蹈作品来说有重要的意义。儿童舞蹈动作应是能够反映儿童的心理特征,并且符合儿童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儿童舞蹈动作可从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中进行选择和提炼,但必须将其加工为带有童趣并能让儿童能接受的动作。例如,作品《小鱼游》,整个作品以模仿小鱼游动的动作为主,通过以前后左右手臂的弯曲以及头的绕动跟身体的钻让来表现小鱼在水中欢快游动的情景。
(五)选择恰当的音乐。舞蹈和音乐在作品中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舞蹈与音乐真正达到有机融合才能保障舞蹈的艺术性,因此选择合适的舞蹈音乐在儿童舞蹈编排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音乐要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在训练儿童舞蹈动作表现力、协调感的同时便于儿童在富有感染力的音乐中更好地进行艺术表达。其次,音乐的形象应生动具体,歌词应通俗易懂,要充分发挥歌词能为舞蹈提供鲜明的文学形象的优势,便于儿童更好理解舞蹈的含义。
[1]袁丽梅.浅谈幼儿舞蹈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EB/ Ol].http://www.niubb.net/article/1475572-1/1/,2008-7-01/2015-3-30.
[2]张丽灵.浅谈幼儿舞蹈启蒙教学[J].艺术教育,2009(3).
[3]张琴.生活——少儿舞蹈创作的源泉[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03).
J722.3
A
1007-0125(2015)04-0150-02
杭奖颖(1983-),女,汉族,浙江衢州人,大学本科,群文类馆员,衢州市文化馆舞蹈编导,研究方向:群众文化、群文舞蹈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