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丽娜 王永先 李鹏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日趋进步,对高技能的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是社会的需要,是企业的需要。以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为例,从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社会需求及构建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技能人才培养 需求
随着社会科技的日趋进步,对高技能的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是社会的需要,是企业的需要。以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为例,从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社会需求及构建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他们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就培养主题而言大致可归纳为企业培养、院校培养和校企合作培养三种。其中的院校培养模式是技工院校(高级技工院校和技师学院)、高职院校和部分应用型大学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式、方法的总称,是实现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学院化”的培养模式;从教学活动的范畴来说,系指为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运行方式,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内容和与方法等要素。
二、社会需求分析
目前约有3400万建筑大军,较之1978年的880万增加了好几倍,而我国建筑教育发展速度却低于建筑业从业人员增长速度。我国建筑业缺乏人才,尤其是缺乏建筑工程管理人才,这就使得当前我国建筑市场存在工程质量差、投资失控严重、建设工期拖延、开发商投资意图难以实现,以及建筑市场混乱、企业竞争力差等不良现象。在国内、国际很多建设项目中,我国建筑企业所不足的并不是建筑、施工技术或机械设备,而往往是缺乏具有合同意识、现场管理知识、经营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工程管理人员。
三、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 优化课程设置
学院各专业课程设置以 “宽基础、精专业”,“重应用、活模块”为原则,由专业指导委员会研究设置专业平台课和专业方向课,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与改革课程体系,或直接引入行业或企业的一线课程,使得在技能知识上与企业接轨。例如,工程管理专业半数以上的课程由企业一线人员任教,采用的专业课程教材也是与企业接轨的专业培训资料。使学生牢牢掌握行业标准和施工操作技能,并对该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有深刻的了解,从而使学生做到“零距离”上岗,满足职业岗位、工作升级换代的需要。
2.设置职业活动教学模块
职业活动教学模块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职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应以未来职业技能岗位的需求和发展为目标,围绕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精选教学内容,并根据专业能力的构成,制定以能力形成为目标的完整的职业活动教学模块,并以此确定教学方法与手段。如土木工程专业设置现场施工展示教学模块等,这些模块的设立突出了职业能力训练。
3.打造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建设的教学基础工程。为此,学院非常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开发了一系列精品课程。如土木工程专业的施工技术课程、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工程造价专业的安装预算课程等。精品课程的开发促进了学院的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
4、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1)建立工程实践基地和科技兴趣小组
工程实践基地和科技兴趣小组的建立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工程管理专业的项目管理沙盘、计算机专业的电脑组装组、土木工程专业的现场绑钢筋等,这些工程实践基地和科技兴趣小组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生产技术技能以及创新能力。
(2)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宗旨是:把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一个知识整合与技能训练、成果孵化与技术创新、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的、开放的、多元的互动平台,使实训教学、科研开发和生产实习等达到有效融合,使教育功能的拓展获得社会资源的有效保障。学院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始终坚持开放办学原则,坚持联合共建、优势互补、发展共赢的方针,做到责、权、利相统一,有针对性地不断扩大合作范围与合作层次。
(3)加强教材建设规划,努力构建系列教材
要结合课程改革和建设的目标和规划,制定符合学院专业特色的教材建设规划,努力打造精品教材,逐步形成以国家级、省级精品教材为导向的教材建设体系。在制定教材规划前,一定要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高职教育理论和国家有关高职教育的方针政策,围绕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展开讨论,使参与教材建设的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特色有深刻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高职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高职特点的、科学有效的教材建设规划。
【参考文献】
[1]韩卫星,胡塞阳,张万英,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研究[J]中国职业教育,2008,(30)
[2]沈桂群.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1994,(6)
[3]刘喜鸽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浅探[J]科技世界,2012,(10)
[4]贺修炎,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高教探索,2008,(1)
[5]贺修炎.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3)