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溯
摘 要:随着艺术审美多元化概念的引进,众艺术流派在国内可谓百花齐放,各类艺术展览多过牛毛,展览方式丰富。然而诸多展览之中,能做到使行业内外各式观众都满意的出色展览却是凤毛麟角。作品本身的优劣固然重要,但是对艺术作品的装饰与展览的设计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文通过多年来策划与布置艺术展览的经验,提出“深度艺术展”的概念,希望能对高端艺术作品展览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艺术展览;装饰;设计;艺术品;审美
艺术展览,在我看来,既是通过展览的手段,将一位或多位艺术家的作品及作品背后的思想、形成其思想的过程、发生此过程的原因等,展之于观众,并且以使观众能够心领神会,读懂艺术家作品为其主要目的。为了达到使观众读懂作品的目的,对展示作品的空间进行合理设计与对作品本身进行适度装饰与点缀都是不可少的。所以把握设计与装饰在展览中与艺术品的关系是否合理和适度,尤为重要。
随着艺术审美多元化概念的引进,众艺术流派在国内可谓百花齐放,各式各样的艺术展览多过牛毛,展览方式变化多端、层出不穷。然而诸多展览之中,能做到使行业内外各式观众都“满意”的出色展览确实是凤毛麟角。为何呢?无疑,展览中作品本身的含金量将是至关重要的,若先天不足,那么后天再如何雕琢也是枉然,可若天赋极佳,而后天非合理适度的附加使作品原有的光辉也反变得黯淡,却真是极大的罪过了。
本人在展览界略有涉足却未曾系统的研究,本来对此没有很多可以表述的意见,却由于导师的提醒让我把原有的经验总结成一篇论文,所以在杂乱的感性经验中,概括出一些在艺术展览中概念性的建议与诸位分享,即“艺展中设计与装饰的运用”与“深度策展”的概念。
所谓艺术展览中的设计,即是展览的构思、规划、预期效果,以视觉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策展人或展览设计师需要通过对艺术家作品的理解及对艺术家创作构思的把握,赋予环境合理的布局与装饰,以求展示环境能为作品服务,突出作品,或使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达到艺术家预期的程度,全方位展示作品与作品背后深刻的艺术语言。艺术展览中的设计,无外乎环境空间的布局设计,包括对展览的定位设计、宣传设计,以及如何通过环境引导观众观赏作品;如何通过环境使观众了解展览作品背后的创作过程,以便使观众更容易读懂作品本身;如何通过环境中一些能打动人的细节布置来吸引观众产生一种自发的愿望去了解作品。所以说,空间布局、灯光运用、装饰点缀、情感引导、主题搭配等对于一个艺术展览来说,缺一不可。
其中以哪一点最为关键,实难筛选。例如,空间的布局如何能不合理,灯光的运用如何能不到位,装饰点缀如何能不恰当,情感的引导如何能不确切,主题如何能脱离作品一概为之?
艺术展览的设计过程必须把握得恰到好处,这也正是布展中最困难的一个环节。很多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在當今社会,人文修养日趋提高的社会环境,审美以普遍性之故,面对愈加挑剔的欣赏者,可谓“无功便是过”。即便展览空间干净整齐,白墙粉得无暇,作品挂得端正,观众仍可能觉得乏味,如果环境在视觉上能与作品匹配之外,更能探究情感,即从心理上诠释作品语言,展示作者的心态,那么展览将更为立体,这种完整的信息量的呈现方式,对于作者来说不会留下遗憾,对于观众来说不会产生误会,对于作品本身而言更不会产生干扰。
暂且按下展览中的设计不表,我们再来谈一下展览中的装饰,装饰是艺术展览中的附属品,不可缺,更不可过。其作用在于突出作品本身。美丽的人虽毫不修饰也有纯净沁透的颜色,然而如若能稍加修饰,一定能锦上添花,更显美艳。而这个概念对于艺术品来说同样奏效,从来都有三分画七分裱之说。装裱对于艺术品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尤为重要的就是装饰的合理与否。
雅致俊秀的青绿山水、丹青妙笔,弃天地之杆不用,而用沉厚辉煌的镶金雕花的油画外框作为配饰,则中国画轻灵顿失。同样,如果将蒙娜丽莎镶边开绫,配天方地圆,则显得不伦不类。欧洲风俗景物画,多配以雕金大框,看起来的确漂亮,风景画作在金框之中尤显富丽。若将情感先按下不表,那么康斯坦布尔的风景画可配,梵高的风景画也可配。但如果想要更加完整的诠释作品背后的情感语言,那么略显粗制朴素的原木色外框则更配梵高的风景画。因梵高的作品本就不属富丽,更不属虚张声势之流,倒是那粗陋的框条,原汁原味的木纹,淳朴却细致的接榫,才可毫无保留地把此时刻此刻、此情此景与那浊厚迷犀的目光震撼透彻的展现于观者。再观肖像画亦如是,哪怕是同一作者,同样的技法,同类绘画语言,一者画一名雍容贵妇,另一者画一饱经风霜的农民工,此两幅画作又岂能偷懒而用同一种精美巧制的外框呢?由此可见,即便是同类作品,亦需考虑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心情,不同的作品内容,配以贴切装饰。这是对严肃艺术作品最起码的尊重。有不少展览馆为图方便或节省成本,不分青红皂白便将前一展览中余下的镜框拿来新展中使用,如此凑合凑合无疑是对艺术品的莫大侮辱。让观众损失多少次了解作品之美的机会,让多少艺术家对自己每一次展示充满了各种遗憾。
作品不仅本身要美,还要通过对作品本身的装饰,使其与环境匹配。而此处用到的装饰,正是作品同环境最重要的粘合剂。若缺少这种粘合剂的过渡,则作品与环境便无法真正融合。若有朋友责以画作为其居室的点缀,或风景,或肖像,作品完成后,必不敢随意配框,届时定要问朋友:“居室墙壁何色?家中格调如何?”家中布置一画尚且如此,展览中的布置岂可草草?可见,装饰之功予之作品与环境,实有神奇之处。家中墙壁暖黄,而作品之色青绿,两者无法融合,若此时配一青黄皆随之色镜框,难题便迎刃而解。
在展览布置过程之中,设计与装饰的运用有多重要,上述章节已有阐述。若无此二者之运用,则展不成展,展览也失去展览之必要,且在家中上网,搜索作品的图片,泡上杯咖啡,点点鼠标,即可欣赏了。观众跑出家门,特意前来看一个艺术展览,而展览却只是图片的随意呈现,试问展览方如何对得起捧场观众?展览失去最本质的味道,若看展之人在展览上获取不到比上网看图片更多的信息量和视觉上完整的艺术享受,则看展之动机从此改变,皆冲开幕仪式来凑热闹者、妄图扩大人脉者比比,却独无看作品者。
艺术展览中设计与装饰的运用,就是让观展者感受不同于赏画册或家中上网看图者,让观者可立体完整地欣赏艺术。故无设计与装饰,则无展览。要将装饰与设计最大可能地合理的运用在艺术展览上,我在以下提出“深度展览”的概念。
何谓“深度展”?其区别于寻常的展览不同之处,显然在“深度”二字。旅游有寻常的跟团旅游、自驾旅游。也有走马观花的旅或深度游。此处也有“深度”一詞。此深度自是对比了走马观花,体验深刻,故有此名。深度游与深度展之深度,其实并无区别,皆表深刻的感受。若无此深刻感受,旅游或观展,都带给人无限的遗憾,失去此行为之意义。
因此,若能在展览中,直观的感受艺术家的创作思维,形成这些思维的过程,了解艺术家进行创作的环境,艺术家创作过程中使用方法,乃至艺术家的生活。这一切都使我们更深刻认识到,这些作品究竟如何而来,使我们从中获得启发。同时也满足艺术家将作品完全呈现给我们的欲望。深度展的实现方法,即是将前文提到的设计与装饰于艺术展览中运用得淋漓尽致。在表明此概念之前,先做一假设如下:
如果你有一位崇拜的画家,并给尔等两种方式来欣赏其画作:第一,去展览现场,观其画作于展厅之墙上。第二,去艺术家工作室或家中,边交流,边观赏。你会选(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择哪一种呢?毋庸置疑,去艺术家家中远远比去展览上看那些挂得整整齐齐的作品要更深刻,因为在艺术家家里,你们不仅能看到完成的艺术作品,更能看到艺术家之创作手稿,能与艺术家交流,看到艺术家之创作空间、生活方式。可能有人会质疑,艺术家之生活方式于艺术作品本身有何关系?我们只想要看他的画作,却与其生活何干?其实这个想法甚为片面,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艺术创作从来就是艺术家对自己生活理解的一种厚积薄发。若脱离了对创作环境和生活的了解,即使能读懂艺术作品的表面技术,也无法读懂其深刻内涵。
然而使每一观众都成艺术家座上之宾显然是不可能的,是否以上的假设永远为假设?其实破此难题甚易。如果我们在设计展览空间之际,与艺术家事先深入沟通,且根据艺术家的要求,把艺术家之创作及生活空间挪移到展览空间之中,试想下效果会如何?在此空间之中,我们看到的作品不是整整齐齐挂在墙上,而是有的在画架上,有的在角落里,有些古典主义油画,偏偏就是在阴暗的角落里才特别好看。亦有创作手稿随意摆放于桌上。纵使去艺术家家里看作品,居室空间毕竟有限,很多作品被叠放在一起,不便展示,而展厅又太过死板,若是能把两者结合,便既能够满足艺术家心目中之展示方式,又能使展览本身附有生命力,此类庞大信息量的新颖呈现方式前所未有。或许去欧洲旅游,不满足去卢浮宫或是奥赛美术馆,而更需要去看看伦勃朗故居,梵高纪念馆等等。这种欲望即来自对这些大师作品背后思想的一种求知。对待已故大师如此,为何活生生的艺术家要放弃这种立体的有力量的展览方式呢?
深度展是一种好的选择。在一个展览之中,我们把前言,对作品的文字介绍,或者现代的导游助听设备等传统信息获取方式改为更为直观的呈现方式,或许又要有人质疑,如果真的把一个艺术家的工作室给“搬”到了展览厅,那展览的信息量确实是大了,但是此种做法是否太过面面俱到?其实效果恰恰相反,若信息量不完整,展览自然是有缺陷的,若信息量的完整呈现是通过前言或文字介绍,那这样的展示更为霸道,因为观者看前言或看文字,不得不按顺序读下,否则便是断章取义,然而若是亲身到了这样的环境中,便可真正地根据不同胃口各取所需。
于是可知,深度展的精髓就是信息量的特别呈现方式。让一个学识渊博,修养高尚的学者静下心来读一读展览前言或许并不困难,而深度展,可以让人人都从平常的走马观花看展进入深入理解展览作品的境界。让艺术和美育的事业进入到一个更为普及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 王肖生.会展设计[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康韦·劳埃·摩根.会展设计4[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 柯布西耶 (法).今日的装饰艺术[M]. 2009.
[4] 贡布里希 (英).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